边工作边“撸娃”,是福利也是好生意
2017-08-24李晓芳
李晓芳
7月13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北京北五环外京东总部大楼内挂着工牌的员工忙碌、安静地处理着工作。然而,在A座3层,用玻璃门隔开的一个“大开间”里,却时不时地传出几声婴儿洪亮的哭声。
在京东工作快六年的80后妈妈王云,从几张并排摆放的婴儿床里抱起自己九个月大的宝宝,温柔地哄劝。
对面一间屋子里,一群年纪稍大的孩子一个个地拉着衣角排成一列,由早教老师领着去专门为他们建造的幼儿卫生间上厕所。
这里是运营了三个月的京东初然之爱托幼中心。京东此举,无论是刘强东为人父后的“感悟”之举,还是大秀员工福利,无疑都击中了0至3岁职场父母的痛点。事实上,婴幼儿托管服务不仅是黏性极强的隐性福利,还是一门好生 意。
“那更小的孩子怎么办?”
京东托幼中心的建立源于一次考察。京东原本在总部A座大楼3层开辟了一块供3岁以上员工子女玩耍的游乐场,2016年年底,刘强东到现场考察,看着满屋正在玩耍的半大孩子,忍不住询问员工:“那更小的孩子怎么办?”
为0到3岁的员工子女开设托幼中心被提上日程。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京东通过招标方式选中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作为第三方合作保育机构提供专业的保育早教服务,京东负责提供场地和资 金。
100多平米的大房间,墙壁被漆成柔和的米黄色,柱子上画着可爱的卡通狮子、小鸟等图案,米色的小桌子小椅子整齐摆放在活动区,地上铺了厚实的灰色地毯。
京东托幼中心依照年龄分成两个班,一个是小小托,针对4至17个月大的婴幼儿,另一个班接收18至36个月的孩子。在国内,孩子要满3岁才能上正式幼儿园。
小小托为婴儿设立了母婴喂养室、婴儿休息区,配备有四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保育员。幼儿班师生配比为1:5,场地内设置就餐区、扮演角、科学角、阅读区等,孩子可以在幼教陪伴下进行一些早教活动,培养初期动手能力和生活习惯。
托幼中心正式开张时,刘强东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写道:“很多同事都说这是儿时的记忆,每天可以跟父母上下班。”
不过,因场地有限,托幼中心目前只有25个名额,其中小小托只有5个名额。为保证公平,有需求的员工每周四可登陆线上系统抽签,为自己的孩子预定下周入托名额。
这一周,王云“抢”到入托名额,她可以每隔三个小时过去给孩子喂一次奶,看一看孩子,再回去工作就觉得精力更集中,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我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不希望每天回家通过我母亲知道,孩子今天会翻身了,或者说他今天又学会了什 么。”
京东并非第一家在内部开设托幼中心的企业,2016年初,携程辟出8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为职工子女设置了亲子园。更早之前,沪江网、宝宝树等企业都曾在内部建设托幼中心,解决职工的托育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大多不是专门从事早教母婴等行业,背后基本都站着专业第三方保育机构。
“带着孩子去上班”
纽诺育儿就是其中一家专门为企业和在职家庭提供托管早教服务的保育公 司。
创始人王荣辉曾经是一个“被离职”的职场妈妈。8年前,女儿诞生后在外企担任人力资源高管的王荣辉不得不面对兼顾孩子与事业的窘境,有时出差她甚至把女儿和保姆都带在身边。“我没办法很好地去平衡妈妈和职场人士两个角色,所以不得不选择回家先做好妈 妈。”
不过,王荣辉一直不甘心接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现实。“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国家的保育服务都非常发达,别说一个孩子,就算是两个、三个孩子,对职场女性来讲影响也不是特别大。”王荣辉告诉记者。
她开始跟随国外专家学习国际最前沿的育儿知识和理念,并于2016年1月创立纽诺育儿。结合自己的经历,王荣辉提出的口号是“带着孩子去上班”,她直接切入0到3岁婴幼儿的看护刚需。
纽诺主要有两种服务模式,一是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负责提供场地和资金,在办公大楼内建立保育园,纽诺则作为第三方保育机构提供托管早教服务。
但这种操作方式面临种种限制。王荣辉解释:按照国内的政策规定,首先企业提供的场地必须符合消防等各方面要求;其次,企业员工需达到一定规模,员工少则托幼需求不足以支持一家保育园的正常运营;第三,企业财力必须有保证。
京东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总部大楼面积约28万平方米,但目前也只能划出100多平方米建立托幼中心。
基于种种现实考量,纽诺育儿的第二种模式是选择在CBD区域、产业园区和大型社区自建保育园。如此一来,保育园就能服务园区内上百家企业,纽诺也会跟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这些企业的员工送子女入托可以享受价格优惠,相当于一种变相的企业福利。
此前,纽诺在广州已经开设三个保育园。今年7月2日,纽诺在广州海珠区创意园开设第四家保育园,坐落在腾讯微信总部旁边。
市值45亿美金,华尔街看好
國内0到3岁婴幼儿托管公共服务处于长期缺失的状态。社会的一个惯性想法是,3岁以下幼童教育责任主要在家庭。
目前,我国婴幼儿入托率约为4%,而欧美发达国家为50%。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为推广落实政策,各地政府开始关注婴幼儿托管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恢复托儿所。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在2016年12月公布的调研数据,过半受访家庭并不愿意养育二孩,其中北京等一线城市有70%以上的父母认为,母亲精力、经济状况、孩子3岁前是否有人照料等是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此外,越来越多职场女性陷入“生”还是“升”的两难抉择。
事实上,企业内保育服务市场巨大,在美国其市场规模已达500亿美元,更催生出专门为雇主企业服务的第三方保育机构Bright Horizons。
Bright Horizons创立于1986年,创始人罗杰·布朗和他的妻子琳达·梅森相识于柬埔寨的一个救助难民儿童的慈善项目。因此在最开始,他们打算建立非盈利的、与父母合作的模式,结果发现这一模式很难走下去。
于是,夫妻俩打算和企业合作。上世纪80年代,刚从经济危机中逐渐复苏的美国企业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企业开始实行弹性工作制、轮班制、远程办公等。与此同时,职场母亲的劳动参与率也大大提升,从1970年的40%上升到1984年的59%。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为其雇员建立托幼中心。不过,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公司不得不学习极为复杂的政府规定,还要雇用、训练保育员,他们开始和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Bright Horizons在此背景下稳步发展,吸引了不少财富500强公司客户,并于2013年在纽交所上市,如今市值达45.3亿美元。8月2日,Bright Horizons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其净利润达3.3亿美元。公司的股票也持续攀升,从今年开年到8月2日收盘,涨幅达12%,超过华尔街预期。
“下周还送熙熙过来”
看起来很美。Bright Horizons早期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我和数以百计的企业有过沟通,成功的很少。我们意识到,很多公司对潜在责任感到恐惧。”罗杰·布朗说。最后,Bright Horizons通过高出行业水平50倍的保险赔偿,才推动第一批企业选择和他们进行合作。目前,Bright Horizons合作雇主企业已达1100余家,包括150家世界500强公司。
纽诺现在采用的两种模式实际上也是沿袭、模仿Bright Horizons。“保育服务不像一般买个商业保险,或是提供节假日福利,企业要考虑公平性,但我们提供的保育服务其实是个别员工需求,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平衡全员公平性和员工的特殊需求。这是我们在过去遇到比较大的障碍。”王荣辉在谈及与企业合作时这样说道。
不过,现如今的趋势不再是一刀切,企业给员工提供的福利越来越个性化。你给高薪,别人也可以给。传统方式已经很难挽留人才,而提供托幼服务,本身就是吸引人才的极佳方式,“附近企业的职工把孩子送到保育园里,不能说孩子送过来两个月,下个月家长就跳槽,又给孩子换一个保育园。”王荣辉说。
今年3月,纽诺育儿首次引入资本,完成千万级首轮融资。按照王荣辉的规划,接下来会迎来爆发期,“我们做了各方面评估,不论是团队、品牌还是客户都已做好准备。五到十年内,这个领域会快速发展。”
未来,体验过托幼服务的家长会很乐意为此买单。“25个名额每周都是满的,父母們都得靠抢。”京东的工作人员孔宁对记者介绍。7月13日下午5点30分,京东托幼中心门口,家长络绎不绝地穿过大楼来接孩子回家。早教老师耐心地向每位家长汇报情况,一位穿粉色裙子的小女孩没能独立完成上厕所,弄脏了衣服,老师特地叮嘱家长在家时要注意引导。穿着黑T-shirt的爸爸从储物柜里拿出儿子的小书包,看着孩子与新认识的小伙伴道别,对老师说,“今天我抢到名额了,下周还送熙熙过来。”声音里有掩藏不住的喜悦。(应受访者要求,王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