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主题辅导提示

2017-08-24浙江省金华市青少年宫

辅导员 2017年25期
关键词:宝贝队员中华

浙江省金华市青少年宫 舒 珂

“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主题辅导提示

浙江省金华市青少年宫 舒 珂

《少先队活动》三年级主题二: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

主题教育点:

1.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热爱祖国、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落实《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实施的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点。

活动设计意图: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反映了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本单元的活动设计旨在引导队员们通过探寻传统节日中的好吃的、好听的、好看的、好玩的……在实践中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激发家国情怀。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是队员们看得见、摸得着,更易融入其中的传统文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习俗和独特的文化形态。本单元的活动设计聚焦中秋节,通过分享故事、吟诵诗文、送出祝福,引导队员在“做”中学习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魅力,进而通过对一个节日的深入了解,培养队员自主探索更多节日文化的本领。

2.嵌入生活,引领风尚。

以中秋节为重点,分别设计了“耳尖上的中秋、指尖上的中秋、脚尖上的中秋、心尖上的中秋”等活动,带领队员们朗诵中秋节美文、讲述中秋节的传说、画中秋节的美图等,让“团团圆圆话中秋”活动发生于队员们的感官体验中,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情感激发他们内心美好与爱的生成及表达。“心尖上的中秋”还采用了“送祝福”的方式,为“庆丰收、团圆、美好生活的追求”等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导向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赋予了时代气息。

3.尊重主体,继承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宝库,文化遗产犹如其中的一个个宝物。本单元的第二课活动为“红领巾寻宝”。此活动设计以儿童为中心,用“寻宝”“侦查”“宝贝现形”等符合三年级队员特点的形式,来调动队员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队员们在制作“非遗宝贝”名片、和“非遗宝贝”拍一张靓照、编写代言词为“非遗宝贝”代言等具有儿童特点的活动中,能获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激发自豪感,在实践中也能养成转化、创新的意识。

辅导注意点:

1.关注困境儿童。以“中秋送祝福”的形式,引导队员们选用电话、信件、贺卡、视频等方式给远方的亲人送上祝福,给身边的亲人送上拥抱,其目的一是基于孝老爱亲的文化实践,二是基于儿童的差异性以及辅导员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子女等特殊队员的尊重、关爱和保护。对于不能和父母及其他亲人一起过节及为了寻访“非遗宝贝”进行研学旅行的队员,辅导员还要注意安排“手拉手”家庭或志愿者相伴,努力让每一位队员在中队大家庭里享受到阖家团圆的幸福和研学旅行的快乐。

队员们体验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

金华市青少年宫组织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2.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价值理念的引导和习得能力迁移的培养。中秋节不只是品尝月饼的美味、感受诗文的韵律,庆丰收也寄托着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引导队员将自己在中秋节实践活动中习得的能力,运用到其他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中,主动在活动后进行自主拓展。

3.重视在活动中渗透家国情怀。队员们通过在国庆节期间开展家庭研学旅行,走近“非遗文化”;在“脚尖上的中秋”活动中感受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习俗等,从小接受多民族国家安民富民、求同存异、道法自然、尚和合、求大同等文化价值与传统的熏陶,将优秀民族文化基因根植于心。

4.重视将活动及实践成果运用到生活之中。队员们寻访到的“非遗宝贝”丰富多彩,有剪纸、泥人、竹编、版画等。辅导员要注意引导队员们将在寻访“非遗宝贝”过程中得到的有形的成果在中队或家庭中展示,例如,布置一个“我与‘非遗宝贝’的靓照”中队角,将剪纸做成窗花等。这样做既能起到展示的作用,又可以在中队和家庭里营造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活动实施建议:

1.“团团圆圆话中秋”活动

(1)课时建议。以小队为单位,根据课本活动设计制订行动计划;根据各中队的实际情况安排1—2课时。

一课时的活动安排:体验展示与颁章激励活动。

二课时的活动安排:第一课时为争章启动课,以故事、美文、古诗词等导入,辅导各小队制订好活动计划;进行1—2周的小队实践。第二课时举行展示分享与颁章激励活动。

(2)内容和形式建议。辅导员可依据课本中的活动设计方案来开展活动,也可设计切入点更小的活动,比如:

a.以“团团圆圆话中秋”为主题,引导队员们通过“耳尖上的中秋”听听古诗文朗诵,感受中秋节的美好;在“脚尖上的中秋”活动中,了解全国各地过中秋节的不同习俗和家乡中秋节的习俗;在“心尖上的中秋”活动中,传递孝老爱亲的问候,践行“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b.组织中队开展中秋美食节或茶话会,邀请长辈参加中秋活动,也可到社区和老人们一起活动,引导队员们通过诵美文、听传说、奏名曲、赏明月、说祝福,过一个团圆幸福的传统节日。

2.“红领巾寻宝”活动

(1)课时建议。以小队或家庭为单位,利用国庆假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安排1课时展示分享活动。

(2)内容和形式建议。

a.自主学习导入

用少先队的文化语言——“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稿,引导队员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种类,以及“二十四节气”时间认识体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b.实践内容辅导

选项目——引导队员选择身边或家乡的“非遗”项目,也可以是自己喜爱的“非遗”项目。

明内容——不同的“非遗”项目内容各异,了解“非遗”可以从名称、地域、起源、传承人、形态、色彩、发展、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入手。

导方法——指导队员实地走一走、问一问、学一学、做一做、拍一拍、练一练、演一演,和“非遗”传承人交朋友,并在课本上做好寻访记录。

践行动——带领队员自觉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做一做具有儿童特点的代言卡片,帮助队员在传承中获得向上向善的文化追求。

c.分享展示交流

举办“我的非遗宝贝”发布会,揭秘“非遗宝贝”,分享寻宝妙招,发布探秘成果,展示传承代言。

活动评价提示: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章”作为奖章激励,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以队员喜闻乐见的听、画、演、说、绘、访、秀等形式,展现他们体验的过程和活动的成果,创设独特的节日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情境,结合分享展示来颁发奖章。

相关拓展链接: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2017年2月13日

3. 新华网《习近平: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2014年12月2日

4. 人民日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2013年7月22日

5.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关于在寒假、春节期间动员少先队员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的通知》(中少办发[2014]14号)

猜你喜欢

宝贝队员中华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神奇”宝贝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