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能力的高校就业指导分析

2017-08-23莫镕弛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指导高校

莫镕弛

摘要: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宏观上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必然也导致社会就业新常态、高等教育新常态,就业工作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又不外显的变化;二是高校毕业生群体时代特征凸显,当我们还在谈论“90后”的职场新人时,“95后”的职场新军已经悄然而至,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三年一代沟,就业群体的特征也日新月异。虽然环境不断变化,但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国家、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优质就业更成为就业工作的新要求。

关键词:就业指导;就业能力;高校

引言

2013 年开始,“90 后”大学生开始占据劳动市场的半壁江山,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备受关注和争议,虽然大学生进行长时间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其就业能力而言,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亟待提高的部分。现代的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同时个性张扬,不服管束。因此,如何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构建使其成长为可以承担社会发展责任的建设者和奠基人,就成为现阶段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研究话题。

一、高校就业指导和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实际上很多高校并不是很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的对象仅限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也过与简单与应付,仅限于简历的制作、自荐信的编写、收集就业信息、面试技巧和面试着装等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程的简单乏味让听课的学生提不起兴趣来,而且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就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普遍存在理论水平高,缺乏实战经验的现象,并不能很好的指导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作为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缺乏实践经验,同时也是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心理状态没有即刻转变,没有做好职业规划,都是懵懵懂懂的走进社会,在社会容易走弯路。

二、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作用和增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一)个人角度

首先,树立创业就是就业的观念。创业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提供产品和服务,利用各种资源,成立活动组织,就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其次,树立自主择业观念。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介自己,高校毕业生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就业政策并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选择和家长的安排,高校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社会需求主动选择职业。同时,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实现自我价值,要求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适应社会需要,个人的努力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国家的支持与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准职业形象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外在表现

职业形象表示求职者在工作群体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一定的社会性格属性,这一形象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外在的形象,还包含就业者自身的操守和就业行为等,是人们对就业者的长时间感知后所形成的特定的个人职业能力的外在标识。准职业形象的本质就是对某一特定职业进行的社会评价。因此,从社会评价的角度来分析,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由于还没有真正地走入过职场,其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还处于大学环境要求标准中,因此,准职业形象还停留在贴近用人单位准则要求阶段,这种准职业形象不仅包括外在的行为和外貌装扮,还包括其自身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中展现出的个人修养。通过外在的气质和行为举止等展现出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社交礼仪,并将这些与职业要求联系在一起,从而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自身的综合素质,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准职业形象是一种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面貌更加符合职场的期许,与就业大学生的人格、社会兼容度等都具有直接的关系,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外在表现。

(三)学生应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做好职业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物质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颇为深刻,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不好好学习,逃课、打游戏等现象成为了常态化。因此许多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不强,在毕业后缺乏核心竞争力。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加核心竞争力。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形成自身的就业优势,只有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人沟通,培养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和创新,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自然就得高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核心竞争力强就业能力才高。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设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四)改革教学形式

目前对于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形式应该进行改革,在使课程更加系统化的同时增加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职业规划的步骤为主线,在每个阶段配合性地进行一些案例分析,从而增强其可信度。并且对于课程的讲解形式进行一些创新性变化,通过对于形势的讲解来让学生明确求职现状,通过分组讨论、设计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及兴趣,同时还应通过宣传或课堂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从心里接受这门课程,自主地参与其中。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如通过社会暑期实践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一些社会经验,使其对职业有着更多的认识,通过课堂教育以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有着良好的职业认知,能够更好地选择职业。

结束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高校的就业指导息息相关,只有高校确实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创造就业指导各项条件与就业氛围,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严师才能出高徒,只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学生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有高校做好各项就业指导工作,才能有效的提高的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婧群. 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07):177-179.

[2] 王霆,曾湘泉,杨玉梅. 提升就業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就业指导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