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审美内涵探析
2017-08-23林美杏
林美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显现。王国维认为,美育的主要手段是文学艺术,由于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比现实生活表现出更高、更强烈、更典型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更能震慑人心,影响人的心灵。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选篇中的审美内涵和价值,进行审美教育的有益探索。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寄寓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小说的第3~6节收编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它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乡土情怀小说,是一部凝结出尘清丽的自然风光、湘西独特的风俗人情、人性真善美以及悲剧艺术为一体的作品。如罗曼所说,“读完了《边城》,心里老觉得有点那么的滋味。文字的玲珑简直像是一脉清水在心里流过似的,美丽的词句,固会陶醉了人的灵魂。”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其审美内涵进行挖掘,寻找适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因素。
一、出尘清丽的自然美
小说的开篇就用清丽、自然的笔调将湘西乡村的美丽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路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作者用了山水画的笔触,点染了清澈的小溪、神圣的白塔、翠绿的山林、古朴的吊脚楼、静谧的渡船、守在船头的老人和少女、守候在身旁的忠诚的黄狗等意象,铺陈开了一幅自然、古朴、如诗般的山水画卷,画中的山水人物呼之欲出,与时下拥挤、喧哗的都市生活形成强烈反差。
在这山水画中,人与自然之美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主人公翠翠的名字,就是从山中的景物而来:“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为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小说展现出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的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一种充满生命活力、和谐宁静的审美境界,在美感體验中,心灵得到改造、净化。
二、独特的风俗美
美丽的湘西位于我国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四省市的交界处,这里聚集着汉族和苗族等居民,充满浓郁的地域特色。小说运用浸透式的描写方式描绘了湘西边城独特的风俗美,在故事情节的铺叙中穿插着各种充满地域特色的风俗,如迎婚送亲的牛羊和花轿、端午赛龙舟泅水捉鸭子、中秋节男女对月歌唱、新年的狮子龙灯、正月十五的炮仗烟火以及老船夫充满神巫色彩的葬礼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湘西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魅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节选的3~6节中着重描写了反映当地风俗传统和精神文化的端午节,人们穿新衣、用雄黄酒在脸上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泅水捉鸭子、去吊脚楼听戏等,热闹非凡。沈从文说过:“为纪念屈原的五月端阳,包粽子,悬蒲艾,戴石榴花,虽然已成为全国习惯,但南方的龙舟竞渡,给青年、妇女及小孩子带来的兴奋和快乐,就决不是生长在北方平原的人所能想象的!”端午节的热烈气氛除了给人们带来兴奋和快乐,还为青年男女的相互吸引和交往提供了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小说中一共提到了4次端午节,贯穿了翠翠和傩送从结缘到相互爱慕的过程。对传统端午节的刻画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湘西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欣赏传统之美的过程中反思社会,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对于湘西风俗的描写,独具特色的还有湘西的恋爱婚俗传统。歌谣在苗族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用歌谣传情,互诉衷肠,有着《诗经》时代男女青年无拘无束的浪漫情怀。翠翠的出生就源于翠翠父母对歌后的私定终身。而到了翠翠这一代,现代文明的悄然渗入导致湘西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逐渐消失,通过对歌自由定终身的婚俗已经不再是当地人唯一的婚姻方式。“走车路”与“走马路”成为天保和傩送的两种选择,天保选择的“走车路”是汉族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方式,而傩送选择的“走马路”是苗族靠对歌选择意中人的原始婚俗。显然,翠翠是爱这“走马路”的,傩送为翠翠唱歌,夜里的歌声将翠翠从睡梦中托浮起来,浮上了山崖摘虎耳草,那个夜晚浓情与美景交织,浪漫而有诗趣。这种无拘无束的恋爱形式给人带来的感受无疑是“顶美顶甜”的,翠翠对傩送的选择,或许也是沈从文对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的肯定。
沈从文对于湘西风俗美的描写,一方面是将小说情节置身于湘西这一大背景中,另一方面也是让读者在这种美好的体验中思考传统之美,反思现代化社会对这种传统之美的侵蚀。
三、淳朴善良的人性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边城出尘清丽的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教化着淳朴的边城人民。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质朴,具有君子风度,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使人仿佛置身《镜花缘》里的君子国一般。人的内美和德行是进行审美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美引善,寓教于美,使人在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的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教育,这是美育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
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到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的确,《边城》展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之美。
小说的主要人物翠翠天真善良,清纯活泼。她“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是淳朴的,又是纯洁的,她仿佛深山中的一缕清泉,透明纯净而又生动活泼,城市工业文明从未在她身上留下痕迹,这种自然朴素之美能让读者获得心灵的荡涤。
她与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关心备至,时常担心祖父孤独而有意地压抑作为一个少女爱玩的天性,这是孝的表现。同时,她的内心也深藏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她在情窦初开的年纪爱上了船总顺顺家的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因为种种误会,爱情最终无法修成正果,但她始终惦记着傩送。在故事的结局,翠翠也始终在渡船口守望着那个“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傩送。这是她对爱情的执著与坚守。在爱情的困难面前,有多少青年男女选择了放弃,而能够不畏结果,只为心中的爱苦苦坚守的有情人总能让人们留下感动的泪水,而翠翠的人性美正体现于此。
祖父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淳朴、善良、热情、豪爽。他终年守着渡船,无论刮风下雨,始终忠于职守。端午热闹的龙舟和吊脚楼的戏曲都令人神往,但他出于责任,不离渡船。他掌管渡船,却从不占别人的便宜,“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他想买肉,人家照例不愿接钱。屠户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绝不想占那点便宜……”这些描写均可以看出老船夫与边城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友爱,老船夫那颗忠于职守、善良质朴的心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老人对孙女关爱无限。在生活上,他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翠翠,给翠翠唱歌讲故事,端午节带翠翠出去玩,吩咐别人送翠翠回家,尽最大的限度让翠翠生活得快乐。在感情上,他为翠翠的爱情和婚姻焦虑,愿意在顺顺一家面前低声下气,最后因无法解决横亘在翠翠幸福生活面前的困难而在雷雨夜惆怅离世。这无不体现出他对翠翠的至爱。
船总顺顺作为边城地区的大户,为人大方洒脱,慷慨公正,掌管着水码头上的大事小事。由于家里事业顺手,他便常常济人之急。顺顺的言行举止对两个儿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又加上顺顺的有意训练,使得天保和傩送和气亲人,而又具有与他人一起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得边城人的敬重。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同一个姑娘,却没有因此互相伤害,而是采用公平的方式进行竞争,天保自知在唱歌方面不是弟弟的对手,便选择了离家远行,主动退出。而傩送虽然因为天保的不幸淹死而对老船夫心存误解,但他对翠翠的爱从未改变,宁愿守着“渡船”,也不要“碾坊”。两兄弟豁达磊落的胸襟和对自己所爱之人的一往情深,显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
小说中,主要人物身上不无体现了人性之美,整个社会环境中,邻里之间也互爱互惠,其中有杨马兵、过渡的客人、商人、水手等,就连吊脚楼的妓女也是善良、淳朴的。当然,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哀乐爱憎,也存在各种隔膜与矛盾。其中有老船夫和翠翠的互相不理解,有船总顺顺和傩送对老船夫的误解,有兄弟俩同时爱上同一个姑娘的矛盾冲突等,但矛盾的双方都没有表现出自私、虚伪、奸诈,而是一律显示出磊落、正直、豁达。
沈从文曾经在《习作选集代序》中提到写《边城》的目的,“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观念是纯良温厚的,人性之美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男女之爱,亲子之爱,兄弟之爱,邻里之爱……作者创造了一种德治的乌托邦,赞扬边城人民心灵深处的博爱精神,使读者从功利世俗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重新受到德行的熏陶和感染。
四、深邃的悲剧美
“美丽总是忧愁的”,《边城》有一种淡淡的悲剧美,这种悲剧的展现并不剧烈,却有着一种深深的哀愁,让人从边城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情态中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进而引发心灵的震撼,产生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小说的悲剧明线、暗线贯穿始终,包括老船夫、翠翠母女、傩送两弟兄的命运。
小说的开头便埋下了悲剧的引子,翠翠父母在翠翠出生不久便双双殉情而死,致使老船夫和翠翠相依为命,老船夫担心翠翠和她那可怜的女儿有着相似的命运,他希望翠翠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于是,他低声下气地请求顺顺成就傩送与翠翠的婚事,但天保的意外溺亡又加重了悲剧的成分,使顺顺和傩送对老船夫心生误解,也使翠翠和傩送的爱情陷入困境,老船夫最终在雷雨之夜怀着被人误解的苦闷惆怅地离世。老船夫是孤独的,心里有很多惆怅的事情——女儿的过早离世,翠翠爱情面临的困境,自己的无能为力。但是,没有人能理解他,一个忠厚朴实的渡船守护者最后也怀着被他人的误解和未完成的心愿含恨而死。
而小说更引波澜的是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兄弟二人同时爱上翠翠的矛盾冲突在哥哥天保的意外死亡中破裂,却对弟弟傩送的爱情选择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对老船夫的误解以及“碾坊”的加入,都一步步地将傩送和翠翠的爱情引向悲剧,最后傩送的离去只能给忠贞不渝的翠翠带来长久的守望。翠翠是孤独的,从小只有祖父的陪伴,在初识爱情的年纪对傩送一往情深,却很少人能懂她,最终在一系列的误解中,祖父离开了她,傩送离开了他,留下了她一个人坚守着渡船,默默地等待着爱情的归来,让人心生怜悯和悲伤。
正如刘西渭所说:“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惟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正是由于人物的美好,当这种美好被引向了毁灭,才真正地形成悲剧。
然而,小说中的悲剧不仅仅是关于亲情、爱情的悲剧,从文本的深层意义构成看,老船夫是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象征,而翠翠和儺送的爱情是生命形式和美好事物的象征,它们的破灭和消逝表现的都是对美丽的生命或事物易于毁灭、变化无常、不能长存的无限惆怅与伤感。就像沈从文曾难免悲哀地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这种清新与热情、朴实与悲痛的对立则隐含深邃的审美内涵,体现的是未受污染的乡村生活与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的对立。其中也包含着传统美好事物流逝的痛心。沈从文曾在自传中透露出自己进入城市生活后的不适应,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对传统文明造成冲击,他的内心也必然有着强烈的矛盾和冲突——传统与现代化的选择。
所以,作者在小说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一结尾让人思考美好的事物还能否再回归。
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悲剧之美对于人情感的震慑力是十分强大的,能够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沈从文在描写边城环境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也隐藏着自己内心的深深忧虑,是对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风俗、古老美德和价值观流逝的痛心,以及对物欲泛滥的社会的批判。沈从文曾在题记中阐述道:“拟将‘过去和‘当前对照,所谓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可能从什么方面着手。《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和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青年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边城中的美好事物虽已消逝,但仍旧可以使读者在这种悲剧美中获取一些能量,将这种美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和梦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挖掘《边城》的审美内涵,品味沈从文为人们构建的世外桃源,同时感受人性之美,体会其中寄托的作者对社会和人生意义的反思,对教师运用文学类文本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