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里寻他语在先,出生入死言为用

2017-08-23李万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品味语言散文教学

李万琛

【内容摘要】散文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散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咀嚼和感悟语言,激发孩子的深层阅读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文本细读就像灵魂经过了脱胎换骨的洗礼,感受到了大漠的苍茫神秘。本文以王君老师的两篇散文教学为例,从替换、增减、位移、追问、填白等方面体会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品味语言 散文教学 出生入死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王尚文先生曾说过:“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的确,学习散文就应聚焦语言。比较、揣摩、咀嚼文中关键的语句,从而领略散文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深厚的感情。正如特级教师王君说过:“在语言中出生入死!”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引导学生苦练语言‘内力。她正是这样的人,引导着孩子们在语言中出生入死。仰慕王君老师已久,对她的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的功力更是佩服!现体会如下:

一、替换出情味

替换,就是用同义或反义的词语替换原文句中的词语,然后比较两者表达效果的差异,体会出原来字词句的情味。杨绛的《老王》,文本中有答非所问的文字。比如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兒多年了。”仔细琢磨,还真值得玩味。王君老师在不经意的提问下,学生发现了此处问答的蹊跷地方,接着王老师说把老王说的“住所”也改成“家”怎么样?学生经过替换比较区别很容易得出:老王只有间破败的屋子,没有亲人,也就没有家,这就叫“活命”。有房无家的痛苦啊!替换比较中,老王孑然一身的苦痛和弥足珍贵的情谊显现出来了。从文本文字着力,显示出情味。

二、增删出情蕴

散文的语言讲究明净凝练,往往经过了作者精雕细琢、反复推敲。对原文的增减,都可能改变它的意蕴。因此,增减字词形成比较也是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王君老师《散步》教学中探讨人物形象时指导孩子根据人物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探讨妻子形象时,妻子没有语言,王老师设计了“帮妻子设计一句话”的环节,增加了妻子的语言。孩子们在王老师的提示比较中说出了一个贤惠又体贴的话。巧妙的运用了增加法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谓是神来之笔啊!再如王君老师执教《散步》时,找出了四组句子,句中都有“我的”这样的字眼。认为从句法的角度来说,“我的”是完全可以删除的,王老师又问了:“这里能删除吗?”学生陆续得出:删去后就显示不出“我”的重要性,感觉这家人就没有那么团结了,也没有那么温暖了。后来学生逐渐明白,多处出现的“我的”恰恰表现了“我”的担当和责任。一个微不足道的代词也承载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情蕴十足啊!我教这课时也借鉴了王君老师的这种玄妙的设计,效果好极了!

三、位移出情感

位移,就是句子中某个字词的位置移动或改变句序,以此来与原句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原句不同寻常之处,来体味作者所用句式的独特感情。《散步》中体会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这样的句子:“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王君老师给出另外两句:“妻子呢,她总是听我的。”和“妻子呢,她总是在外面听我的。”比较原句和变句在语意侧重点和表达效果的不同。同时也问:“在外面这个词语删掉行不行?”学生体会到:妻子的贤惠,很给我面子。同样的语言,采取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句子的情感就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四、追问出情理

散文是一种长于抒情的艺术。作者的情感会通过文本中的一些凝结情感的关键词句来表现。《老王》,行文处处都能感受到一个不幸的老王,王君老师却寻觅到了“活命”二字来支撑整堂课的教学,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老王的“活命”状态时,特别投影了一段话:“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其中“只好”一词凝结了作者的情感,它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而且除了此处的“只”,王君老师找出了散落在文中的“只”字句。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自然感受到老王“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悲苦命运。通过对“只”字的追索品味,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活命”,感受到了老王的走投无路。

王君老师还善于在看似“肤浅”的句子的追问中让学生发现平淡文字的魅力,能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杨绛的《老王》开头第一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她指导学生在一点一点品读,在品读中谈感受。几次品味,学生已经意识到:老王在下面“蹬”,而“我”在上面“坐”。上下的位置,学生懂了:作者与老王因为职业、身份不同,情感交流一直存在“隔”的状态。杨绛故意强调,似乎已隐含着些许自责的意味。所以才有了纪念之后的“愧怍”啊!王老师总是在不停的追问中在肤浅的文字里感受到作者的真情!高手啊!

在散文文本细读中,针对不同的散文语言采用不同的品读策略,或替换、或增减、或追问。就像王君老师说的:只有在文本中经历了出生入死的冲杀突击,才能探寻九寨见识瑰丽奇美,才能深入大漠触摸到苍茫神秘,才能让孩子们最终在看到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的一瞬间深深沉醉,甚至大彻大悟!

【参考文献】

[1] 王君.《散步》教学实录[J]. 语文教学通讯,2014.

[2] 王君. 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 人民出版社,2014.

[3] 张斗和. 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2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猜你喜欢

品味语言散文教学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人教版鲁迅作品为例谈散文教学的文体意识
让心灵与文本对话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品味语言,让阅读教学更具魅力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如何在散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导问
美文美教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抓语言的情味,实施情感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