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胎换骨健笔凌云
2017-08-23马龙
马龙
宋人李纲在论及诗歌的人文境界时曾说道:“士之养气刚大,塞乎天壤,忘利害而外死生,胸中超然,则发为文章,自其胸襟流出。”文中所言及的刚大气象,乃是宋人在诗学上所追求的朗健、刚正的美感诉求。从艺术创作品赏的内在根源来看,朗健之美的体现,乃是诗文、艺术审美最为重要的品格之一。
在宋代的书坛上,以刚健劲朗而名世的,则非黄庭坚莫属了。黄庭坚书法远从颜真卿、杨凝式、《自叙帖》《瘗鹤铭》等化出,近则取径苏东坡。黄书中的一个突出追求,便是对刚健劲朗、自强不息、奋勇昂扬的人格力量的表现。
黄庭坚不单为书法“宋四家”之一,其诗则为“江西诗派”开宗人物。江西诗派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自不必说,黄庭坚的书法,对后世书家的影响或许更为人所熟知。仅仅明代,便有沈周、文征明两位大家直接脱胎于黄氏书风。沈文之后,学习山谷书风的代不乏人。而在当代,就笔者所见,能够写出黄庭坚书法内在精神气质的人并不多见,张振国先生的作品则可以称为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中有着一种纵横捭阖而又质朴沉静的张力与气度。这种精神不单继承了黄庭坚书风的变化与开张,更在人格意蕴上与黄庭坚的书风和诗风暗合。欣赏张振国先生的书法,便需要从黄庭坚书风与诗风的人文品格进入。
艺术创作想要取得真正的成就,除了自身基本功夫的修炼之外,更多的还需要学养修为这些内在功夫的支撑。诗文、绘画如此,书法艺术更是如此。仅就笔者所见,张振国先生的书法创作除了近年潜心于黄庭坚之外,他也曾对经典汉魏石刻及宋代书风如苏东坡、米元章等下过多年的功夫。其所作苏体书法,亦颇能传坡公肥美正大的精神气质。张振国先生曾言及自己学书临帖的体会,他说无论是向古代还是现代的名家学习,也无论是学习哪一种风格的字体,学习书法都需要从自身内在的感受出发,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手部肌肉的机械训练上,这种单纯模拟字形的作品并不能使自己进入到书法艺术的内在世界中去。想要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非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而不可得。
康有為论黄庭坚的大字书法说:“宋人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于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则以篆笔为之,吾目之曰‘行篆。”众所周知,黄庭坚对《瘗鹤铭》书法的取法对其书风的形成产生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黄庭坚以其文学家、书法家的卓绝眼光写下了许多有关《瘗鹤铭》艺术的评论文字。这其中有黄庭坚自身学问的功夫,同时也体现着他陶冶涵融的精神境界。而以学为养,以养助学,或许正是山谷书法能在有宋一代特立秀出的关键因素。山谷最得书艺精髓的话语,则恐怕要数他对苏东坡题跋“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的领悟了。可以说这一领悟,统领着黄庭坚书法的外在与内核,可谓他书学审美的核心追求。
如今的张振国先生亦同黄庭坚一样,除了书法艺术的创作之外,更潜心于金石学的研究与整理。他将金石学作为自己打通文化与艺术、古人与今人、历史与当下的有力工具。张振国先生有志于当今金石学的发扬光大,其倾力打造的《非常艺术》杂志和“金石契”公众平台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远比教科书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深厚滋养。也正因为有了金石文化的助养,张振国先生的书法也才能在最核心的精神层面体悟到江西诗派所谓“夺胎换骨”的真正所指。笔者所见他所书写的三十至五十公分的大字与随笔书札,精彩之处,绝不让先贤半步,这便是作者内心中涵融之为大的最好体现。有心的读者,自可在他的作品中得到这一验证。
能够锤炼出一片弘大刚正的气象,则可以如同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言:“胸中不患不开阔,气象不患不和平。” 夺胎换骨,将生力、劲健之力贯注笔端,将书情、意趣倾注尺幅之上,我想,这便是张振国先生对自己书法艺术的内在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