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热血》:谍战剧的新思路

2017-08-23周末

综艺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谍战剧黑土滨江

周末

谍战剧一直是备受热捧的国产类型剧,但近些年扎堆的谍战剧创新乏力。内容和形式已被“套路化”的谍战剧还能有哪些不同的打开方式?近期在央视热播的《黑土热血》为国产谍战剧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黑土热血》讲述了抗战末期,中共抗日将领李一峰率领抗联部队秘密潜回滨江,与苏军里应外合击溃日军最后防线,胜利收复滨江的故事。作为建军90周年的献礼之作,《黑土热血》在剧作呈现上彰显出与原有谍战片迥然不同的格局和色调,即在谍战片的底层代码中写入了热血战争片的字符,在人物设置和剧情推演上表现出一股“燃”的热血气质,明快而气势勃发。

在人物架構上,该剧全力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孤胆英雄——李一峰。他是战场上“为了中国人不再被屠戮”而浴血杀敌的战士,也是城市中斡旋于日本残余势力、苏联军队和国民党特务之间的特工。开篇,《黑土热血》以穿插回忆的表现手法既呈现出了抗战中的战火场景,也迅速交代了主人公李一峰的信仰建构过程,使得人物塑造简洁有力,不拖泥带水。一出“涕泪横流悼念战友”的戏码,富有张力地诠释了英雄身上的悲情色彩,由此引出其随后对敌斗争中的热血表现。

《黑土热血》作为一部谍战剧,之所以能具有一股燃情热血,与其人物原型息息相关,该剧取材于东北抗日名将李兆麟将军的英雄事迹,在重新架构人物的过程中,剧集保有了原型人物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设定,使得该片渗入了“军人使命”“同胞情感”“拯救民众”等热血元素。对观众来说,在感受阴谋角斗的同时,也激荡着民族自尊和爱国情怀。

就剧情设置而言,本剧也显得张弛有度,时而血脉偾张、热血沸腾,时而山雨欲来、紧张刺激。“列车上火拼日本刺杀组”和“潜入日本驻军司令部”两场枪战戏引燃了导火索,也顺势将剧情的主场景切换至多方势力盘踞的滨江,至此,《黑土热血》由以阳谋为主的抗战剧转换为以阴谋担纲的谍战剧,在击退日军势力后,“热血将军”李一峰与“阴险局长”丁丰为争夺滨江的胜利成果,在武功智谋上的激烈对抗成为主要看点。此外,剧集在开端埋下了一条隐藏的感情线,中共将领李一峰如何在感情线的故事脉络中完成对国民党女特工苏莎的信仰救赎也激发了观众的观剧兴趣。

如果说过往的谍战剧强调人物上的“谋略”和剧情中的“斗智”,那么《黑土热血》则突出了人物的“热血”信念和剧情的“斗勇”,走出了一条“谍战+抗战”的热血谍战剧路子,这种主旋律与谍战剧相结合的方式是对类型剧的一大创新。但作为新型谍战剧的试水之作,《黑土热血》也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首先,对于主要人物李一峰的塑造过于用力,使得次要人物着墨不足,表现乏力;此外,剧集制作略显粗糙,无论是基础的服化道还是战争情节中必不可少的特效,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谍战剧黑土滨江
谍战剧中的“双重文本”与“角色-观众”间的隐性置换
如何打击盗土
绥化
朱一龙、童瑶主演悬疑谍战剧《叛逆者》
黑土地保卫战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黑土公公
45公里滨江贯通,上海市民收到最赞新年礼物
“中国梦”背景下谍战电视剧研究与创新
美丽的滨江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