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新媒体之风 扬新课程之帆

2017-08-23李成云

中学生物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基本理念同课异构新课程标准

李成云

摘 要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同课异构比较,认为应用新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更契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从而收到了异曲不同工的效果。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新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相同的乐谱,不同的人演奏会有不同的效果;相同的乐谱,同一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说,如果教材是乐谱,教学过程就是對乐谱的演奏;如果教材是乐谱,教学过程应该是对乐谱的加工和演奏。

在教学上,不同教师在相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以同样教材与同等进度授课,由同行或专家参与内容分析、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这是进行教学指导、研究或相互学习的一种教研模式,即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在本质上是追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它致力于打破“一个课本、一个教案、一个试卷”的呆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使目标设置、切入角度、教学流程、教学策略等生动形象及丰富多彩,通过比较研究,形式多样地深化教育教学规律。

笔者在同一班级、对同一节课“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以普通的“PPT课件+幕布”和新媒体为媒介,进行了非传统意义的同课异构,上课时请有关专家和同行听课,课后进行点评,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

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同课异构的由来

1.1 听同行授课有感于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高二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教材前两节分别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该节通过实例进一步引入体液调节的概念。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展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让学生认识二者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此外,教材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对毒品进行简要介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节是对教材前述两大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总结,如何定位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用活本节教材,如何让本节上得出彩,包括笔者在内很多教师都进行过思考和尝试,但真正触发笔者产生同课异构动机的,还是在聆听校内同行徐老师的一节课以后。

该节课上,徐老师采用传统的PPT课件授课,内容相对充实,课件界面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他将教材“科学·技术·社会”中有关毒品的介绍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中,体现了情感教育元素。而事先笔者自己授课时过多的注重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案例的分析,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考量。

再次回顾徐老师关于毒品教学的方法,他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让学生简略阅读,然后自己简要介绍毒品的种类,告诫学生要远离毒品,因为一旦吸食极易成瘾,严重者会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等。这样的教学给笔者产生的感觉是,这如同写作的“豹尾”,但却是一只“无力的豹尾”。徐老师虽然期望通过介绍,使学生认识毒品、认同毒品的危害,但是由于过于抽象和空乏,收效甚微。所以如何重新审视本节教材,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2 看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感而发

事后,笔者查阅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发现与本节有关的内容标准如下:“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首先这两条标准中后者可包含于前者,同时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已经对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作过介绍,也学习过血糖调节及其模型。本节教材关于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描述”标准容易达到,实质也同时完成了前一“举例说明”标准的要求,所以本节内容若按照课程标准来开展教学显得有些单薄。这也是浙科版、苏教版等教材在此处没有“久留”的原因。这样,许多教师为了充实教材,就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对比,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的深度和广度上作文章,通过学生对比、探讨等“超额”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诚然,这样的教学内容详实,师生活动频繁,思考空间较大,不愧为一堂“优质课”。

但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关于毒品的介绍,让笔者对“深挖洞式”的“优质课”及自己曾经将毒品材料视作“鸡肋”式的教学试图否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注重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性质要求“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几种版本教材中,只有人教版教材将相对单薄的内容以一节的形式单独列出,在节末安排了“科学·技术·社会”——毒品篇,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和用心良苦。而不少教师为了赶课时或者以传授知识本位的应试教学,对这类“学生阅读类”内容视而不见,其实不仅是对教材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课标理解的不到位。

为此,笔者又查阅了修订稿课标的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仔细思考发现,该节课恰恰可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佳素材。

因此,如何利用好本节教材、重构本节教材,笔者决定作一尝试。

1.3 视学校和自身条件谋篇布局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市示范高中,为改变学校落后的教学面貌,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超前发展。2012年我校所有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2013年被评为合肥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同年学校为所有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这为教师电子白板技术的摸索和常态化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2016年秋季,我校为所有教室接入了50 M宽带网,为新媒体新技术和课堂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并且,笔者善于接受新信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兴趣,诸如微课制作、视频制作与剪切、微信与弹幕发送等。

在这样的外部和个人条件下,结合自己和徐老师授课的启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节课授课策略进行重新设计。总体来看,将本节课设计为情境导入、新知探究、情感升华、灵魂洗礼四大环节。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同课异构的探索

2.1 同课异构的准备

本课题的开展面临着很多工作要做,如教材的取舍和加工,课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硬件软件的准备,Wifi、微信和弹幕使用的培训,学生分组,有关指导专家的邀请,两次授课问卷调查表的设计等。尤其是手机的准备与使用面临学校和家长的阻力,需要提前进行家、校沟通。

2.2 同课异构的实施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准备,和之前自己授课作对照,笔者以新媒体为主体的一节课正式开课。课前邀请了同行老师莅临指导與点评。

本次学生共分7个小组,分组要求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完全由学生自主建组,组内分工明确。

本次授课除对学生进行有关技术培训外,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没有任何提示,所有学生对本节授课的模式和要开展的活动都翘首以待。

情境导入环节,笔者播放自己搜集剪切的“17 s死亡过山车”视频,其中包含中国记者对美国最刺激的过山车的亲身体验,顺理成章地抛出问题:在视频中,记者有哪些典型反应?这些反应中,有没有神经调节?事先明明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记者心跳还不由自主的加快呢?

通过学生收看视频、简要思考问题,自然过渡到本节话题——体液调节。

新知探究环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比较,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及其机理。该环节中,笔者多处利用smart白板的交互功能,如表格与遮罩、书写笔、克隆与拖动、翻板、文字随机生成器、魔术笔与放大等功能,学生或比较分析去伪存真,或建构模型内化知识,或面向全体学生,或激发兴趣,至此本节知识学习告一段落。

情感升华环节,笔者设计了七大类问题,利用随机文字生成器插件临时为各组出题,学生利用手机分组搜集、筛选、整理,然后分组汇报。

灵魂洗礼环节中,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打造最精炼、最有力的拒绝毒品的宣传语,然后通过弹幕发送到白板屏幕上,让学生互相体会并且评选最佳宣传语,在学校禁毒宣传时使用。

课后立即发放问卷,让学生对笔者自己两次授课填写反馈表。本次发放问卷40份,实收有效答卷40份。问卷问题的设计及表格设计可能有让学生产生误解或无所适从之处,有的内容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如“你认为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对达成教学目标有效的是”。但总体来看,学生对两节课比较的认识比较到位,普遍认为新媒体的使用的教学效果较好,收集的数据对指导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同课异构的反思

通过学生答卷分析、专家老师点评,笔者对两次授课进行了比较,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3.1 新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四大方面,通过新媒体教学能实现普通PPT教学没法完成的教学目标,该节课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得淋漓尽致。

3.1.1 新媒体教学有利于生命观念的培养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高中生物生命观念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是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节活动,关系到生命活动的维持,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春捂秋冻”就体现了人体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两大调节稳定的基础在于机体各器官、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与协调,正常的平衡依赖于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协调。通过学生建构模型、问题探讨等活动的开展,生物学的主要生命观念得以领悟。

3.1.2 新媒体教学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

该节课多处由学生建立模型,多次应用归纳法、演绎法、总结法探讨问题,多次提出挑战性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如,在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机理探讨后,笔者都让学生分别指出上述过程中哪些是神经调节、哪些是体液调节,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最后,学生得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存在有机联系的结论。通过学生讨论自己献血后的感受,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

3.1.3 新媒体教学锻炼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情感升华环节,笔者设计了7大与毒品有关的问题,7个小组通过手机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搜集、筛选、提炼、整理、汇总、汇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学生不仅认识了毒品的种类、成瘾机理,对毒品的危害也能娓娓道来。该环节的移动终端的使用,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交流与合作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3.1.4 新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本节课,笔者通过自己献血证及献血记录的展示,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义务献血的意识。

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搜集毒品信息时,笔者精心设计了几个极具梯度的问题:“分别列举典型案例和数据,描述毒品给个人身体、工作的危害?毒品给家庭经济和稳定的危害?毒品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毒品给旧中国造成的危害?毒品给现代中国和国际社会造成的危害?”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调查与汇报,认识到:毒品不仅危害个人、家庭、社会,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极具危害,尤其让同学们对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所遭受的蹂躏、侮辱和剥夺刻骨铭心。

最后的灵魂洗礼环节让学生小组搜集、打造禁毒宣传语,并通过弹幕发送让大家共勉。同学们思维活跃,积极搜集、参与,既体现心和心的碰撞,又体现心和心的交融。“敲开毒品的门,挖好自己的坟”,将毒品对个人危害描绘的入目三分;“心牵心,情动情,携手走进和谐无毒社会”,学生对无毒和谐社会的渴望跃然眼前;“曾记否,鸦片战争受磨难;未敢忘,毒品危害猛于虎”,学生铭记历史教训的忧患意识让笔者敬佩顿生。

最后专家同行点评时,他们一致认为,该节课通过新媒体的应用,正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稿所述,做到了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立德树人”的作用。

3.2 新媒体教学更契合新课程理念和目标

修订版生物新课标基本理念包括以学科素养为核心、課程内容少而精、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等几方面。该节课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更加契合新课程基本理念。

3.2.1 新媒体教学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出发点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基本任务,而生物学素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

把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该节课不仅有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讨论、模型建构、信息搜集与筛选,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如献血的介绍、禁毒语的打造等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3.2.2 新媒体教学体现了课程内容少而精的特点

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灌输式教学只能是短视的教学。因此该节课精选教学素材,如视频不是简单下载,而是挑选后再剪切。本节教材的“问题探讨”栏目以过山车为材料,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入课题,但通过听课、搜集有关课件发现,对教材的文字材料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尤其农村甚至包括很多城市的孩子,过山车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体验。所以通过搜集、编辑记者体验过山车的视频,让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问题的讨论便有了抓手。对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的不同,精选一些资料加以说明;对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机理等删繁就简,适度拓展;在认识毒品环节,精心设计了七大类问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做到全覆盖。

3.2.3 新媒体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更有效

新课标提出,学生在本课程结束后,应能够对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有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进而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背诵。

通过白板多种功能的使用、手机搜集信息、弹幕发送等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更有利于学生利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该节课将认识毒品及其危害列为教学的一个环节,体现了生物学与日常生活、医疗保健、个人健康、生命关爱等内容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来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或社会事务的讨论与决策。

新课标目标提出:要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合作意识;具有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时,能主动宣传生物学知识,愿意承担抵制毒品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社会责任。

本节课诸多内容的实施紧扣新课程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该节课的学习小组完全由学生自己组建,同学们根据组内成员各种特点的互补性进行建组,包括手机使用熟练程度、打字熟练程度、语言组织与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开展活动能力等。

本节课献血记录问题的抛出,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内化迁移,又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一次义务献血的无声宣传。学生通过手机的使用来搜集信息,极好的填补了毒品危害教学时口头说教的无力与空洞,也锻炼了学生合作能力,资料搜集、甄别与整理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是生生互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弹幕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小组间实现了交流、互补与共鸣。

总之,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移动终端、弹幕等新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互动性、突破教学重难点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使课堂效益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 朱玉金.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同课异构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3.

猜你喜欢

基本理念同课异构新课程标准
浅析《Go for it!》教材中体现的新课标(2011)基本理念
预设开放促成教学生成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