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探讨
2017-08-22常婵婵
常婵婵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创新逐渐渗透进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当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得到社会和学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备的创新性思维,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对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学数学教育;存在问题;培养意义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与小学数学相比较而言,中学数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包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模式对于处理实际问题也有很大帮助,此外,中学是重要的过渡阶段,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数学教育任重道远。本文深入剖析了传统中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不是一方努力就能达到的,它需要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努力
1、传统中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观念严重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框架下,一位老师甚至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判,过分重视考试分数和成绩,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压力大,创造性思维自然就缺乏发展空间;其次,填鸭式的教育以及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不敢提出问题,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不敢质疑权威,这样,不仅学习兴趣不能被调动,学生们的大脑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知识储备库,不能做到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创新能力严重下降。
1.2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就是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除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中学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也对此有一定的影响,中学数学的学习目的除了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之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面对复杂试题的解答能力,要求一定的逻辑思维,教师也会着重对不易理解的重难点进行反复讲解,过程显得枯燥无味,很多同学容易提不起兴趣,因此,中学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也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培养。
2、中学数学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2.1改进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
改进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改变各个环节来实现,主要包括三个大的部分,分别为:课程导入、课堂讲授及课程讨论。最开始的课程导入环节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学生能不能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兴趣,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影音资料等方式一步步引入课题,尽量每一步都让学生意犹未尽,给学生们留下遐想的空间,从而使他们产生继续探究下去的的兴趣和欲望;在课堂讲授的過程中,争取做到寓教于乐或者学以致用,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觉得能解决实际问题,正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的课程讨论环节往往是传统教学方法中缺失的部分,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而且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2提升中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也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中学数学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授流程进行优化和升级。具体来说,教师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想培养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广大教师朋友必须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因此,这不仅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和升级,更要求加入创新性的教学元素,使得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能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2.3促使学校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一所学校的好坏不仅只表现在升学率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存在不可否认的弊端,这种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现实情况,必须要对现有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只有学校予以高度重视,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才有了得以实施的大环境,也只有这样,教师团队的创新积极性才能提高,中学数学教育创新性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从根本上不能得到发展。
2.4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都是老师把已有的规律或者公式直接拿出来教大家如何运用,学生只需要记住运用的条件即可,并不需要知道这个规律或者公式的由来和推理过程,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过度依赖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觉得知识索然无味,也就失去了对于新知识的渴求以及推理的乐趣。中学是过渡阶段,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对此,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去,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也能提高教师运用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效率。
结束语:
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是尖端知识的较量,而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创新能力的高低,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国家拥有了创新型人才也就抢占了新型科技战争的制高点,因此,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良富.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7).
[2]肖军武.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J].求知导刊,2015(3):47-47.
[3]王燕.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7):00135-0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