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历史发展以及艺术形式特点简述
2017-08-22欧阳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对传统民间艺术越来愈重视,对说唱音乐的学习和保护也越加兴起,京韵大鼓作为艺术成就非常高的曲种,它的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人们发现和承认。本文通过梳理京韵大鼓的发展脉络,挖掘京韵大鼓的不同派别及其独特的表演特点。
摘要:京韵大鼓;流派;表演特点
说唱音乐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最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我国民间素有“南弹北鼓”的说法。其中,这一说法中的“北鼓”就是指本文要重点讲述的京韵大鼓(“南弹”是指苏州弹词)。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以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1970年前后,河北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北京、天津地区演出,在原有的伴奏基础上增加三弦作为伴奏乐器,艺人金德贵、胡金堂等人将其不断改进,形成“怯大鼓”这种形式,使得大鼓的艺术形式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民国之后,形成了三个主要流派。其中,不得不提起被誉为“鼓王”的刘宝全,他对京韵大鼓贡献最大。他年轻时曾拜胡十、霍明亮为师,后来又为宋五操琴伴奏,这为他后来的演唱打下深厚的基础。他博采众长,对“怯大鼓”进行了彻底的改进,形成了当今深受人们喜爱和广为传唱的京韵大鼓。1900年他到北京演唱,为适应听众的欣赏习惯,他将河间府的口音改为北京语音,这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获得了大众的欢迎和喜爱。由于他曾一度学唱京剧老生,到北京献艺时又结识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孙菊仙等人,在艺术上得到许多指教,吸收了梆子腔、石韵书、码头调等时调小曲和戏曲、说唱形式的声韵、唱法等,并借鉴京剧的表演形式,形成一套适合于说唱艺术的表演技巧,加进了表情、动作,使大鼓的表演改变了呆板木讷、拘谨的形式。他精于音律,善于创制新腔,勇于革新,逐渐形成“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即是唱,唱即是说”的说唱风格,把大鼓艺术叙事抒情、刻画人物的表现能力推向新的境界,受到曲艺界的追捧,被尊称为“刘派”。
与刘宝全并起的京韵名家还有白云鹏和张筱轩。白云鹏年轻时也曾在北京学艺,对北京的各种民间小调小曲有精湛的研究。他的大鼓演唱风格朴实自然、行腔轻巧柔美、吟诵性较强,自成一派,人称为“白派”,有《黛玉焚稿》等广为传诵的代表曲目。张小轩唱腔语言京音纯正,浑厚有力,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张派”。这三个流派在京韵大鼓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后来,被刘宝全先生赏识收为弟子并得到悉心指导的白凤鸣先生,吸取了曲艺家前辈诸家之长并融会贯通,演唱时力求理解作品历史背景和人物思想性格,每一个唱腔、眼神、手势、身段都注之以情、贯之以神,受到了许多老伶工的器重,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曲艺界誉为“少白派”,有《狸猫换太子》等经典曲目。解放之后多次被毛主席、周总理等人接见并献艺。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女艺人渐兴,出现了骆玉笙、孙书筠等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其中骆玉笙(艺名小彩舞、筱彩舞)在“刘派”的唱腔基础上,兼采“白派”、“少白派”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骆派”。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厚,韵味醇厚,高低皆宜,受到人们的追捧。她演唱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中《丑末寅初》、《剑阁闻玲》,由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纪录片,经久不衰;1985年她还为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伴唱,驰名全国。另一位女表演家孙书筠则以台风潇洒、表演细腻而自成一家。她不仅擅长演唱金戈铁马的故事,也擅长演绎儿女情长的曲目。她表演上借鉴了京剧的表演形式,并且从女性演唱的特点出发,被曲艺界公认为“女声大鼓”的典范,推动了京韵大鼓的发展。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京韵大鼓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京韵大鼓呈现多方向发展的趋势,将传统曲目发展成多种艺术形式、多种曲风。新、老艺人改进和创新了京韵大鼓的唱腔、伴奏及表演方面,使京韵大鼓成为北方鼓曲的一种代表性曲种,一直流传至今。也为我国的曲艺留下了璀璨的遗产。
京韵大鼓的表演非常讲究,传统演唱有“演唱三不准”的要求,即眉头不准动,辮子不准动,表演时身体不能过桌脚。后来,由于时代进步,演奏形式也在不断发展,有些要求也在不断的放宽。演唱者自司鼓、板外,有三弦、四胡、琵琶等作为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京韵大鼓的唱腔属于板腔体结构,基本分为三种板式:慢板,一板三眼,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4/4拍;紧板,有板无眼,类似于现在所说的1/4拍;垛板,一板一眼,类似于现在的2/4拍,通常不独立使用,插在慢板或紧板中间使用。三种板式的结合使京韵大鼓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变。
京韵大鼓的唱腔也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基本唱腔体有以下六种:1.平腔,这种唱腔是京韵大鼓唱腔的基础,吟诵性很强,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字与音的结合紧密,一般为一字对一音,句子长短随字数多少而变化。平腔的使用非常普遍,上下句都可使用;2.挑腔,它是句幅或音域的扩展,一般句尾经常使用,像一道弧线,演唱时将旋律先挑上去再落下来,能充分表现京韵大鼓演唱旋律的多样变化;3。落腔,属于下句唱腔,曲调低沉下行,它一般有两种用法:一是用在第一对上下句的下句,挑腔之后一般会接落腔,二是单独应用于唱腔中间的下句;4.甩腔,是一个段落或整个唱段结束时使用的唱腔,它的音域最宽,常常几乎包括了京韵大鼓长短句的全部音域,能够充分体现演唱者的表演技巧,十分考验演唱者功底;5.预备腔,又名“拉腔”,是甩腔前的上句专用腔,一般来说预备腔之后一定接甩腔,但甩腔前不一定非要使用预备腔;6.长腔,又叫“大腔”,属于上句唱腔,歌唱性较强。在京韵大鼓中,唱腔的通常程式是:挑腔-落腔-平腔-预备腔-甩腔。当然,随曲目和演唱的需要,不一定非要按照程式来演唱,不同情境下唱腔的使用也多有变化。
除了唱腔,唱词在押韵、平仄、句式等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第一句尾字为起韵,必须要押韵,其他句式上句不押韵,而下句要压韵;一般上句句尾字要落仄声,下句要落平声,第一个上句起韵,尾字落平声;基本句式为上下句,七字句(以二三三的组合方式为主),后在基础上发展出现四加四结构的“八字句”和多种组合形式的“十字句”(主要组合形式有“三四三”和“三三四”),并且根据演奏需要会出现“六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衬字”、“嵌字”(“嵌三字头”和“嵌五字尾”较常使用,“嵌五字尾”更被艺人称为“楼上楼”)等。由于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并有规范,表演也十分严谨,京韵大鼓成为一门非常讲究的艺术。
总而言之,在中国北方众多的曲艺曲种当中,京韵大鼓是影响较大、发展较为繁盛的曲种之一,它有着异彩纷呈、风格迥异的流派和灿若星辰的名家。并且,由于它既是普通劳动者的艺术,又加入了文人雅士的文思,所以有着雅俗共赏的独特品质,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不可替代的艺术成就,所以深受当时各阶层的喜爱。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少的人欣赏这种内涵丰富的音乐形式了,所以说如何使京韵大鼓复兴并随着时代发展焕发自己的风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江玥.简论刘宝全对京韵大鼓的改革[J].音乐生活,2006(06)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刘伟.京韵大鼓唱腔刘派简述[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01)
[4]骆玉笙.京韵大鼓唱腔的改革与创新[J].文艺研究,1981(05)
作者简介:欧阳,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2014级本科在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