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悶憋得慌 認識胸悶
2017-08-22
胸悶是因生理、心理、病理等不同原因而導致,但根本仍是由於感受寒熱痰濕之邪引起。除急性期必要的用藥、治療外,日常也應按照醫師指示,注意生活習慣、保持愉悅心情、配合中醫藥治療(內服、推拿整復、外敷)等,讓心情開闊,改善悶脹身心,才能緩解和預防胸悶的發生。
【門診病例】
梁女士近3個月來時常出現胸部悶脹感,初起常因為情緒波動後出現,之後發現在人多或是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也會發作,但情緒緩和及更換地點、開窗後症狀都可以緩解,所以沒有太在意。2周前感冒後症狀突然變得頻繁,而且伴隨著呼吸不順暢感,有時也出現泛酸、噁心的情況,至醫院就診後排除了器質性的問題,醫師認為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胸悶,給予藥物口服緩解症狀,服藥後症狀有所減輕,但仍未痊癒。梁女士為了避免加重胸部悶脹和呼吸不順暢情況,睡覺不敢平躺,也減少開會及出差時間,但仍導致睡眠不佳、情緒緊張、焦慮,胃口變差。
【病理分析】
胸悶,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的一種自覺胸部悶脹及呼吸不暢的感覺,是多種病證的主要症狀之一,發作的原因與生理、心理、病理性等多重因素相關,一般臨床症狀:●症狀多於胸口處,嚴重或許牽連前胸後背;●任何年齡段皆可發生,多在成年後出現,女性多於男性;●可突然或緩慢發作;●呈現胸部緊悶感,呼吸不順暢,心悸、氣短、疲勞感。
胸悶,在中醫類別歸於「胸痞」,是指自覺胸中堵塞不暢的一種症狀,一般與心、肺等氣機不暢有關。胸悶症狀大多不痛,可同時兼有胸脹或胸痛,就病機來說多為濕熱或痰濕之邪阻滯中焦,邪氣擾及胸中而引起,故凡氣滯、血瘀、水飲停留、寒熱外邪侵及等,均可引起本癥。《症因脈治·胸痛論》:「若胸中滿塞而不痛,又名胸痞。」現代疾病中胸悶算是頻繁出現的症狀,由於環境變化生活壓力增加,心理性的因素加重,近年來胸悶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年輕化趨勢。
【致病原因】
●外因:感受寒、熱、痰濕之邪氣或是脊柱不正導致。
●內因:1.內傷七情:肝氣鬱滯、思慮或悲傷過甚;2.病久致血瘀阻滯經絡;3.勞倦過度。
其他因素還有:
1.生理性因素:激素水準增高,容易導致年輕女性出現症狀;
2.心理性因素:由於生氣、思慮、悲傷過度等情況,最容易導致症狀出現;
3.病理性因素:A.呼吸道受阻:氣管狹窄;B.肺部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等;C.心臟疾病:心肌炎、冠心病等;D.植物神經紊亂;E.由於脊柱變化導致脊-胸神經壓迫;
4.天氣環境因素:如黃梅陰雨天氣、密閉或狹小空間,都可能使引發悶脹感。
5.其他因素:抽煙、飲酒後等不良習慣。
要留意胸悶與胸痛的區別。胸痛時常伴隨著胸悶、氣短的情況,很容易混淆,一般胸痛可有兼症;但胸悶一定沒有疼痛症狀,主要分辨是否有疼痛即可。
【預防及治療】
要如何從飲食、生活來控制或避免胸悶症狀的發生?
1.預防感冒及防治呼吸心血管疾病發生,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2.增加戶外鍛煉或活動,能促進支氣管的通氣功能,又可增強肺泡的彈性和血液供給,增強心肺功能;
3.保持愉悅心情;
4.注意環境衛生,注意保暖,避免停留在灰塵、廢氣、煙霧多的地方,減少接觸對氣管和支氣管的刺激;
5.中藥食補或茶飲調理,可以適當選用化濕行氣、活血解鬱、散寒、清熱等的中藥進行調理。可適當選用瓜蔞、白扁豆、白豆蔻、薤白、丹參、三七等中藥。
簡單的外治方法:
●外敷法:材料:艾葉30克、生薑30克、瓜蔞皮30克。制法:以1000~2000cc的水煮滾後外敷於後背、前胸處,每日1~2次。起到溫中散寒、開痹行氣的效果,適合除熱證以外的各種性質胸悶人群。
二個緩解疼痛的穴位:
●內關穴:位置: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手掌朝上並握拳時能看見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這兩條筋中間,腕橫紋上2寸)
按摩方式:早晚按揉數次,每次約1~2分鐘(可隨時按揉);
保健功效:理氣寬胸,適合心理性或心血管相關疾病導致胸悶人群。
●膻中穴:位置: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按摩方式:早中晚揉按3次,每次約2分鐘;
保健功效:行氣寬胸、活血通絡,適合各種性質胸悶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