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及设计
2017-08-22王霞萍
王霞萍
摘要:会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的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沿用着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是掌握一些账务处理等的技巧,缺乏实际的创新能力,这是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的。因此,对于中职会计教学来说应该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主,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职会计 课程教学 启发式教学 应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69-01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积极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一种互动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开展思维活动,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能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将针对中职会计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设计进行探讨。
一、启发式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在会计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第二,利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将系统会计知识传递出来,丰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进而使学生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从真正意义上使会计课程教学与当前经济体制结合开来。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日常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自身专业知识。
第三,启发式教学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够真正将会计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促进老师自身在思想素质上的提高。
二、启发式教学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一)层层递进的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应该按照教学过程以逻辑结构为核心,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具体做法为:针对授课内容,按照内在逻辑管理进行编排,在授课时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进行导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展开思维,充分思考。其次,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深入讲解一些教学重点内容,使学生能够把握相关知识,最后充分利用课后题,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巩固以及消化。
(二)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该将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系统的讲解,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内容与知识面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了解到学科新发展,进而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关于“记账方法”这部分内容时,讲述重点内容应该以复式记账法为主体,同时还应介绍記账方法的沿革,这样的方式能够真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启发式教学设计
(一)提问
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还能使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而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同时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二)讨论
在实际教学中,作为教育者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价值的讨论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针对讨论问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而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在实际讨论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推动讨论发展。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精讲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育者不仅应把教材内容进行精讲,还应传授学生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另外,还应向学生积极展示会计学科的发展动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给予学生发表自身看法的机会,这样的方式不仅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教学的学科,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学好这门学科,就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中职院校中,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转变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训练,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智霞.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谢小华.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创新之我见[J].职业技术,2013(7).
[3]陈爱东.浅谈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效果的方法[J].才智,2013(10).
[4]任佳.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新探[J].科技展望,2016(23).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