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17-08-22聂姝雯
聂姝雯
摘要:随着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及教学的深入改革,高职院校各大系部的课程教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也开始朝着相关行业英语靠近,并以行业需要来设定教学内容,这使得行业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对此,本文以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中行业英语教师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专业化发展问题的分析,从而就提升英语教师专业化,推动其发展的途径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行业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05-02
一、行业英语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行业英语教学,是高职公共英语在2008年教学改革期间被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概念。截止到目前,教育界也没有对行业英语教学给予一个权威性的统一定义。在《汉语词典》中,“行业”的界定就是“工商业中的一个类别,主要指职业”。以此概念为基础,笔者认为,之所以展开行业英语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在将来从事的某个岗位上的英语和英语交际能力。因此,行业英语教学的本质就是向学生传授同某个行业具有一定关联度的英语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将专业英语和行业英语这两种教学内容的本质区分开来,在教学期间关注对学生在行业中英语交流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实质上来看,行业英语教学就是从传统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英语翻译等能力的培养,逐渐转向对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是公共英语教学在扩充过程中实现高职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述
教师专业化发展指的是教师這个个体在具备了基本的教师资格且成为专业教职人员后,在教学期间愈发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著名学者霍利曾提出:教师专业化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教学品质、职业教育内部合作形式的关注度、教职人员应当采用怎样的办法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同工作需要相结合,并将其同同事关系与服务对象契约关系的行程整合起来等。另一方面就是对一门职业怎样成为专业的职业,同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这一过程的关注。对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师来讲,其专业化发展应该是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借助一系列有关专业学科、职业、教育技术等知识的讲解、教学实践、培训等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专业、教育知识技能。其具体表现就是:英语教师的专业性和伦理性能力不断提升,最终成为一位专业水平高的高职英语教师。因此,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这个个体逐渐朝着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对此,高职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课程时,应当将该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有机组合,在结合高职教育基本要求和根本目标的基础上,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三、行业英语教师的师资现状
笔者在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做了调查和访谈。为了了解我院行业英语教学的师资现状,笔者向我院在职的18名英语教师发放了问卷,该问卷中主要包含了被调查教师的年龄、职称、性别、科研方向、学历、在岗培训现状、企业实践情况等。在调查过程中,本人通过访谈这一手段调查了高职英语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期望与态度。通过对本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1)“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双师”资格教师大多有名无实。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队伍,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一大教育办学特点。调查表明,只有2名教师具有同自己所教授专业有关的中级或以上的商业资格认证书,可以满足“双师”这一教学条件;有半数左右的教师没有相关企业的实践经历,所以,虽然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达标,但真正具备“双师”能力和资格认证的教师数量却不多。对高职院校来讲,其开设英语这一科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职毕业生掌握自己从事行业中需要的实际能力(2)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教科研经历。调查显示,18名英语教师中有30%是助教、70%是讲师,已经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仅占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总人数的16%,其比例同其他专业相比较低。其中,80%的教师为英语教育或英语语言学专业,只有4名老师属于商学类专业,教师人数比例相对较低。同其他专业教师相比,英语教师本身虽然具有较为明显的语言优势,但其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弱,所以,优化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结构势在必行。另外,高职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而发表论文只是单纯地为了评职称,没有研究的意义,论文质量也堪忧。(3)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教师提升自我水平的途径太单一,大部分英语教师基本都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这一方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这类教师占据高职英语教师总人数的77%;而有20%的教师是借助自己的人脉联系相关的企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自身的专业教育水平;另有40%的教师借助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或者是主持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等方式推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4)高职领导者在组织教师参与在岗培训时,培训内容过于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教师在职期间并未接受过较多的专业培训,且培训内容也主要是语言文化类,有关商务知识类的培训仅占据总培训课时数量的10%。
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到“学院本身是否已经制定了有关行业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规划,规划具体实施情况、管理行业英语教师的制度和机制有几种,不同机制的管理效果如何”等问题时,仅有11%的调查者表示听说过相关的培训规划和制度,但这些人中却没有一人能够将培训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阐述出来。在问到“您是如何理解行业英语教学对于建设外语教师教学队伍的意义”这一问题时,有87%的受访者表示并不是十分的清楚,或者是这些是校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或者是“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仅有7%的人认为行业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行业英语把教学难度提高了。另外,有7%的受访者认为此类教学工作的展开,能够让高职英语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对提高整个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在受访者众多的答案中,具有代表性的回答有:“本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公共英语都学不好,行业更不用说了;行业英语在进行了细分后,种类过多,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我本身对于行业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上课基本就是向学生讲授语法和翻译等知识,无法调动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说现在考试都是过级考试,学那些(行业英语)也没用。”当问及培训方面, 90%的被试认为学校极少派英语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有关行业英语的培训进修几乎为零。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
(1)强化对行业英语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对于相关行业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双师”素质。作为行业英语科目的任课教师,其在正式展开相关教学工作时,应当先去往具体的行业中接受行业知识的培训,具体可以从语言和专业这两方面入手。培训形式可以是科研进修、访问学习、国内外的短期知识培训、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这也是推动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大手段。其次,高职院校领导者应当从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入手,鼓励行业英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行业中,以挂职或者是兼职的方式学习行业知识,了解行业企业文化。教师也可以主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企业中以兼职或挂职的方式实习,以亲身融入到行业中的方式,在了解行业具体工作内容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制定出行业英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期最终的教学目标能够得以满足。此外,在教授高职学生行业英语知识时,教师导入行业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行业文化,逐渐地认同和了解其将来从事行业对自己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和引导学生思想行为,让学生在学習期间便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进而帮助自身努力向“双师”型教师的方向发展的作用。深入行业实际上还可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导向,什么内容可以加深,什么内容可以忽略,作为老师不深入企业如何得知?这也为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做好了准备。
(2)逐步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为了使英语教学更好地与现如今时代发展相接轨,教师必须更新陈旧的思想,善于创新。英语不外乎就是一个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将传统的以听说读写为主的教学方式转为以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主,以此确保高职生英语交际能力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就行业英语这一科目来看,其最终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和综合英语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英语熟练地同他人交流。
(3)完善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来讲,为了可以推动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从政策和制度这两方面入手,为行业英语教师朝着专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和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行业英语教师本身也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基于此,首先,英语教师要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和心理,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来自于督导、同行、主要领导者和学生对自己教学效果提出的合理性评价,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次,高职教学中的管理者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期间对于授课教师给予的评价,并引导学生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合理评价,不可以因为自身的喜好而胡乱评分,致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被打击。再次,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当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氛围,在坚持奖罚分明的原则上,制定出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指标,杜绝因为人情和资历等因素,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公允的情况出现。对于在教学期间表现较为突出的教师,应当从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入手,给予适当的奖励,以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动力继续探索和挖掘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和深度。最后,高职院校还可以出台一些激励鼓励措施,在充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还应该进入各个系部,加入到课程改革工作当中,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英语科目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中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自己能够与时俱进。此外,面对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在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提供的优势,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把握好这一契机,寻求自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具体发展途径,以此来确保自己的专业性能够有所增长,教学水平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要时刻谨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计,教师为本。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4):23-29.
[2]韩琳.大学英语教师与 ESP 教师的角色转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9).
[3]刘洁.高职职业英语教育市场需求调查——以湖北省为例[J].科技信息,2008(27).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