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辜鸿铭《论语》翻译的现代启示

2017-08-22张燕蓉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辜鸿铭翻译论语

张燕蓉

摘 要:在《论语》的英译中,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翻译目的,这与译者翻译《论语》的策略、方法有密切关系。后来的研究者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过去的翻译与阐释是必要的,不但让我们在语言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经典,也给后来学界对传统文化文本的翻译带来现代性启示。

关键词:辜鸿铭;《论语》翻译;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2

引言:

《论语》作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理想与人生哲学的文化经典之一,其传承和发扬离不开译界大师的翻译,其中不乏一些创造性的阐述和申发,让我们看到了全世界都推崇的经典的巨大魅力。而经典的开放性和阐释者背后传统的多样性,决定了任何理解和阐释都受制于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传统,因而具有独特性。在《论语》的英译中,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翻译目的,这与译者翻译《论语》的策略、方法有密切关系。后来的研究者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过去的翻译与阐释是必要的,不但让我们在语言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经典,也给后来学界对传统文化文本的翻译带来现代性启示。本文以辜鸿铭的英译本为例分析这一问题。

一、辜鸿铭译《论语》的背景及思考

在辜鸿铭之前,《论语》已被西方翻译,它真正开始被严肃地译为西方现代语言是在1861年,苏格兰传教士和汉学家李雅各(James Legge)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个学术版译本。李雅各之后不断有《论语》新译出现,原因之一就在于《论语》由于言简意赅,任何再完善的译本也不可能充分传达其丰富性。不同译本不但可以互相补充,而且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译者往往会在细微处突出不同重点,从而丰富扩大对《论语》的理解和解释。

辜鸿铭是把《论语》翻译成英语的第一位华人,他翻译的《论语》出现在1898年8月。辜鸿铭是一个保守的皇权维护者,但正是这种环境给了他悉心研究当时语言环境的动力,他从西学文化转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学知识和扎实的翻译功力,是不可能留下这部皇皇巨著的。

试举一例,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Confucius remarked:"Moral worth is never left alone;society is sure to grow round him."

辜鸿铭之所以没有把“邻”译为neighbors,而译为society,充分体现了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一例。中国自古以来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邻里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很大比重,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将人置于更大的社会环境中来解释,更加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所以把西方人有陌生感的语言换掉,正是考虑到中西方不同的语言环境。这一点给后来的翻译工作者带来启发。

二、现代语言环境与传统文化接轨问题

17世纪以来,《论语》在中西方文化或排斥,或交流的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下社会,文化多元已将人类的生活带入一种空前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如果想要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现代语言环境与传统文化的接轨问题。事实上,只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语言就会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变化,《论语》翻译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这就必须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中西文化矛盾,一个是古今语言变化。事实上,中国近代史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被迫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学经典的翻译,从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在这两个问题当中曲折演进。辜鸿铭的译本虽是经典,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过于流畅的英文对《论语》进行了详尽的转述、增删与意译,以这样的翻译策略来解决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不是最合适的。

例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A son of the noble mentioned above put the same question to Confucius as his father did onfucius answered,"Think how anxious your parents are when you are sick,and you will know your duty towards them."

辜鸿铭没有将对于西方人来说既不好理解又会带来阅读障碍的人名等详尽地翻译,而是尽量把言简意赅的古汉语以地道的英文意译出来。但是辜译本与西方翻译家如李雅各等不同之处是在于:辜的翻译是为了传达儒家哲学和中国文明之精华,扫除西方对中国思想的歪曲和误解,并改变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态度。所以,由于翻译动机不同,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也大相径庭。当然,他正是在这样的动机和当时的政治文化现状下对论语进行了一次经典翻译。

当下,学界对于经典的国学著作的翻译依然以前人的译作作为参考,就是因为虽然辜鸿铭对于儒家思想学说的阐释显然是受到了他个人西学背景的影响,但同时更多的是分考虑到了当时中国文化想要争取一定话语权利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环境。

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想要更进一步推向世界,就要考虑当下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在近几年来所掀起来的国學热的推动下,文化经典正在被世界所接受,但是我们不能再以辜的翻译初衷和立场来进行译介与推广了,西化的译介在晚清时期是有必要的,但不一定符合当下。另一方面,人类发展到现在,网络信息与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在这样的平台上,人们对古代文化典籍的阅读有了取舍。所以,现代语言环境与传统文化的接轨,要有对原作的斟酌与取舍,也要有对译作的选择与鉴别。

三、视界融合与《论语》英译的多元化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文化经典的翻译上,总是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译者的追求在“信与美”“同与异”“古与今”之间总是难以达到完美和谐。《论语》翻译走过了百年之后,据不完全统计,其译本已经有几十个版本了,通过多种英译,可以使我们通过不同视角来反观我们自身文化现状。不同的《论语》译者都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有着明确的翻译动机和目的,因此他们的译本不仅翻译策略、语言风格等表现出不同特点,同时各具特色的注释也使当代译本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例如:

1.赖斯的某些译文会令读者感到过于现代,如:“起予者商也!”

“Ah, you really opened my eyes!”

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森舸澜译为:Zigong asked about governing.The Master said, “Simply make sure there is sufficient food, sufficient armaments, and that you have the confidence of the common people.”

译文有增补信息,又不失简洁。避免过多干预原文本的意义,通过多种注释尽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阐释观点。

对《论语》各具特色的现代译注,已经不是对原译本的突破与挑战,而是符合当下多元化的文化现状,这种多元趋势也会成为今后古代典籍翻译的必然。同时,多元译介与20世纪影响至今的现代解释学观点不谋而合,西德现象学家达伽默尔在他的《真理与方法》中认为,视界融合是解释与理解的关键步骤,就是要调和历史与现在的对立与距离,这样才可以更加贴近文本。

结论:

在当今学术研究走向跨学科和多元化以后,我们在研究《论语》英译的过程中,除了要分析译者在字词上的跨文化处理、各种译本的优劣得失以外,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全球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阐释。辜鸿铭先生作为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晚清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论语》译作在现在看来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而当下的语言环境与多元的学界热潮也迫使我们理性地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

参考文献:

[1]邸爱英.析当代<论语>英译的多元化趋势[J].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5月.

[2]马世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3]洪治刚.辜鸿铭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猜你喜欢

辜鸿铭翻译论语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辜鸿铭:被小丑化的国学大师
辜鸿铭戏弄袁世凯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