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7-08-22刘少锋
刘少锋
[摘要] 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7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吡嗪酰胺与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之上增加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停止咯血时间、痰涂片转阴概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灶总吸收概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停止咯血时间为(2.01±0.24)d,明显较对照组短,痰涂片转阴概率为80.00%,明显较对照组高,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8.57%,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 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可观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 难治性肺结核咯血;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吡嗪酰胺;氨基水杨酸异烟肼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3-6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vo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6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By computer random grouping,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yrazinamide and aminosalicylic acid isoniazid,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orup. Its clinical efficacy, to stop hemoptysis time, sputum smear negative probability and occurrenc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absorption probability of the combined le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5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essation of hemoptysis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1 ± 0.24) day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Sputum smear negative prob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evo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has considerable clinical efficacy and high safety. It is worth in the future clinical widely used.
[Key words]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Levofloxacin; Clinical efficacy; Pyrazinamide; Aminosalicylic acid isoniazid
难治性肺结核是感染耐多药结核菌的一种结核疾病,咯血是该疾病较为常见的症状,肺空洞、内动脉瘤破裂、血管断裂、肺部病灶毛细血管的渗透性提升等均为其诱因[1]。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肺内组织,诱发患者出现炎症反应,进而使得上皮细胞受损,对血管活性物質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诱发血液外渗的情况出现。咯血通常发生于肺结核病变进展期与病灶吸收的好转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2]。对难治性肺结核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当对咯血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以此将疾病的死亡概率降低。我院为提升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探究左氧氟沙星用于该疾病治疗中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详细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70例(2015年1月~2016年3月)选入至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35例患者为一组,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均为自愿纳入至研究中,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各占19例、16例;年龄为1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92±0.73)岁;咯血病程为2 ~ 6年,平均病程为(2.53±0.64)年;肺结核病程在3~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92±1.24)年;24小时咯血量为55 ~ 330mL,平均咯血量为(212.95±15.43)mL。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7∶18年龄为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95±0.42)岁;咯血病程为1 ~ 7年,平均病程为(2.49±0.58)年;肺结核病程在2~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71±1.04)年;24小时咯血量为60 ~ 330mL,平均咯血量为(212.98±15.31)mL。
入选标准:未存在禁忌证与过敏史的患者;以往未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肝肾功能正常且未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前接受过6~9个月抗结核的治疗,但是其痰涂片仍然呈现阳性的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未获得理想疗效的患者;
排除标准: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肺炎、肺部恶性肿瘤以及肺脓肿病变的患者。
上述两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性别对比、年龄对比、咯血病程对比、肺结核病程对比以及咯血量对比均未有明显差异存在,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使用吡嗪酰胺(沈阳天灵制药有限公司,H21022902)与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H44024762)治疗,吡嗪酰胺的用药方式为口服,一天两次,每次0.75克;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为口服,一天一次,每次0.80克;此外为患者使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山东力诺科峰制药有限公司,H37022319)口服,一天一次,一次0.75克与丙硫异烟胺肠溶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H21022339)口服,一天两次,每次0.3克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H20059122)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一天两次,每次0.2克。
上述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即9个月)的治疗,在此期间对其疗效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以上两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痰涂片转阴概率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观察并统计其停止咯血时间。
本次研究通过病灶吸收的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主要分为四项,以结核病灶总吸收概率表示[3]:
明显吸收:经X线检查发现空洞已闭合,结核病灶吸收的范围在治疗前三分之二以上。
吸收:经检查发现患者的空洞较治疗前减小,但是闭合情况以及病灶吸收的情况低于治疗前三分之二。
未改变:检查后发现治疗后的病灶与空洞情况同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未有吸收出现。
恶化:经检查发现患者的结核病灶范围或者空洞面积大于治疗前。
明显吸收概率与吸收概率之和即为结核病灶总吸收概率。
痰涂片转阴概率即通过对痰结核杆菌涂片开展3次连续的检查,其结果均呈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均经过SPSS18.0进行处理,两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痰涂片转阴概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均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进行检验;患者停止咯血时间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若两组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痰涂片转阴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灶总吸收概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其痰涂片转阴概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停止咯血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停止咯血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详细结果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详细结果见表3所示。
3 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疾病的治疗措施伴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及药物科技的不断发展日益成熟[4]。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医疗条件存在密切关联,目前该疾病已被纳入至医保的范畴中,使得疾病治疗所产生的经济压力以及疫情的控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5]。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及滥用的现象,导致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受影响[6]。
由于多药耐药性结核菌对临床中的抗结核菌药物均存在耐药的情况,因此使用常规的抗结核菌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其所获得的效果欠佳[7-8]。
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该类药物是我国对结核疾病临床治疗的首推药,左氧氟沙星可以对耐多药结核菌的DNA旋转酶活性进行抑制[9-12],进而将结核菌DNA的复制与合成阻滞,诱导结核菌死亡,将患者机体中的炎症反应减轻,同时可以将疾病的应激反应降低,对血管活性物质释放量的减少以及咯血症状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咯血癥状[13-1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其停止咯血时间为(2.01±0.24)d,明显短于对照组,亦可证实上述观点。
本次研究结果中,经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灶总吸收概率以及痰涂片转阴概率菌明显较经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高(P<0.05),患者的停止咯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则较对照组低(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将左氧氟沙星用于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治疗中,可以获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用药后主要出现头晕及胃肠道反应,无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或者休克的情况出现,说明将左氧氟沙星用于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治疗中,可以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确保用药的安全,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疾病治疗所产生的影响减轻,是对难治性肺结核咯血进行治疗的理想药物。
总而言之,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 仵倩红, 杜鹃,等. 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34):6717-6720.
[2] 朱刚. 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 中国药房, 2016, 27(18):2514-2516.
[3] 王小玲, 李红华.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汇总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1(19):40-41.
[4] 李海平.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联合利福喷丁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5,24(10):137-138.
[5] 李景英, 张守民, 高德杰. 血管内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J]. 国际呼吸杂志, 2015,35(18):1369-1372.
[6] 邹远妩, 李芬, 刘尚武.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痰菌定植的影响[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0(5):66-69.
[7] 刘宇红, 杜建, 高微微,等. 含链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防痨杂志, 2015, 37(5):487-493.
[8] 魏赣辉, 袁杭, 邱小伟. 中药联合抗结核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6,48(8):52-53.
[9] Yang WR, Chen WJ, Ling HQ. Researches on efficacy of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treated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cell subgroup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J]. 海南醫科大学学报(英文版), 2016, 22(14):23-25.
[10] 吴雪琼, 梁秋. 积极探索和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难治性结核病患者的新希望[J]. 中国防痨杂志, 2016, 38(1):9-13.
[11] 朱珠. 中药联合抗结核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3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15, 37(3):393-394.
[12] 费忠亭, 陈震, 唐瑶. 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34(7):164-166.
[13] Su MY, Yu WL. Salvag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by treating CMV pneumonia: A case report[J].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 Wei mian yu gan ran za zhi, 2015, 48(2):S186.
[14] 杨光文. 左氧氟沙星在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27(22):2954-2956.
[15] 刘欣. 莫西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5(12):11-12.
(收稿日期: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