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教科书:追问人性内涵

2017-08-22南报

华声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全日制教学大纲语文课

南报

1976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但一个新时代的真正开始,则要等到两年以后。对时代变迁作出迅速反应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语文课本。

1977年,邓小平复出主持工作之后,立即指示恢复中小学教育秩序,重组人民教育出版社,并对新教材作了如下要求:要反映出現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1978年:开始新纪元

1978年,这是一个真正的新纪元的开始,中小学生们拿到了和过去十多年完全不一样的新书。后来有学者评价说,这套课本清除了“十年文革”时期的许多谬误,“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

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在三篇政治内涵课文之后,紧接着的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技、自然、社会的内容,并通过简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

这一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有关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被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

同样于1978年由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也要求,语文教材的选材标准是“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仍然强调了“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

在随后的1980年,国家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必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的要求。

这之后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真正的范文逐渐增多,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文数量急剧增加,而有关政治宣教的内容则大幅度减少。有专家举例说,1982年初中《语文》第五册教材中,古文占1/3,“这在横扫牛鬼蛇神的时代是不可想像的”。

据有关研究者统计,上世纪70年代初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中仅党史、革命史等相关内容所占的比例就达到34%,而这一比例在10年后则减为8.5%。

具有时代感的课文逐步增加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现代意识和具有时代感的课文也逐步增加。比如,有环境学者指出,原来小学课文《海底世界》一文结尾处的“海底世界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到了80年代后已变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到了80年代后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编者的思想更为解放,袁枚《祭妹文》、杜牧《阿房宫赋》、陶潜《归去来兮辞》等过去认为“不讲政治”的篇目都得以入选。

外国文学作品也不再过分青睐苏联文学。一些描写西方近代科学家、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作品如《画鸡蛋》《爱因斯坦小时候》《试航》《月光曲》《伟大的友谊》等,以及一些科普文章如《蟋蟀的住宅》《我和狮子》《鹌鹑》《冬眠》《麻雀》也入选教材。到了上个世纪末,蕴含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先进观念的课文开始增多。比如1998年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通过课文传递给孩子们爱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在这一时期,社会上对于语文教材和教学的反思也日益升温。如《忧思中国语文教学》《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思考》《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等文章都对语文教材和教学进行了反思。这些意见,应该说对后来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邯郸日报》

猜你喜欢

全日制教学大纲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