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种鸡生产中的记录系统

2017-08-22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饮水量种鸡产蛋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3)

肉种鸡生产中的记录系统

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3)

数据是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育种、生产、饲料营养及相关的数据,目前畜牧行业的数据较少,缺乏基础有效的数据,也是其它相关行业如添加剂、饲料、兽药、经营服务,所有产业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大数据才能预测畜禽产品价格走势,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水平。记录和保存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审计和追溯因源,记录保存、数据分析与解释是有效管理的重要助手。为便于调查产品质量、生产性能、发病率或死亡率等问题的可能原因,所有记录都应清晰、易懂且越详细越好,员工也可利用记录来核实各项工作是否完成。记录保存应与目标生产性能参数结合使用,所有重要的记录都应进入记录系统,便于数据统计、分析与解读。每个公司都应建立自己完整的数据记录系统。

1 需要记录的内容

1.1 育雏育成期品种、种鸡来源、出雏日期、入舍日期、公母鸡入舍数、饲养面积与饲养密度、采食饮水位置;每天、每周及累计只饲喂量;每天、每周及累计死亡率与淘汰率;公母鸡每天、每周体重;变异系数与周龄;外界温度与鸡舍内温度;舍内最高、最低及工作温度;每天饮水量;水料比;鉴别误差等。

1.2 产蛋期品种、种鸡来源、出雏日期、入舍日期、公母鸡入舍数、饲养面积与饲养密度、公母比例;每天、每周及累计只产蛋率;每天、每周及累计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地面蛋数、烂蛋数、双黄蛋数;每天、每周及累计饲喂量;采食时间;公母鸡每天、每周体重;每天、每周总产蛋重;每天、每周及累计死亡率与淘汰率;孵化率、受精率;外界温度与鸡舍内温度;舍内最高、最低及工作温度;日饮水量;水料比;相对湿度;光照时间;温度与重要事件等。

1.3 目标参数公鸡与母鸡每周体重;产蛋率;产蛋数量与蛋重;可孵蛋数量;孵化率与受精率;每周平均蛋重和平均产蛋重等。

1.4 其它光照程序;饲喂程序及饲料运输计划;免疫程序及时间、剂量与批号;使用药物的日期、剂量及兽医处方;疾病的种类、日期和影响鸡数;冲洗与消毒效果监测、材料与方法、冲洗后菌落数;设备故障等。

2 记录的地点和方法

在每天的同一个时段采集数据,更容易发现变化。通常情况下,鸡群健康、饲料、通风或温度等方面的问题最初都表现为采食量或饮水量的大幅改变。在每一个观察位置都应能够方便的记录,如在门口挂一张记录卡或在水表旁放一张记录表或使用汇总表格,在巡查过程中随时填写。数据和信息一定要边采集边记录,防止事后遗忘。

3 记录频率

生产记录的价值取决于采集数据的频率,日报比周报数据提供的信息量更大,特别是肉鸡的生产周期短,能够调整的机会不多,因此能否及时对信息做出反应很重要。特别应关注饮水量和采食量的变化,图1中记录的是商品肉鸡的采食量,在两个阶段出现了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饲养密度较高,在第32天和38天进行了扩群,由于扩群前鸡群过度拥挤,造成一些鸡无法接近料盘或料盘周围用于采食的空间不足。当数据偏离正常范围时应查找原因,但原因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如鸡群出现饮水量增加可能是由于发生了热应激或疾病或由于管道泄漏;如果肉鸡表现健康,饲料采食量正常,问题可能出在供水。因此应通过细心、细致观察思考,再付诸行动。

图1 采食量的变化

4 填写报表

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并分析,指导以后的生产并备查。

4.1 合理设计报表包括主要工作流程表、日报、周报、月报、称重报表、用料指令报表等。

4.1.1 主要工作流程表是指在进雏前将1~462d的主要工作包括免疫、预防用药、控料、称重、饮水管理、通风管理及光照控制等具体落实到每一天,正确指导全程饲养管理工作,以免疏漏。

4.1.2 累积料量日报、周报中设定累积料量、蛋白和能量,均匀控制鸡群的生长和发育,最大限度发挥品种的遗传性能。

4.2 层层上报饲养班组填写日报报场长,场长填写周报报生产经理、总经理。

4.3 分析场长、生产经理分析舍料耗、累积蛋白和能量、每周体重、周增重、均匀度、平均蛋重和产蛋重、双黄蛋的比例、受精率、产蛋率及死淘情况,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指令性提出下一周或下个月的工作要点。

4.4 注重报表的真实可行性尤其是周末称重,不要浮于表面,力求不定时层层抽查和核实。

4.5 绘制生产曲线,规范生产管理

4.5.1 绘制曲线绘制标准及实际生长、产蛋、蛋重、产蛋重、孵化率及死淘率等曲线并张贴在生产班组、生产场长及生产经理墙报版上,随时观察曲线走向及动态,及时调整饲养计划。绘制实际均匀度、毛蛋率及受精率等曲线,曲线变化较大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如毛蛋率偏高,必须从种鸡生产及孵化中寻找原因。

4.5.2 分析曲线场长、生产经理分析生长发育曲线是否符合预定目标,对不同生长曲线鸡群分别记录和汇总其产蛋率、平均蛋重、总孵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指导今后的生产;分析不同生长曲线鸡群的生产水平,寻找最佳饲养方案;分析育雏、育成期死淘曲线,对死淘率较高阶段的各项管理加以研究和调查,寻求突破口;记录公鸡不同体重相同配比或相近体重不同配比的全程受精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公鸡的最佳体重范围及最佳配比;分析不同高峰料量的加料方案与双黄蛋的比例关系,寻找最好的高峰料加料程序。预定目标1~4周体重达标尽量略超标准20~40g,10周前尽量沿标准曲线走,14周前比标准略低,15周后确保周增重达标,25~30周周增重、总增重符合标准。

5 现场观察

5.1 雏鸡检查雏鸡到场前几个小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雏鸡多吃饲料,并多饮水。如雏鸡没有迅速吃料或饮水,最终性能会受损,如生长速度差、饲料转化率和均匀度低。通过以下步骤检查雏鸡的情况:①检查数量。为达到最佳效果可选择3个不同位置,每个育雏区域检查100只雏鸡;②聚集在一起。冷的雏鸡会挤在一起,活动降低,导致采食和饮水量下降,最终生长速度下降;③把雏鸡脚放在脖子或脸上来了解雏鸡有多热或多冷;④嗉囊充盈度。雏鸡入舍后检查嗉囊充盈度,2h达到75%、8h>80%、12h>85%、24h>95%、48h达到100%;最理想的是鸡雏入舍后4h,95%的鸡嗉囊中都有水和料;10h后达到100%;⑤雏鸡脚的温度。如果雏鸡脚是冷的,雏鸡的内部温度也会降低,需重新评估预热温度和预热过程,确保雏鸡温暖。

5.2 感官观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观察鸡群,先整体后个体,再从个体到整体;有些时候回看会更清楚。整体观察鸡群在舍内的分布,是否特别喜爱聚集或远离在鸡舍的某个区域;观察个体鸡只之间的不同和鸡群的整齐度差异,发现异常,应确定是偶然因素还是潜在的重大问题。刚进鸡舍,不要打扰鸡群,注意查看鸡群在舍内分布;用眼睛和耳朵倾听,了解鸡群是否活跃,对你进入鸡舍的反应与之前有何不同;仔细倾听鸡群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通过嗅觉了解鸡舍的通风或鸡群的粪便是否正常;去感知舍内温度是否合适,之后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发现一些商品肉雏鸡扑向墙壁并不停地啄击墙面,这通常是焦虑或应激的表现,肉鸡属于飞禽,在遭遇意外入侵时会寻找保护;若鸡在平静时啄击墙壁,则可能是饲料有问题。走过鸡舍时注意观察鸡群的活力,那些没有从脚下迅速跑开的鸡通常是问题信号的发出者,最先跑开的往往是鸡群中更为强壮的鸡,鸡群会在你走过的地方重新聚集,观察这种现象是否会发生或发生地快慢。鸡群里总有一些高危鸡,如发育迟缓,它们是疫病或缺水等问题出现时的受害者,也第一时间告诉你在饲养管理上的失误,因此更要关注它们。每个鸡舍内部都有相对容易发现问题的高危地段,找出认为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作为日常巡检时固定查看的区域,如鸡舍的角落、有贼风的区域、产蛋箱底下、饮水器和料槽底部等。一天或某个季节或某次巡检过程中都可能存在高危时段,日常饲喂就是一个风险多发的时段,要确保料线有料并运转正常且分布均匀;冬季也是一个高危时段,因为在这个季节,较难将舍内的气候条件和垫料质量保持在最佳状态并较难去除舍内潮气;夏季热应激也成为风险所在。

5.3 吃料时间吃料时间是确保鸡群获得足够能量水平的有效管理手段,它始于饲喂器开始运转,结束于饲喂器中尚有部分粉料为止。会因鸡群年龄、温度、料量、季节、饲料特性、适口性、饲料营养和质量而发生变化。吃料时间的明显变化直接反映出料量是否过多或不足,是测量鸡群是否得到足够能量的最好方法。一般情况下,种鸡的吃料时间4~20周为1~2h,21~28周为1~2h,29~32周为2~3h,33~66周为2~5h,粉料比颗粒料或颗粒破碎料花费时间相对长一些。

5.4 产蛋情况

5.4.1 产蛋率正常情况下,高产鸡群在上高峰前其日产蛋应稳步增加。上下午所产的蛋应分开记录。产蛋高峰前,上午产蛋数应占产蛋总数的80%以上,一般上午增,下午不增,如果下午产蛋数偏多,说明产蛋的潜力不足。此时必须每周分析产蛋的上升趋势,如果周产蛋率上升慢,应及时查找原因。

5.4.2 总产蛋量产蛋期需要现场管理人员每天对生产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细微的变化。如果连续5d出现上午12点之前的产蛋量减少、下午产蛋量增加而总体产蛋量没有减少的情况,有可能是疫病问题。

5.4.3 蛋壳颜色正常蛋壳颜色为深褐色,如果有野毒侵入或抗体水平逐渐变低,发病前蛋壳的病理变化有一个过程,先从深褐色逐渐变淡到淡粉色,而后到浅白色、畸形病变等。蛋壳颜色发白、畸形蛋比例升高要查营养,特别是维生素,以及高温、应激、疫病等。

5.4.4 体况每周应至少两次监测鸡群的丰满度和性成熟状况,观察鸡群的脸、肉髯和鸡冠的颜色,并适时调整给料程序。重点是体重不能过大或过小,体况发育良好,公母鸡不互相偷吃料。

5.5 免疫管理选择进购优质稳定的疫苗,无特殊情况不轻易改用疫苗进购单位。使用疫苗要进行进库前、出库前、使用前三核对。根据公司实际及周边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不照搬套用。接种疫苗要做到不空免、漏免,剂量准确,部位正确。

5.5.1 滴眼、滴鼻滴瓶应垂直,离所滴部位0.5~1cm,并排尽瓶内空气,用拇指与食指控制滴瓶,在0.5h内滴完。

5.5.2 颈皮注射抓起颈部皮肤形成较大的注射腔,要防止疫苗外溢和压迫鸡嗉囊,以免鸡窒息死亡。

5.5.3 肌肉注射用医用胶布包裹在注射针头基部,控制注射深度。

5.5.4 全场免疫ND、IB等活苗尽量在同一天免疫,以免交叉感染。

5.5.5 进行必要的免疫监测随时掌握鸡群的抗体水平,免疫监测时间一般在免疫前5d及免疫后15d。

5.6 药物管理所用药品统一管理,实行领用手续,写明领用人、所用舍、批准人。药物由生产经理负责把关,固定购进单位,避免进假冒货、失效及过期药物。药物必须保存在通风、避光的房间内,药物未用完必须加封,以免被氧化而失效。准备一些常用药物如育雏用的百病消、球虫药;育成鸡、产蛋鸡用的抗生素如氟哌酸,呼吸道疾病预防药如泰乐菌素等。正确诊断疾病,未经确诊不能乱用药,以免掩盖病情造成更大损失。根据正常饮水量和料量,正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加大用药剂量。用药后做好详细记录,写明所用药物的批号、场家、主要成份、鸡数及用量;写明初步诊断的疾病名称及使用后的效果。

6 建立企业内部标准

育种公司的饲养标准是很好的参考资料,但建立鸡场自己的内部标准更为重要,这样比较不同批次鸡群的数据,也可与附近养殖模式类似的鸡场交流,找出差异。仅仅记录数据而不加以利用毫无意义;长期记录和保存、分析生产记录,可以帮助鸡场持续不断地改进生产性能。坚持收集并计算重要的生产性能表现的数据和信息,将数据结果与手册标准、公司多年来的标准、兄弟场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并执行饲养管理和财务管理改进计划,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

7 记录内容分析

通过日常记录来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鸡的行为一般难以体现诸如采食量不足的问题,但采食量细微的变化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肠道问题。因此,应每天记录并进行评估鸡舍和鸡群的相关数据,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避免情况恶化,节约治疗成本。精确的数据告诉我们更多,数据处理越详细,用途越大。

7.1 饮水量饮水量的变化是第一警兆。鸡舍内应安装水表,每日进行精确记录并与标准相比较,可反映饮水量的整体情形,包括实时情况、变化趋势和标准值,最好使用曲线图来观察偏差(图2)。图2是肉鸡饮水量的记录,图上边一处波动表明可能发生了热应激、疾病或免疫接种影响;如果是每周采集一次数据(图下边),这个细节就可能被忽视,因为此时记录的是7d的平均数据;问题可能在第一天已经发生,但只能在一周后才被发现。记录它,能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帮助查找原因,饮水量突然变化预示着出现问题,如温度过高、长时间供水不足、管道泄漏、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或球虫病早期可引起饮水量剧增;鸡舍内温度太低或鸡群处于濒死期饮水量减少以及疫病问题;饲料的质量和饮水的清洁度是否良好等。在此情况下,应严格监控水的清洁度和味道及管道的水压。

图2 日报比周报更能反映生产实际

7.2 采食量肉种鸡一生中种公鸡的料量不能减少;产蛋高峰前种母鸡的料量只能维持或增加,不能减少;每周的喂料量绝对不应采用一周增料量巨大,下一周料量不增的方式,增加幅度通常在7%~10%,否则鸡群易患病,死亡率较高,也易出现均匀度问题;不论采用何种限饲方式,育成母鸡的只日喂料量切勿超过产蛋期种母鸡的高峰料量,并且不能连续2d不喂料。如没有高温因素,日采食减少3%以上应密切注意。一旦出现采食量下降,应检查是否有疾病发生,鸡群能否顺利吃到料或饲料质量是否有问题等都要注意。

7.3 水料比监测水料比,正常为1.8~2.2:1,如水料比显著偏离正常范围,说明一定有问题存在如肠道健康问题,这时应监控鸡群,检查饲料和饮水及料线或水线是否正常;此外还需注意,高温时水料比也会明显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有问题发生。接种疫苗后免疫接种反应会影响鸡的活力,一般在接种后5d左右开始出现反应,并持续数天。期间鸡的采食量略有下降,饮水量略有上升;但如果计算水料比并与标准值比较,会发现偏差非常明显。

7.4 死亡和淘汰记录每日死亡和淘汰鸡的数量,发现异常及时分析检查。一般情况下,产蛋期肉种鸡周死亡率为0.20%~0.30%;商品肉鸡第1周和第6周的死亡率较高,约为全期死亡率的一半或略高,第1周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日死亡率控制在0.06%以下,日死亡率在0.1%以下及全期死亡率为3.5%仍可以接受。死亡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如肉鸡死亡率在一个时间段出现高峰,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热应激,高温过后死亡率迅速下降;后期腿或脚部问题增加,死亡率逐步升高并一直持续到出栏。当死亡率略高于前几天时就要提高警惕。

7.5 体重肉种鸡一生中公、母鸡的体重永远增长,不能失重,否则,影响种鸡的受精率和产蛋率。10周后不能把超过标准体重的鸡群强行拉回标准体重曲线,如果将超重鸡群体重拉回标准,会降低高峰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15周时鸡群体重偏离标准体重超过5%以上,应重新绘制平行于标准体重的曲线。10周后应确保群内和栏内均衡的周增重及足够的总增重达到标准要求,如果周增重不够,会影响产蛋高峰;如果周增重及总增重过度,则会影响产蛋持续性。一定要遵循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饲养,不能突然增减体重,而应循序渐进。必须确保种鸡在15~24周的周增重达标,所有的体重纠正都应是逐渐的。应同时密切关注体重和周增重两条曲线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出现锯齿状的生长曲线,确保公母鸡体重体型配比合理(图3),否则影响受精率,图3中某场的种鸡由于体重控制不当,后期公母鸡超重,体重差异不合理,50周后受精率已低于80%。健康肉鸡的体重每天都会增加,生长迟缓可能是由于采食量不足、饲料营养缺乏或把本该用于生长的能量用于提高抵抗力、应激或运动;疾病会使肉鸡的能量需要量提高25%且生长停滞。每周在固定时间和地点称重,记录数据,以检测鸡群的平均生长趋势与标准体重的差距,寻找原因,并提出下周的改善措施。疾病包括免疫接种反应和轻度传染病(图4)是造成肉鸡生长迟缓的一个可能原因,但其各自的表现不同。接种疫苗后可在整个鸡群观察到免疫接种反应,但轻度传染病在鸡群的扩散较慢,导致平均体重下降较慢,恢复期延长;先发病的鸡刚刚康复,其他区域的鸡又开始发病。分析增重数据可以发现传染病如细菌性传染病在鸡舍间如何传播。

图3 某场实际体重曲线与公母鸡体重差异

图4 肉鸡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

8 小结

生产记录是肉种鸡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每天记录并评估鸡舍及鸡群的相关数据,能帮你及时发现问题,发现数据中体现的信息并采取行动,避免情况恶化。良好的日常管理包括每天进行现场观察、填写生产记录、检查计算机运行情况、分析评估当日数据,并与以前鸡群的生产记录作比较,否则寻找信息就失去了意义。

S831.4

C

1673-1085(2017)08-0020-05

2017-07-20

猜你喜欢

饮水量种鸡产蛋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牛羊猪的最佳饮水量
饮水量也是宠物犬的重要健康指标之一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动物产蛋王
每天要喝多少水?饮水量公式帮你算
种鸡雏鸡培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