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公开课的课前准备和设计方法

2017-08-21张莉琼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说课课前准备练习

张莉琼

摘 要:我们常说:“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把一堂課上好,只有通过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堂灵活、巧妙的组织才能达到,我相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没有准备的课堂不会是好的课堂。常态课如此,公开课更是如此。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课;课前准备;教学;练习

所谓“公开课”就是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课,可分为校级公开课、镇级公开课或县级公开课等,参与的学生可能是本班学生或本校学生,也可能是其他学校的学生。由于上述因素的不确定性,所以要想上好一堂公开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从这几年所参加的各种公开课中谈几点看法:

一、说课要抓住重点

“说课”是一堂公开课的开始,是教师把即将要上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向听课教师陈述的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听课教师了解在这堂课中执教教师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等。所以,在说课时我们应该抓住以下几方面去说: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内容,三是说重难点,四是说教法,五是说效果。总的来说,在说课中要避免长篇大论,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去说,不用面面俱到。

二、注重课文的选择

公开课中选取一篇好的课文是成功的基础。有的教师不注意课文的选择,去选择那些篇幅较长、内容深奥的课文,教学中花在读课文的时间相对较多,而且读后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于理解,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学生一问三不知,就形成了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这样的公开课是失败的。我们应该选择篇幅简短、内容浅显易懂的课文去上,这样在读课文上节约时间,学生也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为师生课堂上的互动奠定基础。

三、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准备就是“备课”。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我们应该根据所选的内容和所面对的学生来进行课前准备,一般应该准备以下几方面:

(一)教案的设计。课堂成功与否,教案的设计取着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要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教案,力争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在我校开展的语文公开课《比尾巴》中,这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和重点,什么都讲,形成了广而不精、多而不实,把握不住重点,最终达不到教学目标。

(二)课件的准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的教学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流。所以,课件的准备是课前准备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有的教师认为,课件准备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如果课件较多,会让学生形成走马观花、不深入理解、忙于观赏、不去思考。所以在准备课件时,我们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删繁就简、避轻就重,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即可。

(三)教具的准备。我们的教学手段不能只是现代教学手段或传统教学手段,而应该是两者相结合。所以我们要想上好一堂公开课还应该准备一些有帮助的教具,如生字卡片、图片、奖励性礼物等。记得在一次评选骨干教师的公开课上,有位老师准备了大量的生字卡片,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读了又读,然而在读课文时,大部分生字学生仍然不认识。主要原因是学生看到生字卡片太多,不但提不起兴趣,反而感到厌倦,所以效果很不理性。因此,教具的准备要恰到好处,并不是多多益善。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根据所上的内容和所面对的学生去设计教学方法。方法要围绕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标,设计的问题要精练,要能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问题要避免不切实际,繁杂、啰嗦,使学生听后不愿去思考,这就形成只有教师的提问,没有学生的回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五)板书的设计。一堂课上,好的板书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相反,如果板书过于凌乱、不规整,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误导学生。如有位教师在上《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时,课文主要是讲妈妈把雨衣传给哥哥,哥哥再传给弟弟,最后弟弟用雨衣去保护蔷薇花,从而体现弟弟不是最弱小的。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只板书出:“妈妈 传给 哥哥 传给 弟弟”,从板书上没能体现课文主旨,达不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因为他少了“ 保护 蔷薇花”。所以,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巧妙的设计板书是至关重要的。

四、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师把课前准备充分展示的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整堂课的奠基石,扮演着冲锋陷阵的角色,课堂导入得好,将为我们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是本班学生,我们一般常用复习法导入;但如果是一群陌生的学生,所上内容又无联系,学生课前没有预习,他们心情既紧张又害怕,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自我介绍、猜谜、设疑等简单方式进行导入,即不耽误时间、又能很快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为我们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课堂组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得到动口、动脑、动手的训练,这样学生就没时间去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会集中到课堂中来,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有把课堂组织好了,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五、注意课堂升华

课堂升华是课堂教学的画龙点睛之笔,是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后思想感情得到提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自己归纳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受到何种教育、得到什么启示等,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提升。

六、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一堂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巩固,所以练习的设计要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即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如写生字、阅读课文、做题目或写感受等,只要是实用的就是好的。而有的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环节,他们把整堂课安排得很满,没有练习的空间,忽视了复习巩固的训练,教师上完,部分学生也跟着忘记完。所以,教师在一堂课后要安排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且练习是一个活动环节,如果时间剩余较多,练习可以多做一点,如果时间较少,练习则可以少做一点,它对教师把握课堂时间有很大帮助。

总的来说,一堂成功的公开课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需要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磨练。经验是积累出来的,成功也是锻炼出来的,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学习、多磨练,争取进步!

猜你喜欢

说课课前准备练习
谈“说课成功的关键点”
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思考
试论中英语言教学的异同
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微课, 英语教学新资源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