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书法模块教学之我见

2017-08-21霍禄海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模块教学专业教学高中

霍禄海

摘要: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去传承,而现在的高中生文字书写普遍不规范,中小学书法课程设置的欠缺,需要我们尽力去改变这一现状。由于高中阶段习任务繁重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提高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高中;模块教学;专业教学

高中美术新课程共分为5个内容系列和9个学习模块,即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系列。每一系列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相对完整的学习内容,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与灵活多样性。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以文字为载体,笔墨为情性,加之先人智慧的结晶,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它具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又具有特有的审美价值。当下中小学书法教学在教育部的推动下虽有开设,但由于条件限制并未能真正实施、理解与应用。

所以,高中阶段开设书法模块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将从如何教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及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阐述。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动力。字无百日功,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书法的乐趣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单纯讲解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字形结构和章法等枯燥机械的训练模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使他们对书法产生厌倦,最终失去了学习书法动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一定要注重方法,讲究策略,形式多样。我经常在习字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书法字体的演变动画,结合《说文解字》解析字体的本义今义。

(二) 如何临摹字帖

1.选帖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我们择帖的前提,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法帖,直接关系到学书的兴趣与自信心。

2.读贴、摹贴、临帖相结合

学书临帖固然重要,但读帖则能提高我们的艺术分析、鉴赏能力和修养。清蒋骥《续书法论·临古》中曰:“即此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若绝不念此,而徒求形式,则不足与论书。”当然,学书者“读帖”不仅是领略其文采,更重要的还是要从书法的角度去观察其章法、笔法和情趣意境。读贴是临帖的前提,只临不读式的“抄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摹贴会加深对字帖细致处的理解,能及时看清差距。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除此,背临和意临是临帖的较高级阶段。

3.临帖和应用相结合

临贴是进入创作的基础,创作是对临摹的突破。只临帖不创作,泥古不化,远离书法要旨,为之“书奴”;不临帖(或少临帖)即创作,任笔为体,无法之书,脱离本体,为之“野狐禅”。临帖与创作的关系,很像学习武术拳法,初始一招一式,亦步亦趋。即得拳法后,真正实战起来,不死守套路,可以千变万化,游刃有余。

(三) 及时进行评价

临习过后及时对习作进行点评。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比对,交互式评价,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讲解,个别问题也不忽略,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当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临摹有进步的同学多加以肯定和鼓励,每天的习作张贴展示,做到日有进步,周有总结,并在学期末或迎新节日进行校内展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房四宝的认识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众人皆知,但是并没有多少学生真正知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对于文房四宝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为此我校还专门让我做了一本关于“文房四宝”的校本课程读本,以供学生们自主学习。

(二) 端正姿势与执笔的重要性

目前,高中阶段有书法基础的学生甚少。所以在写字的时候,有些学生经常把手腕缩在书桌边缘,造成字的笔画舒展不开,字形扭曲偏小,线条软弱无力。写字的姿势又称身法,是书写的一个基本条件,写字姿势不标准,不仅影响字体练习,也会影响身体不适,所以古今书家对此都十分重视。了解执笔的技巧,掌握执笔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书圣王羲之启蒙老师卫夫人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关于执笔唐代书家韩方明曾归纳五种“执管、拙管、撮管、握管、搦管”,很多书家说“执笔无定法”,古人的经典笔法于今是形同虚设。孙晓云《书法有法》一书中对于执笔的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双指包管,五指共执”,也是我们最熟悉,书家运用最多的一例。故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此方法。针对学生在执笔方面出现的问题,效古人法以纠正。

(三)选贴不当与临帖不专一

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选择了自己较感兴趣的范本,但从笔画特点的体现并不适合所选择的字帖,这种情况下我会根据其笔画特点让其做第二次兴趣选择。争取帮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又能快速写出自信的范本。还有一部分同学往往一本字帖没有临几天就要求换字帖,究其原因,多数回答是临不像。针对这种问题,我从多年教学、临摹实践,总结六个字,即:眼到、手到、心到。

三、高中阶段开设书法模块教学的意义

(一)是培养高中生书写能力的现实需要。

书法在经历了岩画、刻画、篆书、隶属、章草等形态的变化,在数千年之后的信息时代仍然遵循着这样的道路继续完善,书法艺术自唐代流传到其他国家,虽然历经千年但内在的逻辑结构非常稳定然而我国基础书法教育较为落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书法教育走向没落,很多高中生的书写技能连年走低,更有甚者连自己的名字都写的东倒西歪,更谈不上美观了。在数字化充斥世界的当今时代,书法艺术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加能够传达一种精神性的东西,这种精神性的东西因其书写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可以展示书法的书写实用性。从这个意义而言,书法艺术鉴赏课在高中的开设,能够帮助高中生认识到自我书写能力的不足,从而致力于提高书写能力。

(二)是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现实需要。

鲁迅曾这样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过“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作为根植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书法相较于戏曲和繪画等艺术形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十年以上的汉字书写经验,在多年耳濡目染的语文教育中,高中生对汉字的理解已经达到另一个较高的认知水平,从而具备了一定的中华文化认知和鉴别能力,因此书法模块的开设能够更好地加深高中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并在无形中提升作为社会个体的审美能力

(三)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书法艺术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一种方式,而他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一代人的继承与创新得以实现的。

总之,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书法艺术功不可没。书法模块教学的开设,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

猜你喜欢

模块教学专业教学高中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职体操模块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