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思考

2017-08-21苟小琼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技工院校

苟小琼

摘要:技工院校简称技校,它与大学院校不同,招生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及社会在就业人员三部分,注重人才专业技能的提高,旨在培养各类技术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技工院校更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技工院校以国家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文件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由于存在诸多因素,职业指导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技工学校要从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辅导。

关键词: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一、技工院校学生毕业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普遍提高的要求,但许多学生由于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的确立,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可以自我价值最大化,但由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达不到工作要求出发的许多毕业生;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往往选择逃避,懒惰的心理素质不高,这些原因导致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在技术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在以下五个方面:(1)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就业指导工作水平不高,教学团队的成长是不够的;(2)职业指导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针对性不强,没有理论实践相结合;(3)学校职业指导的时间安排不合理;(4)学生学习就业指导的积极性不高;(5)就业指导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帮助学生办理各种手续,提供就业信息,无需太多实践内容。

二、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关注程度不够

大多数技工院校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但部分技工院校还只是将职业指导课的作用狭义地理解为帮助学生找到工作,对职业指导课的实用性认识不充分,对职业指导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对学校设置职业指导课的原因认识不够深刻,进而造成对其关注度不足,最终影响了职业指导课的系统化和规模化建设。

(二)教学手段创新不够,发挥作用欠佳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手段与其他基础课程相差不大,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职业指导课教师往往由其他基础课的教师兼任,对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研究不足,没有形成职业指导课特有的教学模式,影响了职业指导课作用的发挥。

(三)职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低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较少,对职业指导的了解不够专业,进而影响了职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三、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轉变观念,对职业指导课重新定位

第一,提高对职业指导课的认识。技工院校应科学、系统地开设职业指导课,帮助学生顺利地踏入社会,实现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在客观上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第二,将职业指导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将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作为技工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教学计划,对职业指导课程进行规范化的建设。

(二)加强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

职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是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与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第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对现有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建立制度,鼓励职业指导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逐步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职业指导课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第二,加强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内部交流学习。组织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讨,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组织职业指导教师参加職业指导课的教案、公开课、说课的竞赛,加强师资队伍的教学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三)确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将职业指导课渗透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职业指导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职业指导课应从新生开始,实现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在坚持全程化和全员化的基础上,还要讲究针对性。

技工院校应摒弃在学生毕业前临时教授职业指导知识的做法,要将职业指导列入教学计划,与学生的成长相适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身份接受阶段。技工院校与普通高中存在区别。学生来技工院校学习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的,因此,要让学生逐步形成即将由学生转变为就业者的意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学习过相关的职业指导知识,又对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所以,在此阶段的职业指导课程中,主要是介绍专业、职业资格、职业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和适应身份的转变。

第二阶段,职业素养培养阶段。通过校企合作的加深,企业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等方面。较好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胜任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如同冰山一角下的巨大冰体,是决定着学生未来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技工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要贴近企业需求,除了选用人社部认定的职业指导教材外,还应开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材,辅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努力,开发出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指导手册》教材,教材内容依据学生入校不同时期的学习内容而有所不同,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教学手段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做中感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其职业意识。

第三阶段,就业技能培训阶段。技工学校在第三年安排顶岗实习,这个阶段的职业指导主要集中在求职技能的培养方面,具体包括面试技巧和职业适应等。通过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除了必要的职业指导外,学校还应该积极进行创业指导教育,帮助有创业需要的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提升创业的品质。

四、结论

要提高学生职业指导的实效性,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做好就业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职业,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仕.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乔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技工院校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