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秦瓯之战”到伏波运道

2017-08-21范翔宇

文史春秋 2017年6期
关键词:马援合浦铜鼓

范翔宇

以合浦为始发港的汉代海上丝路的开辟及其发展,其历史成因是多方面的。在这诸多因素中,“秦瓯之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海上丝路和合浦始发港

“秦瓯之战”,又称“秦戍岭南”。秦始皇为开拓疆土,于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命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兵五路进攻百越。当地的古越族人不愿臣服,与秦军对抗,使得秦军陷人了3年不“解甲驰弩”的相持僵局中。为解决军队运送兵员和粮草之需,秦始皇令监御史禄率军队在桂林兴安挖通了连接湘江和漓江的运河,时称“秦凿渠”,即今灵渠。这样,秦朝运输军队粮饷的船队得以南下,并沿南流江流域进入到沿海一带。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大秦帝国攻占百越,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合浦时属象郡。

“秦瓯之战”,客观上开凿了“秦凿渠”,一条以南流江流域为主干道,联通中原与大海的南北水运大动脉逐步形成,合浦的区位优势凸显。在航海环境和航海技术都处于初级阶段的秦汉时期,合浦一带的北部湾、广州湾两大避风港,是连通南海、东南亚并通过东南亚连通印度洋诸国航海线路最安全、行程最短的理想起航港口。

秦末汉初,秦南海郡尉赵佗趁秦末乱世,割据岭南三郡,建立了南越王国。刘邦称帝后,赵佗向汉高祖称臣。元鼎四年(前113年),南越王国宰相吕嘉把持朝政,反叛汉王朝。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汉武帝派出10万大军,分兵五路进攻南越王国,以平息吕嘉之乱。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将南越王国所属区域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后增设珠崖、儋耳二郡(今海南岛),这就是史书所说的汉武平南越立岭南九郡。

汉武帝设立的合浦郡,辖地东起今广东的开平至新兴一带,北起今广西容县至横县一带,西起今广西防城至邕宁一带,南达今广东徐闻至阳江一带,后来曾一度辖今海南省全境(即儋耳、珠崖)。郡境北倚丘陵山区,南临大海,海路可直接与东南亚各国交往,陆上有南流江连接珠江水系,经漓江、湘江进入长江水系到达中原水运网络。南流江水系流经合浦人海形成的多个人海口,形成了出海港口群。现在合浦县境内的上洋江、总江、乾江港、三汊港、永安港、英罗港、白龙港、大廉港、榕根港等港口基本形成于此时。随着珠市贸易的拉动,这些港口功能日趋完备,有的到现在还发挥着功能。以南流江为纽带而形成的出海通道水运网络,使合浦郡成为汉王朝连接东南亚的岭南重镇。中原先进的科技、文化、生产工具、种子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合浦郡并辐射到周边地区,改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格局。

天然的港口、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为开辟海上对外交通航线,开展与海外各国的商贸、文化交流往来提供了条件,也使得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汉代始发港成为可能。

合浦成为始发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古代开辟海外交通航线的必然。

武帝时期,我国西北内陆开辟了从首都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

但由于“丝绸之路”途经的西域各国政局动荡或与汉朝经常发生战争,陆上丝绸之路时通时断。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正好填补了这一对外贸易链接的断档。《汉书·地理志》记述: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

这是关于以合浦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这里明确清晰地记述了2000年前,中国海上对外贸易主要商品、贸易方式和远洋航线。佐证了合浦始发港所在的广西北部湾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展海上对外贸易的地区之一,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印度洋等沿海国家进行经贸文化交流的前沿区域。

合浦在承担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使命的同时,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秦汉王朝对合浦郡等沿海地区的开发,大量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事典、遗迹、遗址存留下来,成为以合浦为始发港的汉朝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及发展过程中生动的历史见证。

南越王行宫遗址糠头山传说

赵佗割据岭南三郡建立的南越王国,约存在于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历90多年传五世而亡。南越王国都宫建在古番禺(今广州市),但在千里之外的合浦,却也留有两处南越王国时期的遗迹:一是糠头山,在今合浦县石灣镇境内;一是南越王行宫,旧址即今合浦县城廉州东山寺内。

糠头山的记载最早见于晋刘欣期的《交州记》:

合浦海口有糠头山,传云越王舂米于此,积糠而成。

该书是专记交州风物的典籍,其中所记,为后世广泛引用转述,影响很大。所记的糠头山在“合浦海口”,符合合浦的地理区位。

南朝梁孝元帝编撰的《金楼子》:

合浦有康(通糠)头山,山上有一头鹿,额上戴科藤一枚,四条直上,各长丈许。

内容有所增加,唐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加以引用。但此说显然没有《交州记》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宋《太平御览》记:

糠头山在合浦海口。传云越王舂米于此,积糠所成。

明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北峨山府西北百里。峰势嵯峨。又西北四十里有糠头山,一名军头山,相传秦尉陀尝驻军于此,偶乏粮,以糠头散给,因名。俗呼狼头山。

康熙版《合浦县志》:

合浦出海口有糠头山,传云:越王舂米于此,积糠而成。

赵佗建立南越王国之初,蜀国也想趁赵佗基根未稳,把势力向岭南扩张,蜀国王子亲率军队攻占了合浦边界。此时灵渠已凿通,扼守南流江出海水道的合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可以说,控制了合浦就控制了岭南西部。赵佗亲率大军西征讨伐,驻军合浦,还在合浦设立行宫作为指挥部。为筹军粮,他令士兵役夫日夜舂谷取米,时间长了,剩下的谷糠堆积如山,后人就将此地称为糠头山。从舂谷取米所剩的糠头堆积成山来看,此战的规模肯定很大。这就是赵佗兵临合浦留下了糠头山典故的历史背景。

赵佗在合浦驻军兴建的行宫,后来在战火中损毁荒废了。到了晋代,合浦百姓在行宫遗址上建寺庙,名为灵觉寺,这是两广地区幸存的两处晋代寺庙之一。宋朝重建时,取名为东山寺后,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合浦存留的两处南越王国遗迹的缘由。

马援造铜船与铜船湖传说

珠乡的石康境内,有一历史遗址,叫铜船湖。据说伏波大将军马援征交趾,进击九真、日南(今越南境内)时,在合浦集结军队,训练水师,在湖边铸造铜船供北方军士学习划浆掌舵。后人为了纪念马援,便把这个湖称为“铜船湖”。

此事史籍多有记述。

最早见于晋代刘欣期的《交州记》所记:

有一湖去合浦四十里,每阴雨日,百姓见有铜船出水。又有一牛在湖中,以鸡酒为祭便大获鱼;若此礼不设,惟得牛粪而已。

南唐徐锴的《方舆记》:

铜船湖,马援铸铜船五只,一留此湖中,四只将过海征林邑。

林邑,古国名。象林之邑的省称。故地在今越南中部。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地。

《读史方舆纪要》记:

铜船湖,在废石康县治东登高山下,俗传马援尝铸铜船于此。

这里说明了铜船湖所在的位置。

清朝李调元《南越笔记》:

铜船,在合浦,相传马援铸铜船五,以其四往征林邑,留一于此。天阴雨,浮出湖面。樵浦者常得见之,因名湖日铜船湖。

廉州铜鼓塘与伏波铜鼓传奇

在古籍的记载中,合浦的铜鼓事典精彩纷呈。

乾隆二十年版《廉州府志》(卷二十二):

斐氏《广州记》云:“僮僚铸钱为鼓,以高大为贵,初成,悬于庭,置酒招同类,来者盈门。富豪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扣竟,留遗主人。”予向官粤西,屡见之士大夫珍为玩好,今廉州所见亦同,皆斑驳陆离,古质古色。询之诸峒长,皆云父老相传,千百年来,无有能铸之者,惟佥称汉铜鼓云。

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载:

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相传为马伏波所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两人舁行以手拊之,声全似稗鼓。

明朝张穆《异闻录》:

昔马伏波征蛮,以山溪易雨,制铜鼓。粤人亦谓雷、廉至交趾,海滨卑湿,革鼓多痹缓不呜,无以振威,故伏波铸铜为之,状亦类鼓,名日骆越之鼓。此又一说也。

《廉州府志》则对本地出土的铜鼓有着详细描述:

铜鼓之制不一,其精者正圆而平,其面曲,其腰状若烘篮,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据其上,蟾皆累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其圆纹为古钱,其方纹如织箪,或为人形,或如拱壁,或尖如浮屠如玉林,或斜如豕牙如鹿耳,各以环成章,合其众纹,大类细画圆阵之形,工巧微密,大者阔七尺,小者三尺,周去非《岭外代答》言之甚详。其制也不知仿自何时,相传为马伏波征蛮事制以警寇,寇闻鼓声疑有伏,辄避之。

清朝李调元的《南粤笔记》也记载有廉州铜鼓塘的事典:

廉州有铜鼓塘,钦州有铜鼓村,灵山有铜鼓岭,文昌、万州亦有铜鼓岭,皆以掘得铜鼓而名。

在上述史籍的记述中,都认定廉州铜鼓的出现,与东汉初的伏波将军马援有关,为马援征交趾所铸。这与《后汉书·马援列传》中所记的“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的史实相吻合。

“马援征交趾”事见《后汉书·马援列传》。

当年马援率大军征交趾来到合浦后,确定了从海路进攻的战术方案。在训练水师布阵操练,擂鼓助威时,却发现鼓声沉闷,声音不振。大家不知何故。为了解开这个谜团,马援一方面派人到民间去查访,一方面对军队中的战鼓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这批随军战鼓敲起来的声音都是沉闷的。马援急忙请求朝廷再调一批新鼓来合浦应急,结果还是鼓声“瘅缓不鸣”。后来,士兵带回军营的老人们仔细观察了军鼓后告诉马援,战鼓声音不振,是因为受潮影响所致。原来,合浦属瘴烟之地,濒海饶湿,水汽充足。马援驻军合浦时,正值春季的梅雨时节,鼓面的皮革非常容易受潮,受潮后的皮革变得松缓,木质的鼓身也因潮湿难以产生共振,鼓敲起来当然声音不振了。

马援闻言顿悟,开始想办法对战鼓进行改造。“伏波始制铜为之,状亦类鼓,而稍埤,缩腹下杀,周以繁纹,面上八角,皆綴以坐蛙,名为骆越之鼓。”(屈大均《广东新语》)蛙是青蛙,青蛙是壮族先民的崇拜图腾,被认为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专司巡田之职,有青蛙神保护就会五谷丰登。马援把古越先民崇拜的图腾青蛙神铸在铜鼓上面,既结合了战鼓的特点,也糅合了古越的民俗特色。军民两用,很快便在岭南地区迅速传开,成为当地祭祀镇邪的主要法器。

马援铸铜鼓成功后,“鼓声镗镗,皆声闻十余里”,战士操练时士气大振,作战时奋勇向前,很快就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疆的安宁。

关于铜鼓在合浦出土的史实,史料多有记载。据《广西铜鼓图录》记载,广西博物馆中藏有合浦铜鼓3只,其中的一号铜鼓是1967年在营盘坪底村背岭出土的,面径86厘米,身高48.5厘米,鼓面铸有青蛙4只,饰太阳纹八芒;二号铜鼓是1980年在南康雷田村竹仔塘出土的,面径99厘米,身高66厘米,鼓面铸有青蛙6只,饰太阳纹八芒;122号铜鼓是1954年在合浦征集到的,面径76厘米,身高46厘米,鼓面铸有青蛙6只,饰太阳纹八芒。

乾江著名的文化学者林朱赞,在其《字山草堂文稿》(十卷)一书的《铜鼓歌并序》一文中,也记述了廉州铜鼓出土的情况:

光绪癸巳(1893年)三月三十日,廉郡大水,山岸崩,土人得铜鼓一座,径约三尺围九尺有奇,斑烂奇古通身纹,如云如水,蛤貘两两,缘边蹲踞,腹空腰凹。举之,重数百斤,叩其脐,铿铿然声清,确而远震,盖汉物也。或日伏波,或日武侯,获日猹猫赛会之乐,讫无定论。按,诸葛平蛮未曾至粤,而撞摇宜无此神物,伏波足迹遍岭峤地当以伏波为正。

民国版的《合浦县志》记述:

光绪四年、五年间,白龙城南门外二里许有土丰,俗称雯墩岭。渔人从墩脚海沙内挖出铜鼓五,形状花纹如前述,最大者送入白龙三清庙,一鬻入城南李氏安园,一鬻入玑屯王宅,其较小者入城南李氏平园,一鬻入乾体藏天后宫。

“光绪四年、五年间”,即是1878年、1879年。民国版的《合浦县志》中,对这5面铜鼓出土后的去处都有准确的记录。而民国年间,白龙又挖出了3面铜鼓。如今,白龙城南出土铜鼓的两处遗址犹在,位于白龙城南门外约1公里海岸边的一个名叫“暗沙窝”的地方。

始发港现存重要遗址——伏波运道

伏波运道遗址的史料记载见于清朝的《广东通志》《廉州府志》等史志典籍。

清道光版《廉州府志》记载:

合浦大观港有潮西通,名九河江,江口有赤羊塾,蛋人取蚝于此,又名赤蚝塾。父老相传,马伏波征交址时,合浦由外海运粮至军,恒苦乌雷风涛之险及海寇攘夺之患。遂以昼夜凿白皮蜂腰之地以通粮船,乃束羊于鼓,系铃于鸟,置之墩上以疑寇。此河直通龙门七十二径抵钦城。其掘凿处约长七八里,阔五六丈,深三四丈,其两头潮水尚通,但中间本植交生耳,此水一开,实钦廉舟楫之利。

这里记述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驻军合浦,以合浦为基地集结军队,训练水师,为了清除出海航线上的障碍,而修建人工运河。

大观港,即今大风江人海口,自古就是合浦、钦州之间通航要道,也是廉州湾连接钦州湾海路进入交趾的咽喉水道,历代均是合浦海防重地,因此被称为合浦右腋。

大风江发源于灵山县伯劳乡淡屋村,流经灵山县万利、伯劳,于羊咩坡入钦州市境,在犀牛脚乡沙角村人海,干流全长158公里,流域面积1927平方公里,形成的人海口宽约5公里。当时的大风江入海口港阔波汹,汛风时常刮过,江面运输很不安全。加上时有海盗乘机抢掠运粮的船队,因此阻误军事行动。马援现场勘察之后,决定调动人力,在大风江入海口的赤蚝墼一带开凿一条长达4公里的运河。这样海路水路相通,运粮船只能绕过海浪险阻的海域而通钦州七十二径,直达钦州城。一方面缩短海上航行的路程,减轻士兵晕船引起的疲劳,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又可防备海盗的掠夺,保障粮饷的供给安全。由于运河两端均通海潮,大风江人海的河水随海潮上涨而伸延扩展,运河航道的也就随之扩宽。马援凭借这条人工运河,实行海、水、陆路并进直捣交趾,很快就平定了“二征”之乱。后人就把这条运河称为“伏波運道”,又称“运粮遗道”。从此以后,大风江古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海、水联运港口码头,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交往中发挥中转港口的作用。

唐朝时,高骈海门(廉州)屯兵,曾借助伏波运道遗址开辟运河作为运兵通道。宋朝时,合浦成为朝廷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合浦所产的海盐被称为“廉盐”。为加强廉盐的生产经营管理,朝廷专门在合浦建立了官办场盐,设置了盐务管理署。明朝,朝廷将管辖高雷廉三府盐务的海北盐课提举司迁到合浦,并设置西盐场务管理机构,管理的生产盐灶达200座,大风江入海口一带成为重要的盐田生产区。乾隆《廉州府志》记载:

大观港渡,府西七十里。为西场窀丁往来之要津,海港深阔,向设竹筏以渡,遇风飘出大洋,无可挽救。知府周硕勋制造渡船,设渡夫二名,清出本港鱼箔溢租银十六两为渡夫工食,每年由府征收按季发场员转给,渡船岁修于中屯馆,工食内通融办理。

“窀丁”,即是盐灶的煮盐工人。为了解决煮盐工人过渡设置了两艘渡船,有固定船夫,可见当时盐务生产规模之大。大风江入海口的伏波运粮遗道,因此成为盐务生产专用的港口。

明清时,朝廷在合浦沿海一带置了众多的炮台,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座炮台就分别设置在大观港两岸。合浦境内的称东炮台,对岸钦州境内的称西炮台。这两座炮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炮台高1丈,厚1.5丈,周长44丈,垛墙宽3.5尺,高3.5尺,垛口88个,分别装有2000斤大炮2位,1000斤大炮2位,500斤大炮4位,由1名千总率领50名士兵常年驻防。清朝的千总官秩正六品。由此可见大风江炮台规格之高,地位之重要。

从汉代的伏波运粮遗道到明代的盐务生产专用港口,再到清代著名的百里海疆军事要塞中,最大的港口炮台群要塞,直至1960年代时还可通航,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系合浦县社科联副主席)

猜你喜欢

马援合浦铜鼓
穷当益坚
合浦绒螯蟹研究进展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马援将军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
合浦珠母贝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生长性状比较
千里水茫茫,南海明夜珰——六朝士民的“珠”印象与合浦珠业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