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8-20黎国荣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独立院校实践

黎国荣

【摘要】独立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明确中心定位与发展模式,注重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中心核心功能和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新教师入职培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学咨询、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教师发展交流和合作等;最后,要构建各项保障教师发展的政策制度。

【关键词】独立院校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45-0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学院扮演着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角色。目前,独立院校在普遍面临着青年教学能力不足、师资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独立院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助于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养质量,为实现人才强校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一、必要性分析

(一)政策引导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高校深化落实改革的重要任务,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严格控制师资,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教育部与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學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教学质量提升已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内容,教育部为各高校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招生规模扩大,独立学院通过招聘大量青年教师满足了教学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青年教师数量庞大,教学、科研能力不足,能够承担学科带头人的人数较少;教师个人生涯职业生存的内在诉求较大;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偏重,培训机会较少,科研产出量低;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经验少,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偏低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发展应以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开发为核心,帮助青年教师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增强教学实践、累积教学实践经验。[1]

二、定位与建设模式

(一)定位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是建设具有学术性研究的教学服务机构,具备非行政化特征,并不是行政化的管理部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面向全体教师,教师提供发展机会,促进青年教师能力全面发展。中心应始终坚持“开放性”、“支持性”的原作运作,帮助教师达成相应发展阶段的教学发展任务与目标。

(二)建设模式

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采取非独立建制模式,挂靠在职能部门(或成为一个科室部门),与校内教务处、人事处、继续教育中心等职能部门协同建设,将各项师资培养项目整合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短缺决定了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之初必然需要依靠行政力量来支撑。[2]国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设置主要采取独立建制和非独立建制两种发展模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独立建制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最适合、最合理的发展模式。

三、中心的建设路径

(一)人员配备

作为学校一个实体性的,具有学术性的教学服务机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精干的、高效的、专业的人才队伍。中心各建设项目要配备少量专职项目管理人员为主,要求专职、实职。专业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学科背景专业知识或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较强的项目策划、管理、实施、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学科专家、教育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团队,为青年教师各阶段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核心功能和活动方式建设

第一,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对新进教师开展院内岗前培训,使其了解校情、熟悉学校人事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帮助新教职工尽快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岗位。对没有任何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指导”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校内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帮助新青年教师缩短适应期,更快地适应教学工作。

第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教师发展中心面向全体教师,为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培训服务。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坊,从实际操作层面上为教师提供各项教学培训服务。开展境内外研修项目。利用研修项目,定期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境外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经验、教学做法,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促进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等。

第三,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项目。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走出校门学习企业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丰富专业实践知识,最后回归到课堂,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评估教学质量,提供教学咨询。聘请校内外专家、教学名师、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帮助教师形成教学反馈报告。开展教学咨询服务,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题。

第五,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理校内学科专业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免费给教师使用。购买校外优质高校师资培训网络资源,建成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平台,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第六,开展院际间交流和合作。科学统筹规划,加快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寻找适合师资培养的发展路径,前往国内高校示范性或建设富有成效的教师发展中心访问交流、学习,吸取成功建设经验,促进中心各项工作建设。

(三)制度建设

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需要一套完备的继续教育、师资培养制度,为保障教师教学能力、职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要着力构建各项保障教师发展的制度,包括建设完善新职工培训管理办法、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教师到企业锻炼实践管理办法等。

参考文献:

[1]朱丽献.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发展”与“教师发展中心”[J].辽东学院学报,2014:225-229.

[2]包苗苗.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J].当代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7.

猜你喜欢

独立院校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思考
翻转课堂在独立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浅析独立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