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杨树烂皮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2017-08-20李天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皮病修枝营林

李天军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虽然将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纳入到了重点范畴中,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杨树烂皮病等树木干部病害的发生频率仍旧居高不下,一旦不能在保证时效性的基础上对病害进行精准控制,树木就会大量死亡。杨树烂皮病的本质入手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病害在发生后会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强化控制,病害就会迅速扩散并大范围蔓延,营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也将失去积极有效的助推力,绿化效果必然受其影响严重下降。因此,针对杨树烂皮病发生及防治项目进行细化研究刻不容缓。

一、杨树烂皮病的症状特点

1.干腐型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

在杨树烂皮病发生的早期阶段,杨树皮的生长状态会发生较大改变,并逐渐产生暗褐色的病斑,其紧致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并出现肿胀现象,相对的皮层组织也会受其影响出现腐烂问题,而皮质本身硬度也会随之下降,当腐烂程度逐渐加深时,皮层就会被压迫,当达到一定极限时,皮层中存在的液体就会流到皮层外,其颜色也为褐色,并以液体形式存在,挥发气味与酒糟味相似。在后期阶段,肿胀病斑由于受到缺水影响会呈现下陷趋势,尤其是在边缘位置,其下陷问题更加明显,颜色也会逐渐加深,当缺水程度达到相应节点时,就会出现裂缝。

尤其是病害发展到最后阶段时,病斑上就会出现较多黑色针头状突起,出现这种表象的直接原因就是病原菌分生出孢子座,因此也可以说,出现这种现象就说明病害进入到了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如果病害受到降水影响或者是空气湿度较大,黑色顶端就会逐渐排挤出橘黄色物体,在这一过程中其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卷须状分生孢子角,这时的分生孢子座在某一节点上会以同心状为基准进行排列,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病害会迅速扩散,病斑也会呈扩大趋势发展,当病斑能够围绕树干达成周体状态时,上部枝干就会干枯死亡,皮层也会被腐烂,纤维状态也会出现混乱问题,剥离问题也会相对发生。

根据烂皮病发病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干腐型烂皮病及枯梢型烂皮病。通常前者多发生于成年树,发病部位多于主干、大枝,树皮表面形成溃疡,皮层腐烂下陷,或出现龟裂现象,当病部绕树干一周时会导致病部以上树干枯死。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幼树的主干、侧枝上初期病部呈暗灰色,无明显病斑,发病枝条失水枯死。后期在枯死的枝条上形成许多散生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和子囊座,在子囊座上散生密集的小黑点,即子囊壳。

2.发病规律

杨树烂皮病在1年中有2次发病高峰,一次在春季,另一次是在秋季,但秋季病害的发生通常没有春季重。3月病皮没越冬的菌丝开始活动,病菌借风虫等传播多由伤口侵入,4~5月为发病高峰期,病斑扩展最快,症状出现,7~8月随气温升高发病缓慢或不发展,9月以后还有一个侵染发病高峰,10月以后停止。当树木衰老或新栽苗木和栽植质量差、浇水跟不上时,侵染和病害发展很快,病斑多发生在植株的皮孔、修剪伤、机械伤、冻伤等处。

二、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措施

1.科学的营林管理

科学的营林管理是预防杨树烂皮病的主要途径,也是降低杨树烂皮病防治成本的关键措施。加强杨树的栽培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树体的抵抗力,减少烂皮病的发生机率。造林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土壤条件适合杨树生长的地块,幼林郁闭前加强松土管理,遇干旱季节则要及时灌溉补水,注意低洼盐碱地要做好排水排碱措施。合理修枝,将病枝及时清除,修枝要遵循“勤修、少修、弱修”的原则,修剪时伤口要保持平滑,及时涂抹防腐剂进行保护;修枝应选择在冬季进行,尽量避免雨季修枝,维护伤口。

新植林和二年生以内幼树如发生杨树烂皮病时,建议采取平茬措施,将病株贴地面割断,使其重新发芽后再实施防治。加强抚育管理,林间杂草、感染病害的枯枝、病枝要及时清除,严禁幼林放牧;成林后要及时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秋冬季节统一清理病树,消除菌源;春夏季节则随时检查,做好树干涂白,可有效预防烈日灼伤,促进杨树健康生长。

2.物理防治措施

对林带结构进行优化。如应用杨树营造防护林则要注意不同树种的合理配置或混交,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防治烂皮病的发生与发展。比如在平坦或漫岗地带,可营造以杨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混交榆树、松树等;如在低洼地、河川等地区,其易受涝害影响则可以杨树为主混交水曲柳、花曲柳等。防治机械损伤。绿化杨树受人畜活动的影响比较严重,各种机械损伤、土地板结、土壤透水不良、移植修剪导致的伤根、截干等均会对杨树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使得杨树在生产发育中存在水分不足、养分失调、树势衰弱等现象,增加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机率。

因此要加强机械损伤的防治,严格掌握修枝整形的强度,应用波尔多浆、铜油、臭油等防腐剂涂抹修枝口,经常对绿化杨树松土、施肥,适当灌水,以增强杨树长势。敷泥法。所谓敷泥法即用深层土和泥涂于病斑。应用过程中先查看病斑大小、数量,除去影响包扎病斑的枝条,用深层土和泥垢在病斑上涂一层泥浆,泥浆的涂抹范围要宽于病斑4~5cm,多次按压,使泥浆与病斑紧密粘合,不得有空气,再用塑料布扎紧,半年后去掉即可,可获得98%有效率以上。

3.化学防治措施

营林措施主要目的是预防杨树烂皮病的发生,物理防治主要针对小范围发病,一旦杨树烂皮病大面积发病则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每年5月、9月上旬进行化学涂干,用刀刺破植株病斑,将有病的皮层组织刮除直至与健康部位交界处,后涂抹松焦油柴油、不脱酚流油等,涂药一周后再在创面涂50~100ppm赤霉素,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复发。除化学涂干外,还可采用喷干的防治措施。每年5月、9月上旬选择10%双效灵水剂1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30%福美砷可湿粉剂1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倍液、2%843康复剂乳油3倍液、50%琥珀酸铜(甲霜铜)可湿性粉剂10倍液,10%浓度的碱水液、1%浓度的波尔多液等药剂,间隔10d用上述任意一种药剂喷干1次,以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保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的主要途径。在實际防治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进行预防,针对小面积病害采用物理措施,如病害大面积发生则采取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以提高治理效果,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57212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

猜你喜欢

皮病修枝营林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修枝对连香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盆景树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杨树修枝技术研究进展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论营林防火是森林防火的基本对策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
中华鳖常见病害图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