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水稻本田管理技术要点

2017-08-20于洋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叶长叶龄叶期

于洋

黑龙江是我国单季稻第一大省,2015年种植面积超过6300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北部高纬度寒冷稻作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殊的品种生态型。选择适宜寒地栽培的水稻品种,利用旱育壮苗,保证移栽质量,做好本田管理,达到高产丰产。

1、泡田整地

旱整地秋翻地用大型拖拉机旱整平使同一池内的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不剩边角。整平后根据地的落差情况筑埂,埂高沉实后要保证30cm左右。泡田时间从4月17日开始4月30日泡田结束。花达水泡田,池内2/3有水,1/3露垡。泡田2-3天即可整地。

水整地要花达水整地,5月5日前整完。使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溢出。落差3cm内、无杂草、整齐。沉淀15天以上,保水层5-7天。沉淀标准指划成沟慢慢恢复。

2、本田移栽

插秧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5℃,5月15日至25日为移栽高产期。中等肥力土壤9寸×3寸;9寸×4寸,每穴3-5棵。基本苗数100-120苗/m2,穴数在25-30穴/m2。插秧要浅,2厘米左右,深不超过3厘米。秧苗插的直,行直,行穴距规整。每穴苗数均匀。栽插深浅一致,不插高低苗、断头苗。

注意栽时“四忌”是水稻高产的保证一忌过早过晚栽秧,5月15日至25日不插6月秧。二忌栽深水秧。分蘖早发不利,漂苗现。三忌秧苗插的过深。过深低节位分蘖少。四忌隔夜备秧。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秧苗营养消耗大,降低抗性,返青慢,降低产量。

3、本田水分管理

总的原则是花达水移栽,深水扶苗返青,浅水增温促蘖。插秧后要立即灌水,深度达秧苗高度的2/3,目的是以水护苗,防止秧苗因失水过多而萎蔫,不易成活或延迟返青。在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土壤还原进程,提高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溶解和可吸收数量,加快水稻生长速度,利于分蘖发生。如水层过深或干都不利于水稻分蘖。灌水时间以早晨为好。如有落干,次日早晨再灌,白天尽量不灌水、不落干,以免因蒸发带走热量,如需向根部供氧,也以夜间落干、早晨覆水为好。

4、叶龄诊断标准

4叶期,也叫返青叶片。叶长11厘米左右,株高17厘米左右,茎数应有10%的1叶分蘖露尖。

5叶最晚出叶期6月10日,叶长16厘米左右,叶片色浓于叶鞘,叶态以弯、披叶为主。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的30%左右(160个茎)此时期主防潜叶蝇。

6叶最晚出叶期6月15日,叶长21厘米左右,叶色浓绿明显较叶鞘深,叶态以弯、披叶为主。茎数达计划茎数的50%-60%(280个茎)。此时期主防负泥虫。

7叶最晚出叶期6月20日,叶长26厘米左右,叶色比6叶期略淡,叶态以弯叶为主,茎数达计划茎数的80%(450茎)此时期注意对高岗田、漏水田的后期大龄稻稗防治。

8叶最晚出叶期6月25日,叶长31厘米左右,叶色平稳略降但不可过淡,叶态以弯、挺叶为主,11叶品种7.5叶龄时达到计划茎数(550茎),开始幼穗分化。

9叶最晚出叶期7月2日,叶长36厘米左右,叶色平稳略淡,叶态以挺叶为主,注意对稻瘟病的预防,此期是细菌性褐斑病、胡麻斑病的高发期,对较重地块要及时防治。

10叶最晚出叶期7月9日,11叶品种叶长31厘米左右,叶鞘色应深于叶片色,叶态挺叶为主。茎数应达到最高分蘖,无效分蘖开始死亡,此期进入拔节期,基部节间开始拔长,株高迅速增长。

11叶品种7月15-16日叶龄达11叶,7月25日达到出穗期。剑叶露尖为封行适期。站在池埂上顺行观察4-5米远处看不见水即为封行。

5、叶龄诊断下施肥技术

全生育期亩用化肥总量25公斤/亩(商品量),其中尿素9.5公斤,磷酸二铵6.5公斤,硫酸钾(33%)9公斤,硅肥20公斤/亩,N、P、K比为2:1:1.2左右。

水整平后施基肥,进行一次水耙地,将肥料混拌在10-12厘米耕层中,做到全层施肥。返青后立即施分蘖肥,使肥效反应在盛蘖叶位(6叶),如分两次追施蘖肥,第二次蘖肥最晚在6叶期前施用,以免肥效反应在有效分蘖临界叶位之后。追施氮肥量为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30%。生育转换期的调节肥(接力肥),11叶品种7.1-8.0叶龄,根据功能叶片颜色酌施调节肥,防止中期脱氮。施用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退淡、底叶有枯萎或有稻瘟病应晚施,晒田壮根或施药防病后再施穗肥。

6、叶龄诊断下除草技术

第一次封闭灭草主防稻稗与阔叶草,插前5-7天,用毒土法或甩喷法,水层3-5cm,保水5-7天。水自然渗降“花达水”插秧。选用的药剂有机磷类(阿罗津)、酰胺类(苯噻草胺)等。

第二次灭草,在水稻5.5叶期根据苗情、草情进行。药剂选择安全性高的杀稗剂,稗草叶龄在1.5叶期以前--酰胺类除草剂;稗草叶龄在2.1叶期以前--有机磷类除草剂;施药方法以毒土或甩喷,不提倡毒肥法。与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太阳星等混配。

7、叶龄诊断下防病技术

防治稻瘟病,叶瘟的最佳时期在水稻倒二叶伸展期;穗茎瘟的最佳时期在水稻孕穗末期(7月15至20日)与齐穗期(7月23日至26日);梗瘟、粒瘟的最佳时期在抽穗后15天。药剂选择好米得、春雷霉素、咪鲜胺等。最佳施药条件选择早晚施药,相对湿度大于65%,温度小于27℃、风速小于4米/秒。喷液量10-15升/亩。

细菌性褐斑病和胡麻斑病,防治最佳时期为8叶期或在水稻倒二叶伸展期,药剂选择加收米、咪鲜胺、多菌灵、四霉素、醚菌酯等,防病配方杀菌剂+米醋喷施。最佳施药条件选择早晚施药,相对湿度大于65%,温度小于27℃、风速小于4米/秒。喷液量10-15升/亩。

防潜叶蝇、负泥虫在5叶期,对水深苗弱地块喷施爱美乐、敌杀死进行防治。水稻生长6叶期注意防治负泥虫,喷施爱美乐、敌杀死进行防治。

8、收获

水稻的成熟过程可分为乳熟、黄熟(蜡熟)和完熟3个时期。95%以上颖壳变黄,含水量达17%-20%,谷粒定型变硬,米呈透明状或95%以上小穗轴黄化,茎秆含水量60%-70%(生理成熟)。水稻抽穗后40天,活动积温达800℃以上,达到成熟标准,适期进行收割。

9、安全贮藏

种子质量应达到国家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5%(安全含水量標准是14%)。实际收获含水量一般在17%左右,故要晾晒。

(作者单位:164300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叶长叶龄叶期
“建昌红香芋”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分析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回归方程法测定两个龙眼品种叶面积研究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玉草迅克
洛阳市13种绿化树种叶面积的回归测算
30%氰草·莠去津悬乳剂与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小麦的化控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