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开放而又充满活力

2017-08-18李春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李春梅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因为其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和毫无新鲜感的讲解方式,成为了大部分学生所排斥的一门科目,本文就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48-01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努力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初中语文课堂变得开放又充满活力。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着重介绍相关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用“爱”感染学生学习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學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二、教师要改变初中语文教学观念

学生的行为不仅与其兴趣有关,而且受其观念指挥。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不少学生受到消极观念的影响,怕"出风头",怕暴露缺点,所以不愿意"动"。那么如何让他们想动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点:(1)突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害怕表现,害怕"动"的观念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我们要改变它,最好也是用良好的行为和积极的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2)突出适时正面地引导。有些同学一旦形成某种观念,往往在其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想替代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就显得有些无力。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好适当的时机,面对整个集体或个人,做正面思想工作,引导其认识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益处,不"动"起来的弊端,从而主动地尝试转变观念。

三、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很快理解课文

1.可以利用课文本身内容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文化蕴涵和情感性。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蕴涵着强烈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二段课文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学生往往注意到了小金花对敌人的痛恨,在阅读中表现得很明确,却忽视了她失去母亲的悲痛。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领会其中小金花的言行,例如,“脚一跺”“抽动两下”,让学生领会从这些词中流露出的情感。经过细致的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小金花对母亲的死有深深的悲痛,但是她把这种悲痛深深地放在心里,并且将这种悲痛化为了力量,发誓要为母亲报仇。学生理解了这点,就会理解了文章的基调。

2.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

四、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让学习方式互动化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带着这些体验,再让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感悟,将问题引向纵深。在生生互动中,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或产生共鸣,或激烈争鸣,课程目标在动态的学习中完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断地给学习注入活力,从而保证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形成了课堂教学的立体情境。一次作文课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先让学生自己选材,进行一百字左右的片段描写。大约十分钟后,再让学生分组交流,每四人一组,一人主读,小组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修改。大约十五分钟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本组最佳作品,其他组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我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要点。整个教学过程是“自主写作——小组评价——合作修改——教师总结”。在交流和修改的过程中,学生情绪兴奋,讨论热烈,思维畅通,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起到了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作用。

五、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参考文献:

[1]陈美清;;怎样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0年12期

[2]陈凯;; 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34期

[3]曾艳;;活力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J];教育艺术;2010年08期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