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017-08-18杨琴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动态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杨琴

【摘 要】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其人性和情感性,要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每一节课堂都应该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动态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092-01

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走向单调乏味,走向枯燥无趣,以至于初中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如何让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呢?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一、让课堂教学动态化,充满活力和动感

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教师课前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课上把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疑问,也不容置疑,只需被动接受。教学按照原先设定的步骤,在学生的“密切配合”下,有条不紊地推进。本应充满活力的课堂似乎变成了传教士传经布道的教堂。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求抛弃呆板、僵化的授课模式,代之以开放的、充满活力和动感的课堂流程。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再一成不变,而是随时应变,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看到富有个性的精彩。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在讲作文要“真实”地表现生活和表达感情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西游记》《白蛇传》都不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有《青藏高原》这首歌的词作者从来没有去过西藏,可是这首歌感动了许多人,成了经典,这不是和你说的‘真实地表现生活和表达感情相矛盾吗?”这个问题来得很突然,我当机立断,要求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联系自己的作文经验展开讨论。有的说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作文可以有合理的想象而不一定非要写真实的生活;有的说老师的观点是对的,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经过讨论,学生最后明确了“真实”的要义:所谓“真实”,不是指照搬照抄生活,而是指在生活的基础上经过了提炼和合理想象的再创造的“真实”。这堂课虽然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呈现出来,但是问题的讨论热烈而深刻,课堂充满了活力和动感,课堂效果并非差于预先设计。

二、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初中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具体的做法:

(一)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有效果。再由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最后安排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其一,我在班上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其二,我充分利用每天晚自习前的自习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晚自习前的自习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我还让同学们作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广读诗文的热潮。

三、激情四射的語言,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如果每天嚼着同样的“馍馍”,谁还愿意“吃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那和寺庙的和尚念经又有什么不同?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宜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也不是冗余累赘的堆砌;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不是拙劣的东施效颦,也不是可笑的邯郸学步。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如火,熊熊燃烧;激情似水,汹涌澎湃;激情若风,遒劲浩荡。可时而高山流水,可时而小溪潺潺;可时而熊咆龙吟,可时而幽咽泉流……这样,学生听你的课,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与其说在学习语文知识,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课堂。激情进入语文课堂,必将使语文教学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四、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教学内容详细地进行了设计,是否能在课堂上按照预计的去进行,这就要看教师的引导过程和实施方法了。教师只有真正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的所想,所做,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这一方面来说,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对教师整体素质进行全面检验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整体地把握,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以应对课堂教学当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而对教学过程中这些突发问题的正确、及时的解决才能更加让学生另眼相看,才能对教师深信不疑,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这里面所说的过程和方法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的过程和方法,而是对整节课的运行的控制能力和引导策略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一定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带来的新问题。

总之,教师在秉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积极调动自身与学生的活跃性,并且推陈出新,保留从前可取的教学观点,加以新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以前生硬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姚永东.浅谈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开放而又充满活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2期

[2]魏梅莲.如何打造初中语文活力课堂[J].新课程(中),2015(02):115

猜你喜欢

动态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VI系统的维度补充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
动态化量刑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