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分析

2017-08-18徐鑫鑫

科教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创新措施必要性

徐鑫鑫

摘要 现如今,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极为严重,这引起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教育工作的重视。高中历史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类关键性结构单元,对于改善高中生群体的环境意识大有裨益,怎样将环境教育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之中,是需要教学人员思索的课题。笔者在客观论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必要性等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探讨日后更为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创新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高中历史 环境教育 必要性 现状 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66

通过诸多历史实践经验整理发现,包括我国在内,许多国家经济崛起,都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究竟如何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化发展目标,是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课题。而高中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流平台,其应该树立起适当的榜样示范作用,即凭借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无缝地穿插环境教育,为今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至于细化的处理手法,将具体阐述如下。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1迎合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历史学科性质给出的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改方针大力推广实施背景下,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其高效率地发展。这部分强调的整体发展的人,实际上就是要求高中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理当学会和周边自然、社会环境进行和谐化发展基础上,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人格体系。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阶段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倾向于进行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规划布置,至于当中选取的主题内容,通常都涉猎学生和自然、学生和社会、学生和自我的关系三类范畴。组织环境教育,恰巧是迎合这部分实践教学要求的最佳途径,因此值得日后予以大力推广。

1.2有助于尽快创建出和谐的社会并且大幅度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我国已经明确设定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希望自此持续换取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过透过客观角度分析,这类目标规模着实宏大,短期内尚且无法切实贯彻,仍旧需要几代人的拼搏努力,有待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全面觉醒。究竟怎样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许多领域的精英开始将目光转投到教育,毕竟教育的影響地位是不可轻易被动摇的。尤其是经过高中历史知识的系统研习之后,将会引导高中生更为深刻地反思历史,即透过观察分析古人和自然之间的相处模式汲取丰富经验,进一步努力学习,为解决环境问题克制做应有的贡献。至于这部分强调的服务贡献,将包括向更多的人宣传人类生存发展的忧患意识,培养民众热爱自然环境和他人的思想等,进一步为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开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遗产,促使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进而关注华夏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

2现阶段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现状

透过以往调查分析,环境教育通常贯穿于高中的思政、生物、地理等学科之中,至于和历史学科交互式融合的起步时间则相对较晚。而经过时代变迁,如今我国全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也都逐步添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点,和以往相比,高中历史环境教育内容明显有所增加。如教材中部分篇幅内容的核心思想,主要锁定在环境教育目标之上,证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的融入工作,的确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不过需要加以强调的是,目前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表现为教材中引入的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内容都相对比较零散,而指导教师的知识体系的视野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部分教师会认定在历史课堂中掺入环境教育是不可取的,只会平添其工作压力。这类高中历史教师的功利性思想,以及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的排列组织紊乱等现象,正是摆在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大困境。

3新时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创新且有效地组织环境教育工作的措施

3.1强化高中历史教材的改良修缮实效,为环境教育提供丰富的指导性依据

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中沿用的教材,已然彰显环境教育功能的内容引入,为现代高中历史课堂中更好地组织环境教育活动,提供了合理的环境条件。但是归根结底,这部分教材内容还是不足以激发出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尽管说这部分教材持续地在加以修改,但是一直也没有真正站到环境教育的视角去思索有关问题。

如高中历史教材在描述唐宋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背景过程中,只提到了当时北方战乱且生产力遭受强力侵蚀,而南方受到的战乱影响相对不大,北方人口南下,则为南方区域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高端的生产技术,南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经济中心向南方迁移的进度。实际上这类分析结果并不是十分完善,其只不过透过社会学角度分析,一味地忽视环境因素。如若这类教材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进一步阐明当时北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南方自然环境相对优越的现实状况,相信势必能够辅助高中生针对唐宋经济中心南移等历史现象,进行愈加全面、客观的理解。因此,今后高中历史教材编辑人员要做的就是结合生态观视角针对原有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补充,进一步做到将不同时期历史事件和当时生态环境状况予以紧密关联,同步状况下扩展环境教育的视野范畴。

3.2努力做好高中历史师资建设工作,大幅度提升历史教师的环保素质

现代教育工作人员还必须承担另一个重大使命,就是进行环保知识普及教育,尤其是高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更有效率地组织环境教育工作,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环保素质。可透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许多高中历史教师,他们尚且未能领悟环境和历史教育的重大关联,同时也没能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环境教育内容。所以,面对这类消极状况,相关教育机构务必要针对这部分历史教师开展更高层次的培训,目的是全面强化高中历史教师的环境保护理念并完善他们的环保理论知识体系,确保今后他们能够全方位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藏的环境教育素材,辅助学生树立起标准化的生态环境意识。具体做法就是定期安排高中历史教师参加集体化继续教育,其间确保将最新的环境科学知识予以系统学习。再就是督促表现优异的历史教师去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保证他们可以紧跟现代环境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借此持续修缮个人的历史知识和环境知识体系。长此以往,为日后在历史教学中开发设计更为有效的环境教育模式,提供较为可靠的指导性线索,并且保证自主承担环境教育的责任。

33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实践,鼓励学生深入考察历史和自然环境变迁细节

新课标已然做出明确阐述,现代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对于教师教学引导模式的转变,有着较为强劲的推动功效,可以令教师进一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开拓出更多全新且有效的教学引导路径。即开展多元化且有趣的教学实践项目、维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特征、整体历史课堂和社会界限的约束效应等,最终令历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教材内容等有机融合。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教师在组织多元化教学实践活动期间,不单单要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也要予以适当的关注,这样便可以适当增加和环境保护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

如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外地进行考察,力求透过家乡环境调查、资料检索整合等途径,科学认证古今环境的变迁过程,以及人为破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恶劣影响。长期下去,令高中生真正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把握现代社會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再就是针对已学内容加以合理补充,其间要注意和现实状况的紧密结合,旨在进一步强化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如在介绍战国时期儒家著名思想家孟子时,教师可以考虑为学生补充这类史料内容,即“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令学生明白先辈们早就领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像是我国陕西、甘肃等区域,周边广泛分布的都是荒山秃岭和山丘,十年之中有九年都要面临干旱问题,使得这类区域的居民生活变得愈加艰难。但是在古代,这类区域原本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特别是在黄河上游的森林覆盖率就已经达到50%以上,之所以造成今天这个的局面,就是因为人们无限制地毁林开荒,其间因为许多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便不可避免地催生出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和土地贫瘠等问题。确保上述史料内容讲解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入一系列现代社会调查结果,阐明现阶段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这样一来,便可以令高中生受到更为深刻的环境教育,进一步激发出强烈的环保意识。

4小结

综上所述,想要确保今后在高中历史课堂之上更加有效率地传授环境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日后他们解决环境问题奠定基础,就必须预先处理好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重新编辑,历史教师环境保护知识体系的合理修缮,以及多元化的户外教学实践活动规划布置等工作。相信长此以往,势必能够全面改善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以及高中生的综合素养,最终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供应更多的新生代力量。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创新措施必要性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