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依法治校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08-18杜明明

科教导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杜明明

摘要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与逐步落实,法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法治校成为了高校在治校育人过程中所遵循的理念。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法治理念的教育、强化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方法等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依法治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34

随着大学生在校人数的增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压力加大,伴随着社会多元化、信息化、复杂化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不良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良莠不齐,如果不转变思维,不改进教学方法,势必会导致大学树德育人目标难以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路径缺失。

所以,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紧紧围绕依法治校这个主题,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把握立德树人这个目标,转变思维、改进办法,大力推动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将大学生不良思想扼杀在摇篮之中,为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本文也是基于以上目的,提出些许建议和思考。

1依法治校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大学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育高级人才的中心环节,要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社会在不断进步,然而许多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迷茫和模糊,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拥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积极规划未来发展;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良好:主动参加理论学习和政治活动,思想认识深刻,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但是近年来随着“00后小石榴”们相继入学,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成长环境,使得有些学生思想状况开始变化,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如果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就不可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务必构建良好的环境,持续跟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顺利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的目标。

结合国家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将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发展。依法治校可以优化学校的治安环境,同时还可以保障我国高校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还可以加速我国高校管理制度统一化。经过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变迁,现在的大学已然成为知识最为密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最为充分、思想最为活跃的前沿阵地,高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及管理创新层面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校园管理制度,校园的各方面工作已经渐渐开始执行,按部就班地实施依法治校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这样就便于规范高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高管理水平。

(2)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营造知法守法的校园环境。校园犹如一坛泡菜,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泡菜的质量,学校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立德树人质量的高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关键的。知法守法的校园环境对于依法治校背景下開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渲染大学生学法用法理念,培育学生法制观念,做一名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纪的合格大学生;它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更多人知法用法保护自身利益不被侵害。据不完全统计,校园安全问题往往发生在不懂法的人的身上,法律意识淡薄,通常会天真地认为在校园里出现的问题不是什么问题,殊不知,一旦出现大的问题将会是无法弥补和挽回的,而通常在这个时候,法律不仅保护受害者,也会保护施害者,法律手段是此时最佳最高效的手段,然而很少有学生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所以利用依法治校来营造校园的法治氛围,推进高校师生知法用法,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校园环境至关重要。

(3)依法治校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历史的车轮不会留给懈怠者丝毫的机会,固步就是自封,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需要不断适应持续变化的形势,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样,当今大学生跳跃式敏锐的思维、开阔灵活的视野,使他们不断接触新事物。然而,他们也存在抵抗诱惑能力不足,辨别能力不足,易冲动不理性,价值观立场不坚定等问题。而依法治校,建设法治校园,营造法治氛围,培育法治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依法治校教会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冷静面对问题,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让新一代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2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如何有效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政策出台以后,国家推进依法治国进度,现如今社会己然成为一个法制社会,但依然存在许多隐患,譬如电信诈骗等行为,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不懂得如何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可能会出现轻生念头,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因此要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校,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紧紧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展开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校园环境仍不够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了解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非常重要因素。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依托一定的教育设施和预设的环境来教育学生,塑造社会所需的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就业状况,可能会忽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学生思想教育的体系,也未真正落实依法治校相关要求,法治校园环境未能营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校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鞭策力,对于防止和干预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和风气,能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这种约束功能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育了他们的理性思维,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成才。

3解决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1)全面深化依法治校的理念。开展依法治校需要牢固养成依法办事、依规办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构造公正合法及体系完善的制度程序,确保学校之治学目的、教育教学和制度规范切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之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切实维护大学生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合法权益,将这些观念传递给更多大学生,深化依法治校理念,让更多学生了解依法治校的本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营造公正法治。深化依法治校理念,推进理念至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了解依法治校,并且让更多人知法懂法,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营造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在一个毫无法治观念的环境中任谁也不会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但在一个充满法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染,自然会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仅要加强法制教育,努力提他们的法制意识,做法制建设的努力推行者、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同时也要着持续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传播法治精神,为依法治校创造优良的学校环境。只有好的环境作支撑,才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

(3)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有序推进依法治校进程。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切工作的有序进行都依赖于规章制度,高校的制度制订者、制度执行者、制度解释者往往合而为一,制定合理的制度对高校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高效管理的原则上,必须有序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教育部还在今年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的学生管理条款修改了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内容,增加了保护学生合法利益的规章,而且还加入了学生反映诉求的渠道和机会,以及如何申诉等内容。以上更能看出国家对于依法治校的决心和信心,也再次证明,要想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障。

4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教育过程,而以依法治校为背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当今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它是順应社会发展变化、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高校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如何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依法治校理念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它是一个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摸索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并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