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现状及改进策略
2017-08-18杜纪锋
杜纪锋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现状的分析,制定改进其综合素质的策略,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素质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32
0引言
思政学科建设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而这些人员主要来自水平较高的教师,因此他们是高校老师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党的路线、方针等的学习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扮演着指路人的角色。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建设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建设现状
1.1教师结构扩张和素质提升不成正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在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挑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不断扩大的学校规模。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校园规模扩大速度也在日益加快,这给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所有高校无一例外都对教师队伍进行重构,组建新的队伍,增补新鲜血液,将待遇也有所提高,住房条件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旨在通过这些改变以吸引高学历人才来工作。高科研资金在优化教师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较大。然而,关键问题是素质高低与队伍的活力是否呈正相关。实际上,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就是教师素质最好的衡量标准,即:是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帮助。
1.2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给教师制造了难题
文化全球化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发生。中国文化得益于全球化出现新的发展态势,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文化的传入是把双刃剑,在积极因素传入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如拜金主义、虚无主义思潮等,这些思想在大学生中造成消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冲击了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樹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思政老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如果一个老师自身素质不过关,是难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
1.3新型科技的发展给教师提出新要求
不断更新的科技、日益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也增加了思政老师的压力。现在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在人们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容易引起人们思想方面的混乱。我们知道,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要顺利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高校思政老师的教导。科技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以由原来的传统媒介转变为以手机为主体的新媒介,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对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即为了较好地获悉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需要很好地掌握新兴的交流工具,以便同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
1.4教学方式必须改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文化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在21世纪,如何在多元文化中发挥一元文化的主导作用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大学生而言,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如何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所以,高校思政老师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他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并不是让学生获得现有的知识,而是在教学中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创造,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这要求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放弃填鸭式教育,身体力行地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进而产生新的成果。
2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策略
2.1提升教学水平和合理配置资源
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规定下,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有着明确的学历要求、学习背景、选聘标准和录用条件。这类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必须引入专业学历人员来讲授,按照学生数量以及社会需求安排课程。尤其是在学生数量与教师人员的比例上,规定不低于1:350-400的比例。
2.2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在教学水平建设中,教师的职业素养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点表现在:第一,在《教师法》当中指明了教师个人的职责,要求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和道德观,无私服务于学生,严格遵循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增强职业素养;第二,增强对优秀教师的教育,通过对优秀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来提升教学水平,培养思政专业的带头人,可以适当从各个领域和行业引入杰出人才,让一些专家和优秀才俊承担教学任务;第三,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关怀:最后,注重教师素质培训。我国的教育法规中明确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才能担负起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所以,一些高校必须重视对思政教师的培养,以保证其教学质量是高水平的。
2.3注重知识的扩展与理论的创新
学习知识是大学设立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处于信息化时代,知识海量存在。教师又担负着教学任务,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必备功课。其实,作为教师,学习不只是一个认识新事物的过程,更在于要在新的知识中不断完善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思政课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一特点更加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以解释社会问题。这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政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教育对象,来以不同的形式讲授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是,提升专业的精深程度。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有条理地讲授出来。针对思政教师来说,随时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拓宽学术视野,对其未来的研究和讲学有着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融会贯通,做到有层次、有逻辑、有体系的讲授。这样的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乐趣;三是,拓展教师的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做到既“专”又“杂”。思政课面对的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背景各异,只有教师做到旁征博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文理并用的知识,从各个角度说理,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交叉和融合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程教学,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2.4教学与科研相融合
有人错误地认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分开的、互不相关的。但其实这种观念长期制约了我国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教育改革当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很明显。实际上,素质教育不仅是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教师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的素质教育与教师个人知识的更新、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是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开展科研。所以,当前,教与研并重,成为教师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好方式。潘云鹤教授说:“大学好比是一辆马车,教学和科研就是那四个轮子,而教师则是其中的轴。若轴消失了,轮子就会停,马车就不能行驶。只有这根轴紧抓住周围的轮子,马车才能更快地飞驰。”这一比喻表明了要实行素质教育,教师就不能停止科研。思政教师作为连接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的核心,不仅承担着提升教学质量的重任,还担负着促进科研进步的使命。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思政课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增强个人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2.5提高创新意识,塑造健康身心
江泽民同志讲过:“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校,没有创新意识的大学,也是没有希望的。思政课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领域,其创新的主力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从这一方面来看,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和精深程度将决定着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倘若任课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薄弱,对前沿知识缺乏了解,对社会的新动态不关注,就会造成思政课教学质量不如人意。因此,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
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是身心状况。健康指向的是一个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学。而对于一名思政课的教学人员来说,具备健康的身体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的个人健康问题也成为教学领域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提高教师的身体锻炼频率,增强教师的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項任务。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就无法承担高难度的教学任务,以及适应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教师的身体是其开展高质量课程教学的基石,必须增强平时的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此外,体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教师缓解工作压力,使其拥有愉悦的心情,这样有益于教师的讲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完成的工作,不能期待短时间内实现。一般教师在就职之前就参加过此类培训,但是在就职后,仍然需要增强这方面的培养。使教师在心理的修养、卫生以及保健方面获得完善的培训,这有利于教师更快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适应复杂的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各方面的变化给高校思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教师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满足这些要求,促使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