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干扰问题的探讨
2017-08-17房永强
房永强
摘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娱乐手段越来越丰富,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手段、传统的娱乐方式,现在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广播事业在良好的氛围下,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自身也在积极进行创新,并且吸收现代一些先进的媒体成果来造成自身发展的元素,这样就能够让中短波广播焕发新的生机。现在虽然我国的中短波广播事业还在稳定发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首先介绍关于中短波广播接收上存在的障碍,然后根据此提出一些改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短波;广播;接收障碍;改善措施
现在我国广播事业还在平稳发展,中短波广播是其中的一种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中短波广播一方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丰富,同时也让人们得以开阔视野。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给中短波广播的革新带来了新的契机,结合人们对广播节目的需要,中短波广播的技术含量也有所提升了。但现在仍然存在着接收障碍和信号干扰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分析对策来实施有效措施,这是广播能够被正常接收的保证。
一、中短波广播接收障碍的概况
(一)中短波广播接收的影响因素
中短波广播在接收信号过程中,为了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对接收机输出端声音有一定的要求,其需要真实地重现已调波调制前的调制信号,在确保其质量的同时,良好接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其一,较大的信号场强,在此情况下,接收机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才能够保持高值;其二,较高质量的接收机,确保信号的有效接收;其三,无干扰或者干扰情况相对较轻,保证无用信号或者噪声等干扰的清除,在此基础上,广播接收效果将更加显著。上述要求中涉及信噪比、无用信号及噪声等,为了更好地理解各项要求,本文对三者的含义给予了阐述,具体内容为:
1.信噪比。它是指接收机输出端音频信号电压与噪声电压二者间的比值,通常情况下,采用分贝数表达。信噪比与接收质量呈正相关,前者越高,后者越好,此时,可以忽略接收机内部自身的噪声影响,反之,前者越低,后者越差,此时,要关注接收机内部噪声所产生的影响。
2.无用信号。它受诸多原因的影响,主要有不适合的频率指配,不科学的电台布局,偏低的射频发射质量,未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不正常的电波传播等,上述因素均会影响发射信号,使其出现部分无用信号,而无用信号干扰了广播的接收,进而称其为干扰信号,通常情况下,也可以称之为混信干扰。
3.噪声。它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部噪音和外部噪音,其中外部噪音是由自然噪声、人为噪声组成的。对于自然噪声而言,其具有差异性,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人为噪声来说,其主要是指由电气设备造成的噪声,此时的噪声表现形式为脉冲,并且具有较宽的噪声频带,部分噪声具有可控性,部分噪声的控制难度较大。
(二)中短波广播接收的障碍情况
1.不同的干扰频率。中短波广播接收出现障碍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受混信干扰从而产生的干扰频率,此时的干扰频率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有邻频、同頻、中频、镜像频、互调频、交调干扰频及副波道干扰频等。不同的干扰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邻频、中频与镜像频均是由较强的信号干扰引起的,同时受接收机选择性指标的影响;同频是由同频干扰信号过强而造成的,不受接收机性能指标因素的影响;互调频、交调干扰频不仅受较强干扰信号的影响,还受接收机选择性指标的影响,再者,接收机高频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也对其有所影响。
2.中短波的混信干扰。中短波广播接收障碍主要是由混信干扰造成的,此现象主要是在欲收的信号频率上串入干扰台的节目信号,此时常出现差拍声。差拍声主要是由两发射机载频间的差频引起的。
中短波同频干扰对于中波广播与短波广播而言有所不同,前者频率的指配依据为地波覆盖标准,此时覆盖区域内接收的信号均较为满意,此时的信号接收不受时间的影响,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均保证了收听的质量。
二、关于不同干扰可以采用的措施
(一)关于同频干扰
在应对中短波的同频干扰的时候我们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有效措施。第一个方面,我们选择同步广播来进行反射,之后在进行相同节目的广播的时候,将会显著降低同频射频保护率,正常来说会从14分贝降低为4分贝;在另一方面我们采用定向天线来接收远距离微弱信号,收效很好,也可以采用特别定制的接收器来进行接收,例如在接收器内安置磁性天线,这样就能够提高中波信号的接收能力,尤其擅长针对较远距离的信号进行接收。
如果是短波收音机,在降低同频干扰上,一般采取增加发射机功率、加装定向天线以及及时转换频道这三种手段。
(二)关于电波干扰
一般对于中波信号来说,在夜间,远处的相同频率电台发射信号往往会造成由点播而产生的干扰,在局部地区,空中的电离层进行交叉造成了调制干扰。其中后面的一种情况是指在接收该节目的时候混入了其他节目的信号,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大功率发射台。
而短波收音机所面对的信号干扰都是来自天波传播,这些短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但是传播距离又较为遥远,这样一来,就受到了干扰并且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种情况造成的干扰是更加严重的。
(三)关于接收机干扰
造成接收机干扰的原因多种多样,所以如果为了对其进行解决,就要依据造成干扰的原因,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首先可以采用定向天线来进行接收、其次在接收机的选择上进行增强,最后可以将接收机电路自身所带的动态范围进行扩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没有办法彻底将干扰消除,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接收效果获得改善。
(四)在噪声干扰方面
噪声干扰直接影响接收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短波而言,不仅会干扰收听效果,还会给人带来不适感觉,此时的噪声主要为自然噪声与人为噪声,后者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为了解决此问题,应积极限制噪声,例如:常见噪声造成的脉冲噪声或宽频带噪声,可在灯管外部并联电容或、在电源输入端并联电容、在接收场采用白炽灯;电器造成的断续干扰,可在开关两端并联RC电路;高压输电线干扰,可选择距离相对较远的接收场地。
三、结语
根据上文总结,造成中短波接受的干扰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非由一种原因而导致接收障碍。本文根据造成干扰的具体原因来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目的在于改善接受障碍问题,这些措施和意见希望能够给相关技术人员带来参考,相信在未来,我国的广播仍然能够稳定发展,为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更大的快乐和更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高飞. 中短波广播系统中存在的信号接收问题以及改进方法[J]. 中国新通信. 2016(11)
[2]张利娟.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问题的控制方式解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