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浅析
2017-08-17王夏连
王夏连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这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学生通常只是死记硬背,并不能将所学知识顺利地应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许多学生心中,数学这门课既不像语文那么浪漫,又不像理化那样有趣,枯燥无味是许多人对数学的看法。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承,过于强调集中统一,把自己孤立、封闭、僵化起来,要消除这些弊端,就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从体验中促进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无法形成量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基于此,我认为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数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为学生创设形象具体的生活情境,在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数学抽象知识间架设桥梁,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转化成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引出数学问题,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将知识教学寓于学生所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如在教学简便方法计算时,我创设了这样的购物情境:小朋友带着103.5元钱去买图书,买一本作文书需要29.8元,买一本数学练习册需要21.2元,这位小朋友买完作文书和数学练习册后还剩下多少钱?这样化抽象的知识讲解为学生所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跃跃欲试,都争先恐后地发言。一位同学一边在纸上验算,一边说:“用手里的钱付了作文书的钱再付数学练习册的钱,用103.5减去29.8,再减21.2,还剩52.5元。”大多数同学对他的发言持一致看法,有少部分同学纷纷摇头。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样算太麻烦了,把作文书和数学练习册的钱加在一起总共是51元,再用103.5减去51,剩下52.5元,这样算比刚才那种算法简便多了。”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对第二位同学的见解表示一致赞成,此时再由教师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两种不同的算法中哪个更简便。这样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学习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这样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自生活却比生活更复杂、更抽象,在生活中找数学容易,但是在数学中发现生活却很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遇到和数学相关的能够运用于生活中的实例时,要善于记录总结,积累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生活材料。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很少,为了增强学生对大数形象的认识,教师可以安排“数人民币活动”来了解大数的概念,因为学生对人民币这一事物相对较熟悉,是他们平时都能接触到的,一叠10万元有100张百元纸币,那么9叠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向附近银行借取工作人员练习点钱用的点钞纸来使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用硬纸张代替。
三、在现实生活当中应用数学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如果只是让他们单纯的通过课本来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无聊的一件事。因此,教師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为依据,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完成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亲身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熟悉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教师应该多安排一些关于数学的实践性作业,主要就是针对把小学数学安排到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现实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强调把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随时观察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出结合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情况的活动场景,尽量做到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兴趣,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还可以使学习环境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形成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跟踪辅导
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忱,因而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并不断地被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对枯燥难懂的知识点的兴趣,这对于学习水平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这样,学生能够从课堂上有所收获,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摆脱学习压力和困扰,以进一步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对此,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布置不同的课后作用,并加强对他们完成情况的监督力度,要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从而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对于完成情况较好以及取得进步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和肯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定不能够操之过急,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地补习和掌握之前薄弱的知识点,从而使他们能够逐渐将落后的内容补上来。
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通过现实生活当中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的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当中的现象来引入数学知识,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亚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数学教育研究.2013(07).
2.林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