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智慧”之门

2017-08-17武洪兴

魅力中国 2017年18期
关键词:寇准魏征老朋友

武洪兴

摘要:历史上许多名人他们为人、处事和取得成功的经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古代名人;智慧

《历史的智慧-做人、做事、做领导》是由吴思行所著,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出版,该书32万字,全书分为从做人、做事、做领导三大部分,共计27章,以讲故事摆道理的方式论述古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经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名臣、良将、名人层出不穷,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进退之道是高级智慧。书中谈到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与勾践同甘苦,最后将吴王夫差打败了,被任命为大将军,位极人臣时,却销声匿迹隐居于齐国,另一名臣大夫文种,却被勾践赐死。齐王闻其名请他出任齐国宰相,他却说“在野有千金立财,有位有宰相之名,以匹夫而言,这是再高不过的荣衔,然而过度的荣衔却容易成为祸根”。说着他便将财产分赠村人,搬到陶地去居住,然后易名陶朱公,不久他又积成巨富。能在功成时引退放弃手中巨大的权利、地位和利益,是需要大智慧的。在职场中,我们往往追求更高的地位,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利益,一旦超过了自己能力和承受能力,就危险了,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投资上也是这样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大,过分追求最大利润,过分贪婪,不知进退,往往会损失更多,一定要把握好度,到達止盈止损线就果断出手,不能犹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历史的智慧》讲了一个鸿门宴的故事。楚霸王在原本决定在鸿门宴杀掉刘邦,但始终没有下手,让刘邦在酒宴当中逃走。项羽因一时的妇人之仁,不听范增忠言,放走他最大的对手,错失成就帝业的大好良机,最终造成了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个人悲剧。所以说遇事时,尤其是大事时,分析好形势,作出决断后,当断则断,干净利落,切勿犹犹豫豫,错失良机,悔时晚矣。人的一生都会有几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转折点,如何的决断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切记要果决!

对朋友一定要真诚。北宋时期,诗人张咏和寇准是至交,听说老朋友当上了宰相,张咏一方面为老朋友高升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却为老朋友不大注重学习而感到惋惜,他很想找个机会劝劝老朋友。 恰巧时隔不久,寇准因事到陕西,刚刚卸任的张咏也从成都来到这里。老朋友不期而遇,寇准设宴款待张咏,两人无话不说。临分别时,寇准问张咏:“老朋友,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呢?”张咏对此早有所考虑,正想趁机劝寇准多读些书,可是又一琢磨,人家现在已是堂堂的宰相了,怎么好直截了当地说人家没学问呢?只见张咏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话:“《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弄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又不便多问。回到住处,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光不学亡术,谏于大理”一句时,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这大概就是张咏要对我说的话吧!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大将军等要职,对朝廷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注意学习,成了个‘不学无术的人,给后人留下笑柄。张咏是希望我不要重蹈霍光的覆辙呀。”寇准从此刻苦研读史书,成了忠贤皆备、文略俱全的好宰相。朋友之间指出对方的缺点是为了让对方更多完美!虽说忠言逆耳,有时让人一时无法接受,但它是朋友的一片真心,是非常保贵的,能促使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不足。人生难得一知已,的确,像张咏和寇准已经不多见,他们给我们的其实不只是对待朋友的真诚,更要珍惜友谊,保存友谊,这样的才能使友谊地久天长。

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书中谈到,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话,但他却一味浑含,永不显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显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就是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说:“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儿的好。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他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精明人的糊涂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一眼开一眼闭。唐代名臣魏征刚直,凡朝中大臣乃至皇帝有过失时,他都勇于直谏,唐太宗都敬他三分。有一次,李世民在逗一只鸽子玩得正高兴,这时魏征进来了,唐太宗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便藏入怀中。魏征却假装没有看见,和太宗说事情,故意拖延时间,最后才告辞而去。这时鸽子已经死了。过后,有人问魏征为什么不当面指出太宗的错误,魏征说:“可是进谏,也要得体,不能太频繁,否则皇上就会怠慢,况且这等小事,说得多了,将来有大事,也不会被采纳。今天不明言直谏,是要留到国家大事上用啊”。有一句成语,“人至察则无徒”就是指人如果太精明就没有伙伴。我们不能事事都较真,抓大放小,原则性的东西不让步,坚持大的方向不偏离,一些小事无伤大雅可以假装糊涂。

书中的历史故事是古人五千年为人处事,经验教训的总结,其中不少故事仍然对当今社会有启发和警示意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让我们在历史中智慧中,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吧。

参考文献:

[1] 吴思行. 历史的智慧-做人、做事、做领导[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寇准魏征老朋友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溜须”典故的来历
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身后的落寞
“眼中钉”的由来
再见了,老朋友
背后说人“好话”的王旦
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中国人民都有哪些“老朋友”
月经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