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中的绘画性实验教学再研究

2017-08-17张超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跨界雕塑

张超

摘 要:中国自古绘画雕塑不分家,在中国的古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雕塑与绘画的有机结合,以及中国古人的审美习惯。他们都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待雕塑的。中国雕塑的绘画性这一特点历代相传,也与匠师们的工作流程有关。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未来人类的工作面临被机器人所取代的巨大挑战,因此对于不同专业之间的融合和对于某种艺术直觉的训练在当今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雕塑;绘画性;跨界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222-01

中国自古绘画雕塑不分家,在中国的古代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雕塑与绘画的有机结合,以及中国古人的审美习惯。他们都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待雕塑的。绘画和雕塑的结合从历史上看产生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例如浮雕和汉画像砖。绘画和雕塑本身二维和三维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也在相互的融合中得到了改良和互补。对于浮雕和绘画的关系在我国汉代的画像砖上早有体现。画像砖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其实用性和装饰性。既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又具有绘画的叙事功能和装饰性。汉画像砖构图简洁,多用来表现故事情节和场景。在塑造手法上也与绘画极为相似。不但注重用线也常常采用与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对象。汉画像砖是绘画和雕塑完美结合的典范。

中国雕塑的绘画性这一特点历代相传,也与匠师们的工作流程有关,匠师们大都先勾勒人物的线描草稿再雕刻。中国古代雕塑自古就有着三分塑七分绘的传统,这既是雕塑的绘画性的传承,也道出了中国自古画塑不分的实质。泥人张就曾说过有一本线描人物稿对他影响极大。在中国古代,人们重绘轻塑,自然而然绘画地位高于雕塑,并且绘画的一些审美观念也影响着雕塑。因此中国古代的雕塑具有其明显的绘画性。线条具有天然的绘画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造型艺术的灵魂。北齐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的画法与唐代吴道子吴带当风并称。吴道子极其重视线条的节奏起伏,史传为他所画的《送子天王图》运笔力度有轻有重,笔触有粗有细,速度有快有慢,回旋转折激情奔放,富有运动感和节奏感。加上南朝张僧繇的张家样,唐代周昉的周家样,都对佛教绘画及雕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唐三彩侍女俑中可以看出这种艺术样式的创作既有偶然性又有随意性,既有雕塑性又有绘画性的特点。是一种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复合艺术形式。由于线条是在三维立体的陶胎上绘制的,本来是平面的线条随着形体的转动,巧妙地创造出立体的效果。中国古代雕塑中的一流作品,相当大一部分是利用线条和色彩绘制而成的。而中国古代雕塑中的彩绘,其色彩的运用是主观心理臆想的意向色彩,并非客观的科学的理性的物相色彩。中国雕塑讲究“三分坯子七分色”、“观其容绘其质”。艺术家在简洁的形体上大胆运用色彩直抒胸臆,无需顾及色彩真实,只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述求和情绪宣泄。唐三彩在同一件陶瓷作品上,同时或交错施以黄绿白赫等多种色料釉,由于在高温烧制中融合交流而形成绚丽斑斓的美妙效果。纵观唐三彩艺术,饱满敦厚的外形固然是其典型的造型特征,而绚烂华美、流光溢彩的色彩构成则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外部特征。唐人将汉代已有的单色釉处理方法加以改进,发展出从简单釉色到复杂釉色,从单色釉到多色釉的转变,创造性的发明了唐三彩新工艺。使原本质朴的陶器陶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灿烂辉煌的光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色彩的运用就有没有唐三彩工艺。唐三彩独有的三彩工艺,是出与对器物的美化,是雕塑绘画性的完美体现。中国的雕塑主是通过和绘画的紧密结合来表现对象的,唐三彩侍女俑只是把塑成的俑胎当作一张纸,把它当作其绘画的载体,在俑胎上彩绘,就如画家在纸上作画,给纸赋予生命。这一点有些像现代的彩绘玩偶。造型简练,素胎主要用于上色之用。因此塑造者的这种塑造手法是随性的,并不去刻意追求人物的五官肖似。唐三彩是唐代俑塑中一个独特的种类,烧制时故意使釉彩流淌下来,形成美丽的彩墨画效果。唐三彩陶俑的线条表现出陶俑人物造型中服饰的质感,轻薄飘逸,可以说线条使得唐三彩尤其是侍女俑更具表现力。西方雕塑是做加法而东方雕塑是做减法,西方雕塑主要表现形体体积在剧烈动态下所形成的身体结构。总体来说唐三彩的侍女俑雕塑远没有西方的人物雕塑来的强烈,而是更强调一种诗意的表达。唐代侍女俑所体现出来的绘画性是集雕塑和绘画为一体的。通过绘画创作出来的雕塑更能体现雕塑的量感,同时也更具有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线条美。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未来人类的工作面临被机器人所取代的巨大挑战,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近现代人类分工太细,专业化专业性程度比较高,这就相当于形成了某种系统的科学的算法,而在所有单一算法的领域,人类相对于人工智能可能都将完败。或许相对于现代人的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原始人凭借直觉,集体合作和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的狩猎技巧更不容易被机器人所取代。因此对于不同专业之间的融合和对于某种艺术直觉的训练在当今艺术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雕塑和绘画的基础课和创作課也可以相互融合,比如在雕塑专业基础课教学时,也可以引入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胆子能够大一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艺术规律出发,去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而不是为了基础而基础,处处模仿照搬对象,处于被动状态,成了模特的奴隶。雕塑不仅仅是一个形体问题,还包含空间的旋转,体块有形和无形的有机组织。在基础练习中,可以把模特当作引子,把习作当作创作,去寻找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了解整体的情况下才能知道个体发挥有多大的空间。做到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了解感受艺术造型的语言,避免纯客观的僵硬刻板的形体。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较强的写实能力和技巧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不断研究形体结构和运动规律,在规律的指引下,发挥学生表现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感受理解和艺术表现。改变那种看一点做一点的被动的照抄对象的习惯。学生在表现对象时必须做到,观察感受——分析理解——艺术表现的认识过程和表现过程。不能只有两头,这样随着对人体、衣纹的基本结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中的肌肉、衣纹、形体变化的认识理解能力的提高,塑造技巧也随之提高了。到了后期,塑造课程则侧重强调掌握和运用雕塑的造型语言,艺术的表现对象。在课程安排上可分为雕塑造型语言的体量感问题、形式感问题、雕塑的影像问题、装饰性问题,分章逐一教学。最后使学生能根据表现对象的年龄、体态、动作等感受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学生运用雕塑造型的办法多了 、高了,对创作的着眼点就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不再满足于形体的准确和真实,而是普遍注重人物内在性格的刻画,注重雕塑语言的运用,民族形式的探讨和对形式感的追求。

雕塑与绘画相融合的跨界实验课程,首先在华师美术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中实施。对于国、油、版和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有帮助。课程成熟后可向全校和校外拓展,以提升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思辨力。

在保持国、油、版原有专业特点优势的基础上,由于平面影像描绘的二维造型语言和雕塑的三维空间造型语言间的对话,融合以及冲突可能激发出新的艺术能量,是否还能引发出一些空间思维观念上突破,这都是犹未可知并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Herschel chipp,余珊珊(译).欧美现代艺术理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2]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未来简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郭珂《论唐三彩对中国传统造型模式的超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猜你喜欢

跨界雕塑
跨界
跨界
跨界
巨型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写实雕塑
雕塑类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玫琳凯 跨界赢未来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