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电网发展规划分析
2017-08-17范建喜贾飞
范建喜++贾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电网的发展尚不完善,如何完善及加强中小城市电网发展规划是中小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电网网架的规划、电网变电站的分布点以及线路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中小城市电网发展规划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小城市;电网发展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4-0175-01
电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对各行各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电网运行不稳定或者发生故障,将会造成重大损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城市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当中,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电网的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总体观之,我国中小城市的电力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电网的规划比较混乱,电网运行的质量欠佳。
1 完善网架规划
对我国中小城市电网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网架规划,通过对网架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中小城市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减少损耗,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更加环保。通常情况下,网架建设就是指通过电网规划并根据整个城市电力网络的负荷增长来规划和建设成最佳的网架结构[1]。
2 变电站点的分布
2.1 变电站位置的选择
对于变电站位置的选择时中小城市电网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在选择变电站地址时,要考虑一下几种因素。第一,在选择变电站地址前,要对综合考虑本地区的用电需求,并且科学合理的推测出该地区的用电负荷、用电对象等相关因素,既要考虑到眼前的用电需求,同时又要考虑到日后的长久用电问题。第二,考虑到电源分配的问题,变电站的位置选择既要考虑到现有的电源分配,又要考虑后以后可能会新增电源规划等问题,避免电源以及变电站过分聚集在一起,而应该适当的分散开来,或者部分集中,这样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也避免了在投资。第三,要考虑到变电站进出线的问题,尽量选择变电站进出线方便的地方。第四,建设变电站要综合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问题,尤其是地址条件,避免选择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为了长远考虑,变电站还要满足面积要求,避免二次建设过程中出现建设障碍[2]。
2.2 变电站容量与地址的配合
中小城市电网通常是由送电线路、高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和联系各级配电线路的变压器组成[3]。因此变电站位置的选择对中小城市电网的整体规划具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架设高压线路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的用电需求、电源配置等问题,变电站的容量和变电站的地址选择要配合合理。
3 线路路径以及接线方式的选择
3.1 图上选线
一般情况下,中小城市电网线路路径的选择一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图上选线,一种是野外选线。所谓的图上选线通常就是指相关工作人员在根据相关数据材料的支持下,设计出多种线路架设方案,并且将方案上报审批,在综合考虑多种条件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线路路径。
3.2 野外选线
在图上选线结束后,到野外进行实地考查,进行野外选线,综合对比几种拟定好的路径方案,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线路的长短问题;所选择的线路所经过的地区的地址条件以及是否会对基础设施以及农作物等造成影响;交通是否便利;建设成本的对比等。通过对比,确定出最终的线路方案。在野外选线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并且对在架设线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具有充分的准备以及协调方案。
3.3 接线方式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接线的方式可以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完全放射状接线,第二种是经终结点的放射状接线,第三种是手拉手状接线。第一种接线方式相对简单,大多数都是直接直线,一般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投资成本,但是如果在电源变电站的出口比较少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加。第二种架线方式更适用于负荷集中的地区,能够减少线路。第三種架线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几条干线沿途负荷供电。不同的接线方式有各自所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实际的接线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地区情况,选择恰当的接线方式,降低架线成本。
4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也是由国家主持的几项重大公共项目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高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尚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来说,完善城市电网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覃雁兴.中小城市电网发展规划分析[J].能源环境,2013(6):152-152.
[2]林宇.关于中小城市电网规划的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91-91.
[3]程浩忠,张焰.电力网络规划的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