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空间叙事性艺术表达初探
2017-08-17肖月蓉李坚周标
肖月蓉+李坚+周标
摘 要:三维动画空间的叙事性艺术表达,是三维动画发展至今出现的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命题。观众能够更快、更好的接受三维动画艺术作品的内容、主题,并随着内容的线性发展产生情感反馈并获得较好的艺术体验,往往需要动画作者、制作人赋予三维动画空间中的角色、环境等以更充分的叙事性表现。这种叙事性手法是在由三维物象构成的虚拟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画面内容和事物的设计,诱发受众自觉捕捉作品潜在内涵、构思,从而激起受众更深层次艺术情感反思的特殊方式。
关键词:三维动画;空间叙事;艺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148-01
一、三维动画艺术发展的现状
三维动画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影视技术,再结合传统二维动画制作理论后,形成一种独具特色、技术性极强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当今,随着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三维动画涉及领域也日趋广泛,在影视制作、游戏制作、企业宣传、纯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成熟的应用。三维动画艺术目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也侧面证明了深入研究其叙事性特征的必要性,为三维动画艺术创作和持续发展提出一个新思路。
二、傳统动画艺术表现手法
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兼具电影、美术、音乐、文学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具备计算机技术所赋予的新特点:(1)蒙太奇。蒙太奇,即剪辑,是电影最为核心的艺术特征,以镜头为单位将其进行线性或非线性的组合。从从属结构来讲,三维动画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蒙太奇也必然是三维动画的表现语言;(2)画面塑造。画面塑造,就是利用传统绘画艺术审美,根据构图、色彩表现、远近虚实关系,对动画画面进行极具视觉效果和内在表达的美术设计;(3)声音。包括音乐、音响和语言三个部分,在三维动画中承担着气氛构成、情感渲染、剧情推动、人物塑造等任务。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经常和画面塑造相组合,形成“声画结合”的模式,增添作品的艺术效果;(4)文学式表现。是一种抽象表现,往往利用传统文学中的修辞、叙事结构、意境等手法或概念进行具象化表达,引发受众“画面之外”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5)其他方式。三维动画区别于二维动画制作,同时又和当代电影制作有所差别。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前期设计到后期合成,全部都是以计算机软件为平台的。这就说明三维动画作品具有着极强的数字技术性。从上述表现手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维动画的叙事性艺术表现手法和其文学性特征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其目的均是:不希望观众的艺术感受仅仅停留于三维动画的数字化呈现的认知表面,而是希望对作品内部构成诸元的隐喻式设计,激发观众基于作品内容的更深入的联想和想象。
三、叙事性表现寓于三维动画艺术特征中
叙事性表达,是脱离于自身的传统媒介载体,置之于三维数字世界的新载体之中。三维动画的复合性、虚拟性、沉浸性特征,给予了传统艺术要素一个释放自身内涵的渠道,并为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体验所用。
1.复合性。三维动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决定了其是由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美术、文学、音乐、电影等多种技术艺术门类综合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这种复合性更强调多种技术艺术形式内在的整合与协调,突破单一门类的表现局限,也使得三维动画形成一个独特的创作系统。
2.虚拟性。虚拟性可以说是三维动画艺术的核心特征,它将现实世界的内容、事物进行解构和重组,具体的再现于计算机数字平台之上,模仿真实的物理行为,构建出一个相对独立的三维虚拟世界。这种虚拟性不仅可以为作者或艺术家提供更灵活便捷的创作手段、激发灵感,更予以受众于现实生活中无法切身经历的非真实体验。比如三维影视作品中令人瞠目的特效、让人叹为观止的异世界设定等,都是其虚拟性的集中体现。
3.沉浸性。受众能更好的接受三维动画世界的设定,实现受众体意识和作品内容的自意识的高契合,就可以判断这部三维动画艺术作品具有着良好的沉浸感。让观众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其情感被艺术内容充分的影响和调动,是每一个三维动画制作者最高追求。
四、三维动画空间的叙事性
1.三维动画空间叙事性的特征。三维空间的叙事性特征,实际上就是指,三维动画构成的虚拟空间中的一切实体,都蕴含着制作人员的设计概念和设计痕迹。同这些实体利用贴图、画面、说明等表性表现不一样,涉及到设计概念、设计内容和痕迹必然会通过“里性表现”所展现的,要利用受众的思考、判断这种深层认知进行美学感受。
2.叙事性载体和表现。从上文的论述可以得知,叙事性表现的载体主要是三维动画中的实体,比如说三维人物模型、场景模型等。
叙事性的表现手法,往往是将事物特征“具象化”并不做旁白式、目的性说明。要展示该事物的功用,就必然要求制作人员对其进行自然的、符合真实世界人类认知手段和过程的设计。
综上,三维动画叙事性表现可以增强虚拟世界的真实感、可感性,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从而实现作者的艺术表现意图。
参考文献:
[1]动画产业年报课题组.中国动画产业年报[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2]成煜.韩国动漫跨国传播探析[D].北京:印刷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