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8-17潘兆阳
潘兆阳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写作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更加突出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初中语文写作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目前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就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一、初中语文作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面的问题第一,作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学生写作水平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由于语文教师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学生写作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很多初中生由于教师讲解不透彻,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能有针对性的落实方法,进而学生难以理解写作内容,找不到写作的重点。语文教师的教学最终因缺少切实有效的方法而无法提升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第二,忽视作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从简单作文学习到繁杂作文学习的过渡时期,学生作文水平将达到怎样的水平,也直接决定于这一阶段。
二、初中语文写作有效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特点,寻找激趣点、动情处。激发学生兴趣。1重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快乐作文,使作文成为学生的必需。习作的素材来源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教师要善于创造生活化的场景,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兴趣入手,说身边事,写身边人,吐心中话。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让学生天天练笔,不断积累。我为了有效的提高作文教学,在平时让学生坚持:仿写、续写、扩写、阅读采集、写句训练、日记、周记、看图作文、看演示写作文、活动后写作文、读后感、观后感、命题作文……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现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内容空洞、情感缺乏、层次不清、条理不强,不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这都充分暴露了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以上活动外,还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对对联"、"即席写小诗"、"随景诵诗歌"、"创设环境引名言"、"引名诗"等活动。这些课内语文活动的有效展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被动变成了主动。语文的写作能力不提高也难了。2集体评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集体评改,就是在学生写完作文后,由某一同学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对朗读的作文品头论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朗读方式上,采取主动读、指名读、轮号读等多种方式,目的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到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且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锻炼了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展示自己的心理素质。台上高声朗读,台下认真听,并且边悟边记,对所读的文章进行赏析。欣赏作品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笔录共鸣的情感,抒写思维的启迪。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踊跃评论,每读一篇评议一篇,可采用一文多评的方式。学生或者主动评,或者点名评,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教师可穿针引线,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还要施之以范,授之以法。使学生会说善说,启发学生对不同的观点开展必要的争鸣。这是集听、说、读写为一体的综合语文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评改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和表现欲望。
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创设相应的课堂环境来配合教学,这样才可以培养一个书面能力与应用能力都具备的综合型学生。首先,打造一个良好与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发表各自意见以及表现语文写作思想的多样性。初中生对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与基本赏析,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心情去看待作品,允许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帮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真正地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为主,进行适当指导,以及课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感悟进行总结,侧面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展开写作教学,利用多媒体能够很好地将文字、聲音、画面与影像结合在一起的优势,打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教学。例如在教学《出师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影片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三国时代的背景以及诸葛亮当时写作的心情,打造一个合理的情境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导学生对课本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情感认识,帮助学生进行讨论以及后期的写作练习。学生在互相交流与沟通中容易对写作产生兴趣以及对教师情感上良好的认知,方便配合后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意识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意识。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教育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教学任务的分配不平衡,在实际课堂中过分重视对课文的赏析和理解以及对句型的诠释,忽视了学生写和说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给予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根据教学任务布置作文题目;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习惯性地对写作的素材按照课本或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讲解,导致学生对作文的反感与厌倦。语文教师对作文题目的素材要进行精心准备和教案设计,通过多导入点的趣味性或者是特殊性来引导学生认识题材与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地提高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抓住细节描写,激发创作灵感,课堂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针对这些事件教师应恰当处理,甚至可以利用其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成为一次练笔的好机会。如学生上课做小动作,让其描写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有学生上课没带书或没交作业,让其描写被老师抓住时的尴尬的表情及心理;上课时一只小鸟飞进教室,学生争着观看,这时可让他们写一段场面描写;老师正在绘声绘色的讲课时,窗外响起隆隆的雷声,可让学生写大雨将至时的景物描写……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不仅变乏味的说教为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学生受到教育,而且抓住了写作灵感,学生有话可说,锻炼了写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当好导演,准确的把握好"度",这些写作活动中要恰当运用时机,正确引导,不能喧宾夺主,只作为课堂花絮,并且每次任务内容不能太长,控制在三百字左右,便于及时讲评,选出优劣,这样学生才不断能看到进步,写作积极性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