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初中物理的教学生活化
2017-08-17鄢守刚
鄢守刚
摘 要:“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架起生活与物理的桥梁,学生才能在生活中探寻物理、获得物理知识,进而扩展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中,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物理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学科作为自然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理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物理”生活化”,即在物理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物理,把生活经验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物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应加强物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物理课堂的活力,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有意识地让学生走入生活中去体验物理知识,有利于理解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与科学知识一致的经验,只要把这些生活经验稍加提炼就可形成知识。如在生活中,学生常常要洗衣服、晾晒衣服,晾晒衣服时我们总是要把衣服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而且要把衣服尽量抖开,这些动作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了物理蒸发的知识。只要把这一生活經验提炼,学生就会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面积。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知识,比起单纯的告诉学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学习了惯性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在坐车时注意体验车在起动、刹车、加速、减速时人体倾斜的方向。在学了摩擦起电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冬天的晚上脱毛衣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早晨用梳子梳头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在学习光学知识时,我就让学生下课到学校门口停放的小车旁,让学生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各是什么镜?起到什么作用?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有针对性,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二、生活琐事成就了物理学家
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物理显得尤为重要,从学生兴趣出发,讲述发生在物理学家身上的有趣故事,使其明白物理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如,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问题,中学生能够初步分析、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十分广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入这些实际问题。由于实际问题只给出了具体情境,而未给出相应的物理模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合理简化,建立起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找出这个物理问题与哪些物理概念、规律有联系,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生活处处有物理,勤于思考皆学问。只要善于观察,在厨房中就可以发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如,请学生们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1)一天,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只电热水壶,装满水后就要插到电路中使用。李明发现后说:“稍等!”接着他先看了电热水壶的铭牌,然后看了家中的电度表,又看了家中此时正在工作的用电器有:100w电视一台、300w电冰箱一台、200w电脑一台、380w洗衣机一台。请你帮他计算说明,此时电热水壶还能接入电路中使用吗?
(2)一天晚上,小明用电热水壶烧水,发现比白天烧开一壶水用的时间长,爸爸告诉他:现在是用电高峰期,电路电压低。小明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电压仅200伏。请你帮他计算,此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和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
(3)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样的生活问题处处皆是,学生在生活和身边可以找到解决的物理模型。
“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架起生活与物理的桥梁,学生才能在生活中探寻物理、获得物理知识,进而扩展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