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7-08-17韩丽丽
韩丽丽
摘 要: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自主学习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自主学习两种模式有机结合。文章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以期探索更适合学生发展与学习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4-19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学习在教育界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网络化学习由于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容易出现教学模式松散、教学效果欠佳的现象,混合式学习方式便受到广泛的关注。混合式教学是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新兴流行趋势,其实质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自主学习两种模式有机结合,主体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优势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势相结合。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发展迅速,它不仅与医学基础其他学科密切相关,且已渗透至临床各学科,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及应用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有个准确而系统的认识,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的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其他各学科中,为医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但医学免疫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比较繁多,而且抽象复杂,反应流程多,学时少,学生基础差,不容易理解,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想象。
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认知水平,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而单纯的在线学习又无法很好地实现对技能性学习内容的深入学习,这就需要探求一种既能满足基本技能教学又能照顾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方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目前,混合式学习符合这方面的需求,当今信息技术的水平以及山东英才学院提供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也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改革方法
1.在线学习资源建设
针对本课程的教学难题,借助混合式教学将概念学习部分移动到线上,利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如PPT、短视频讲解等,同时利用概念结构图增强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师将分解知识点中重点标注的内容(单元项目化分解表)制作成微课视频、动画、基于任务需求的在线互动游戏及案例等,共享一些生动的医学免疫学相关知识点的艺术画作,使枯燥难懂的机制网络图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准备电子课件、立体教材、讲座视频、技术网站、讨论话题、试题库等混合式的教学资源,将混合式的教学资源上传到课程线上支持平台,并设置学习任务,创建在線讨论、答疑等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课程信息,熟悉线上学习平台。
2.课内外学习分配
教学计划总学时:32。其中总计线上10学时,线下22学时。
3.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首先对课程单元进行划分,其中对每一学习单元中的子单元进行课程单元设计,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分析、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拟讨论话题、拟测试题目、课后反思)、学习评价等,如教学单元I型超敏反应,其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微视频及PPT的学习,能过复述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正确率达70%。学习内容分析如下。
知识: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技能:能够说明花粉症的发作过程。教学资源:知识用微视频,技能用PPT。教学活动为:拟讨论话题是“春天花儿开了,红红的鼻子却堵了,每当大风来临,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快给红红支支招吧”,拟测试题目是选择题4个,课后反思是“药物过敏性休克和血清过敏性休克有何不同”。学习评价(评价点)是汇总分析(包括参与度、有效率、支持率、完成度、正确率)。
在线上学习平台,学生打开每一学习单元后,先进入单元导学了解本学习单元的目标、学时、开设时间、考核方式等。然后进入课前自学内容,根据任务完成微视频、PPT、流程图解、电子教材的学习,接下来进入课后作业及在线测试栏目,对自学的内容进行自测、巩固,然后通过答疑讨论栏目发现问题、完成解惑,最后通过课后反思巩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前后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完成整个学习单元的学习。
4.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1)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通知,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观看微课视频、流程图、PPT等完成任务,提出问题,学生互相讨论、答疑,总结收获,明晰问题。
(2)教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答疑,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
(3)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前在线学习情况,引出重点、难点供学生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学习公告,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深层思维发展。让学生分组,通过项目学习、任务引领式学习、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混合使用完成课堂项目,达到巩固训练的目的。在此期间,教师面对面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给予个性化指导,学生完成的作业可在线提交以供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以达成共识。
(4)教师对下次课程进行学习的指导或对上次课程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
(5)在课外建立免疫学学习兴趣小组,并开展主题为“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的知识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医学知识及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考核方式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构成及比例:综合考核(100%)=线下考试(50%)+课程作业(10%)+在线测试(10%)+在线时长(5%)+课程论坛(5%)+课堂表现(15%)+实验报告(5%)。课堂表现15%:课堂积极参与每次得2分,缺席一次扣2分,两次扣4分,三次将无成绩。课程作业10%:内容正确、及时提交得满分,延期扣1分,延期一周不得分。实验报告5%:实验步骤完成,内容正确、及时提交得满分,延期扣1分,延期一周不得分。在线测试10%:按在线测试成绩给分。在线时长5%:每在线3小时得1分。课程论坛5%:每参与一次论坛讨论得0.5分。
三、实施效果
通过混合式教学,学习者拥有了更多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1)学习者拥有了更多学习资源。该课程由不同教师整合了各种不同的资源,这就使得学习者可以共享这些学习资源。特别是理学知识比较薄弱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资源进行充电。
(2)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设计过程中真实的研讨活动有效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热情,网上学习与讨论让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为了解决或者探讨某些问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3)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者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与探讨,让始于课堂的交流在在线讨论中得以延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互动,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果。
(4)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者都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或者交流技术上的困惑,这个时候学习者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这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学习者的评价更注重于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对学习者的评价采用线上加线下的方式,能比较详细地记录和展示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及成果。
四、问题及反思
(1)教师承担着混合式教学课程讲授和课程整体设计的双重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在学习论坛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混合式课程建设过程中,线上线下如何融合并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是关键。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整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际运行可能会发生偏差。学生自学的学习程度不容易掌握,课堂掌控难度提高,对教师提出了挑战。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最初的宗旨是把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及线上学习的主要部分,但是重点、难点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地方,学生课下的压力很大,翻转课堂的效果也并不是很好。所以,对于某些简易知识教师可先通过翻转课堂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重难点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掌握60%~70%即可,但是这个度很难把握。
(3)在线上试行阶段,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利用手机包月的校园网有时候上不去平台,学生只能通过电脑提交,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网上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任务,根本没有完成自学,自欺欺人。所以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 欢.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4):133-134.
[2]苏小红,赵玲玲,叶 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
[3]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4]王 婷,陈鲤翔,康巧真,等.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全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6,33(4):71-74.
[5]黄健伟,黄干荣,黄衍强,等.浅谈医学免疫学中构建 PBL 教学模式的网络教学平台[J].现代医药卫生,2012(23).
[6]郭英劍.“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5):29-33.
[7]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5-20.
[8]侯胜田,干永和,王海星.基于慕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以《医患沟通课程》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5):815-817.
[9]魏 薇,李 群.关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医药,2007(3).
[10]沈 茜,张林杰.浅谈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安徽医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