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活动课
2017-08-17肖云
肖云
摘要:数学活动课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讲述、游戏、操作、推理、计算等一系列活動,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质量的一种课型。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方法探讨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的情感、心理都处于积极状态,许多学生都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就是被认为成绩差的学生也会激发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联想创新.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听懂有时是浮在面上的,是形式的了解,还须经过整理、加工、反思,发现不会的地方;会应用往往是学习达到一定境界的飞跃. 学生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印象才深刻.
数学活动课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点. 数学活动课的类型较多,如故事活动课、游戏活动课、实践操作课、数学阅读课等. 无论是开展哪种类型的活动课,都需要结合其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思想、知识和方法上的熏陶和教育,以达到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促使思维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之目的.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原理的教学大多采取直接给出,忽略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来龙去脉. “过程与方法”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作为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之一被明确提出来.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能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过程展现的是数学探究的过程与探究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熟悉的过程形象生动的一面,亲自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数学的学习.
例如,学习“因式分解”时,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的类型,发挥班级“数学诊所”的作用,让“数学诊所”的“医生”对各种“病情”进行“诊断”和“医治”,并根据学生“诊治”情况,给他们晋升职务,如“主治医师”“副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等.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了解了卫生医疗行业的职称常识. 其实“数学诊所”在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中常常发挥积极作用. “日历中的数学”“莫比乌斯带”等数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而且让学生领悟到,平时生活中其实包含着许多数学道理.
不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一个章节、一个单元不能构架出系统的知识结构,难以真正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运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满足对知识的讲解与掌握,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增加感性认识、合情推理的意识,逐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是课程专家、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师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和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同一内容或一个知识点可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并进行融合,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如学习乘方时,设计这样的问题:
(1) 你能量出数学教材中一张纸的厚度吗?
(2) 可测量10张或100张纸的厚度,从而得出1张纸的厚度约为0.1 mm.
对于这样的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也可结合学生身边的素材作为数学活动课堂的内容,如“不爬上旗杆能测出旗杆高吗?”等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朱棣文曾说过,中国的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则做得不足. 因此,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精心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认真观察,大胆想象,细心归纳,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勇于创新.
七巧板是一种拼版玩具,运动变化着的七巧板中蕴含着深厚的数学知识.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处理的方法往往是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或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几幅图案.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应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 还可以结合勾股定理的学习,让学生制作出五巧板,并利用五巧板验证勾股定理. 在做中发现问题,在做中学会思考.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试着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从这个层面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还应该注意一个不等式:开展活动≠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必须开展活动,但数学活动只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 数学学习应该是多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数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由于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因此,容易造成教学方案的预设情况与活动的真实情况不符合,生成课堂意外. 教师要机智而艺术地对待这些意外,使其转化为难得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个“结”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去“解”,每当“解”了一个“结”时,你会发现另一个“结”或更多的“结”需要我们来“解”. 就像罗增儒教授讲的那样:一个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更多问题的诞生,带着问号进来,带更多的问号出去.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对于成功的模式和方法要进行提炼和推广,不理想或不成熟的活动要不断改善. 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作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设计出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结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数学活动课,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