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歌剧选段《娘在那片云彩里》的演唱处理分析

2017-08-17孙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唱段咬字咏叹调

孙阳

摘 要:本文以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选段《娘在那片云彩里》为例,通过阐述了歌剧咏叹调的演唱技巧,以及歌曲的演唱处理分析,以期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歌剧选段的演唱魅力。

关键词:娘在那片云彩里;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107-01

咏叹调是歌剧中的一种演唱形式,历经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后,在歌剧中处于歌剧情感高潮的位置上,作为歌剧中具有人物特性的独唱曲,更加注重发挥、揭示和抒发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并集中展现歌剧人物的声乐技巧和担任歌剧主角的演唱表演才华。因此,咏叹调不仅能表现出歌剧作曲家的创作水准,还能够表现出各具人物角色演唱才华和一部歌剧在上演之后给观众留下的优美旋律。由于咏叹调有以上的魅力,使我们可以欣赏到如此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的存在集中体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使全剧流光溢彩、气韵生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母的唱段为例,演唱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演唱技巧,同时还要理解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体会到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普通百姓的苦难和一位母亲的坚强和伟大。这样就能够保证在演绎杨母这个人物时确保其形象更加丰满鲜活。如果要唱好歌剧,那么二度创作则是演唱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二度创作是演唱者对作品进行二次处理,意思就是怎样更好的表现曲、词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创作。一样的唱段,由不同的人来演唱,效果就会不一样。优秀的歌唱者能够准确的把曲、词作者的的意图,细致、恰到好处的处理歌曲。

一、演唱中情感表达

《娘在那片云彩里》讲的是杨母被捕入狱和儿子杨晓冬最后一次见面的英雄悲壮的唱段,表现出对自己儿子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表达了对抗日必胜的信心和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从演唱技巧上讲,演唱者如果想要唱好这首咏叹调,必须具有很好的天赋和条件,这首咏叹调不仅仅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对气息控制的能力,较宽的音域,同时还要求演唱者具有对吐字、咬字、速度、力度和音色很好的把控能力以及舞台表演等方面能力。像杨母这样年迈的母亲都希望儿女能够常伴左右,但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自己的儿子参加了革命成为了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一员,对杨母而言团聚都成了不可能实现的想法。自从儿子调入古城,自己也负责交通员的任务,杨母多年孤独的心终于有了些欣慰,但是得知自己跟儿子都被俘虏后,为了破坏鬼子的诡计、同时打消儿子心中的顾虑,杨母选择了舍生取义为儿子做榜样,以此增加儿子继续革命的信念。

杨母的这一唱段不但是为了宽慰自己的儿子,同时还是为了减轻儿子的痛苦,通过回首过去的美好时光;来告诉儿子要坚强面对敌人,自己将在九天之上等待着革命胜利的消息。

二、演唱中文字展示

在唱段中,“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是我国的一句老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是我国人民用来描述数九寒冬九个不同气候变化的顺口溜。

创作者将民间的老话运用到唱段中目的是更好的结合民间文化,使歌剧更有生命力,更加鲜活。同时,作者通过对数九寒冬的描述暗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前必须经历的苦难时期,等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便是革命胜利之时。这种借喻手法十分巧妙生动,既形象又有说服力。在吐字、咬字上,唱法要求咬字字头准确、清晰;字腹的作用是延伸、扩展和立音,所以要保持延长;字尾的归韵是高位归韵(出字-立住-展开-归韵-收干净)。黄華丽演唱时的吐字和咬字,在民族唱法咬字的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部分的戏曲咬字的韵味。例如开始“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中 “头”字的字头 t 音和“七”字的字头 q 音要强调咬字的阻气,一字一音,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眼看着春天就要来”中“就”字的 j 音要细腻委婉,表达出一种深情的渴望之情。“一到春天咱家的那片田……出泥不染的并蒂莲” 在说的基础上唱,咬字清楚,让旋律和情绪都流动起来,其中要特别注意“咱”“烟”“淀”字的字头不能松。这段唱段总的吐字和咬字特征,就是在通道的感觉上,语言非常的口语化。

歌剧不仅仅是情感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歌剧还是表演的艺术。但是歌剧的表演区别于话剧、京剧等形式的表演。歌剧的表演蕴含着诸多的艺术元素。无论是舞美的氛围塑造还是演员自身的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内心的完美诠释,还是惟妙惟肖的大小唱段,人物对白都构成了歌剧表演的一个整体。

表演者想要准确的理解作品的歌剧内涵,需要从人物性格和戏剧出发,根据歌剧中人物的年龄与性格特点,体会并把控人物在歌剧中当时特定的情感状态。在唱段《娘在那片云彩里》中的人物表演的动作和形体造型需要借鉴一下现代戏曲中老旦的形态特点,举手投足之间不要太急促轻飘,在徐缓中藏着韧劲,给人以自信、乐观、庄重和沉稳的形象。声音造型应处理好英雄性与苍凉感的关系,演唱时不能简单要求轻柔甜美的声音,同时还要求音质既醇厚有力度,又要体现出老人家的英雄气概。

歌剧的表演是演唱者由内而外,不自觉的情感流露,动作不为做而作,作由心生,没有特定的手势或模式。演唱者所表演的就是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和延续。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西南民族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编号:CX2017SP170)。

参考文献:

[1]志凡.民族精神的全新演绎[J].艺术通讯,2007(06).

猜你喜欢

唱段咬字咏叹调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绵绵古道连天上
一弯新月挂半天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人生咏叹调
火呀火呀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