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伟大思想者的精神魅力

2017-08-17贾庆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贾庆成

摘 要: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创立并践行了“敬畏生命伦理学”, 写了大量有关文化和伦理学的著作,其代表作《敬畏生命》始终流溢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感情,宣扬博爱精神、彰显出一个伟大思想者的精神魅力。

关键词:博爱精神;施韦泽(法);敬畏生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68-02

生命是永远难解的一个谜,生命的价值意义、生命的本质、对待生命的态度,历来都是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思索拷问的重要命题。

关于生命,我们应该认识到,生命因其具有短暂性、不可逆转性和一次性,从而生命显得弥足珍贵。周国平说:“世上什么都可以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惟独生命不能。”所以,生命于人,无论它是高贵的、低贱的、富有的、贫穷的,都只有一次,这一次可以是悠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无论是怎样的生命,我们都要珍惜它、善待它、热爱它,永远选择尊重与敬畏生命。

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法)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施韦泽在他的代表作《敬畏生命》中,教诲人们应该懂得敬畏周围的一切生命,他认为“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年),法国著名伦理学家、神学家、医生。在20世纪的欧洲,阿尔贝特·施韦泽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于1875年生于法国的阿尔萨斯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阿尔贝特·施韦泽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少年阿尔贝特·施韦泽天性敏感善良,经常因怜悯受虐动物而陷入沉思。他成年后回忆,每天晚上结束祈祷之后,他暗地里还用自己编的祷词为所有的生物祈祷:“亲爱的上帝,请保护和赐福于所有生灵,使它们免遭灾祸并安宁地休息。”

阿尔贝特·施韦泽青年时代多才多艺,不仅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而且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者。阿尔贝特·施韦泽因立志到非洲行医而学医,1913年,在他三十八岁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和行医执照,同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立志到那未开化的黑暗大陆——非洲去行医。随后,他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他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六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直到与世长辞。1954年阿尔贝特·施韦泽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当之无愧。

阿尔贝特·施韦泽写了大量有关文化和伦理学的著作,创立并践行了“敬畏生命伦理学”。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标志着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非洲人称他为“非洲之父”,他一直被视作行动的人道主义的象征。阿贝特·施韦泽在其独特的、丰富的、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仅杰出地实践了人道主义,而且在宗教、哲学、医学、音乐等领域卓有建树,以文学家的风格和思想的深度发表了大量论著,晚年更是发出了多次反对核战的呼吁,留下大量宝贵的文献,其主要著作有:《文化和伦理》、《康德的宗教哲学》、《耶稣生平研究史》、《文化的衰落与重建》、《我的生平和思想》、《歌德·人和事业》、《巴赫论》等。

“敬畏生命”是阿尔贝特·施韦泽世界观的基石,其基本含义是: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保持生命,促进生命,就是善;毁灭生命,压制生命,就是恶。这是道德的根本法则。他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是施韦泽生命观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敬畏一切生命原由何在?阿尔贝特·施韦泽认为,这就是生命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人应当懂得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理学上的事实在精神意义上特别重要。”作为伦理的生命,人应始终努力成为自觉和慈善的人,力所能及地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捍卫真正的人道和解救痛苦。

阿尔贝特·施韦泽说:“我们越是观察自然,我们就越是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中充满了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秘密,我们与自然中的生命密切相关。人不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我们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我们与宇宙的亲和关系。”他认为,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阿尔贝特·施韦泽认识到,不杀生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爱”和“同情”。敬畏生命本身就包含这些德行:“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像阿尔贝特·施韦泽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阿尔贝特·施韦泽所创立的生命伦理学,体现了一种“大爱”,在他看来,伦理学仅仅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够的,人应该懂得敬畏周围的一切生命,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敬畏生命”是阿尔贝特·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核心,也是本文的主旨。

阿尔贝特·施韦泽承认生命是有等级的,也对人类“最宝贵的生命成为最低级生命的牺牲品”而痛感惋惜,在本文中,他举出的例子是一个儿童感染了结核病菌。但施韦泽也指出,人类的生命之所以是“最高的生命”,就在于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他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这实际也是对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本文不仅强调了人所能够具有的优良德行,也指出了人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人对周围的生命的偏见,以及危及人坚持美好德行的各种诱惑。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批评,显然主要指向了近代理性主义,但他并没有因此陷入非理性的虚无,而是提出了创造人类和所有生命和谐共存的宏大理想。由于阿尔贝特·施韦泽本人就是这一理想的坚定的实践者,所以,他的文章绝不是坐而论道者的空谈。

十分可贵的是,作者在文中真实坦露了生命思考中的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其内心的真正痛苦,这些矛盾也显现出作者的一种沉思态度,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彰显出了一个伟大思想者的精神魅力。

本文说理清晰,例证确凿,笔锋又始终流溢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感情,间或在理性思辨中穿插生动形象的情景描写,也增加了文章的感人力量。

阿尔贝特·施韦泽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创立了“敬畏生命”的理念。他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为20世纪千疮百孔的欧洲道德指出了新路,成为世界和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指针。作为一名医生,阿尔贝特·施韦泽医治了无数的非洲土著,更拯救与康壮了欧洲的道德。

阿尔贝特·施韦泽虽已辞世四十多年,但他仍是全球志愿者们最尊敬、最仰慕的人之一。阿尔贝特·施韦泽为人谦和,很少诉说自己的事迹与成就。但他以实际行动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不断鼓舞和感动着许许多多后来的志愿者去追随他四海一家的博爱情怀。国际上现在还有许多人在宣扬和发展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博爱精神,其中较有名的是国际阿尔贝特·施韦泽组织(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及國际阿尔贝特·施韦泽基金会(International Albert Schweitzer Foundation);前者着重于发扬阿尔贝特·施韦泽的精神,后者着重于继续他在非洲的医疗援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