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2017-08-17蒋亚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用审美紫砂壶

蒋亚军

摘 要:紫砂是宜兴独有的泥土,它制作的紫砂壶具有诸多优点,并且实用性很强,更是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而一件较为完美的壶艺作品,其形、神、气、态四者缺一不可。在品赏之余,不仅能让人产生完美的观赏效果,而且会给人以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觉 这便是壶艺的审美感化作用所产生的审美价值之魅力所在。

关键词:紫砂壶;实用;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61-01

陶都紫砂流传千百年, 而始终被作为一种国粹艺术广为称道。究其原因是其特殊的价值体现—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除了平常的泡茶、注茶之外,紫砂壶,更是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套图工艺品。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饮茶方法和习惯的不断演变。对茶具要求就不断提高,一是从实用性出发,力求保持茶的色香味;二是从艺术角度出发,要求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

一、紫砂壶的实用价值

当代紫砂事业一片欣欣向荣, 传统工艺经历时代气息的洗礼, 逐步在改革创新中寻求发展, 进而成就了如今“百家争鸣”之势态。这一切令所有陶都紫砂人欣喜, 毕竟振兴紫砂事业是期盼已久的, 改革是必然的, 创新是提倡的, 但是紫砂的本质却是不可以丢弃的, 那就是其立足茶具魁首的资本—实用性。紫砂壶作为茶道用器中的主器,其实用价值首先是“泡茶”、“晋茶”,这也是茶饮方式决定了的紫砂壶价值的中心原点。

说到紫砂壶的实用性, 其实毋须高谈“泥、形、工、款、功”, 也勿论“形、神、气、态”。其实很简单, 相信大多数壶友都知道“壶身周正匀称, 口盖配合得当, 流、把、钮同一轴线且端正不偏斜, 明接要干净利落, 暗接要和顺流畅”。再简单点说, 就是要适合泡茶品茗, 如此而矣。

紫砂壶透气性好,用之泡茶不失原昧.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暑天更是越宿不馊,更是能吸收茶汁,壶内壁无需刷,沏茶绝无异昧。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闻则沁人心脾。此外,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也不会炙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最为难得的是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

紫砂壶的“实用泡茶功能”与紫砂壶“实用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在实用功能价值以外,紫砂壶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收藏价值、悦心益世价值,也都是依附于壶体、壶艺本身,实实在在可观可赏、可圈可点的。紫砂壶从艺者,只有牢牢地从壶身、壶盖、壶的子、壶把、壶流等各大要素入手,去明晰认知实用价值的内涵,也才会更好地、主动而自觉地去发现、利用、珍重这些价值,把紫砂大业推向一个“具有内涵”的创新领域。

二、紫砂壶的审美价值

从紫砂壶器的形制而论,大小、对称、光滑、莹润或者“黄金分割率”、“物化的本质力量”等等,即是一种审美的形式要素,同时又适合于对象、结构、功能的实用要求。壶艺泰斗顾景舟说:“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求。形即形式的美;神即神韵;气即气质;态即形态。要想一件珍品之中形、神、气、态用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就必须准确地抓住自然物体形态与现象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充分认识其精神风格和气质。做到主次分清,视觉和谐,才能让人百看不厌,百玩不厌,越玩越有味,越玩味越足,直致痴迷于紫砂陶花塑器艺术作品之中。

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大小,嘴的曲直、盖的盎宜、身段的高矮,侧重于从沏茶茗饮方面,那就只知理而无趣。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盎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壶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后才开始加以评点,这样的审美态度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紫砂壶在造型上强调美与善的统一,紫砂壶本身根植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一个全面发展的紫砂人,应志向于道,立足于德,归依于仁,游憩于艺术国度之中,最终通过艺术和审美,使精神进入自由境界。当然, 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使用上的舒适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

在紫砂壺的创作中,实用价值的与审美价值矛盾统一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首先,从壶器的茗饮功能来说,审美价值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实用价值。但事实上,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审美价值已成为实用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体现;

其次,审美的敏感是人特有的一种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人的综合心理需要,它的各种感性形式与人的心理形式相对应,或者由视觉感知通达理解和情感,或者由触觉感知引发想象和联想。

所以,在紫砂壶创作中,我们要把握这一矛盾统一原理,充分挖掘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陆浦东.五色土新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3]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实用审美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中职数学切实为就业做好铺垫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实用”外援主唱中超二次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