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体育篮球课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2017-08-17龙政和王贵生
龙政和+王贵生
摘要:篮球运动是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释放学生学习压力的有效手段,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竞技性与娱乐性,因此十分受高职学生青睐。从目前我国高职篮球的教学整体情况来看,其中“一刀切”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发展片面,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基于这些问题,高职篮球教学应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如此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关键词:高职篮球;分层教学;方法
引言
分層教学满足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是高职教学改革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合理分层,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内容,使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可行性,真正将教学面向了全体学生。同时,由于分层教学,给予了每一位学生相同的权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和尊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高涨,也会逐渐建立其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分层教学法在高职篮球教学中有其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育,尤其是篮球教学方面依然存在着以单纯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一方面,能力稍强的人在同一教学目标要求下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自己的运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另一方面,能力稍弱的人很难达到教师教学中要求的目标,因此体验不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丧失了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无法挖掘大家体育运动的潜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的篮球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大多以整体传授技术为主,教师教学过程中很少会锻炼不同层面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实施领分层教学法,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纯地以整体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更加注重每个知识层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士曾强不同水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层教学法更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机制的要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全校形成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的融洽的学习氛围。
二、高职篮球分层教学的方法分析
(一)篮球教学目标分层
分组学习,是落实差异性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合理分组,将班级中体育素质高、中、低的学生区分出来,并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教学手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他们展开差异性训练。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以最接近自己能力的方式取得进步,既得到了锻炼,又树立了学习信心,这对他们未来的体育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比如:师将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体能最强,战术运用最好;B层次学生体能一般,战术运用较好;C层次学生是综合能力都比较弱。如果全体学生一起训练,那么C层次学生,必然会跟不上节奏,训练完成效果差,也会拉低整体训练质量。基于这些差异,教师将他们独立分组。
A层次学生训练强度大,主要以进攻和防守技能训练为主,并采用比赛、竞争的训练模式代替传统的训练,为学生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的实战环境,在实际的对抗中提升战术素养,以及对抗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A层次学生的团队配合、盯人防守能力都会达到显著提高。
B层次学生的训练与A层次之间要有所区别,虽然他们的篮球综合水平在中上游,但是他们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时,教师针对B层次学生的训练,应该以相互配合能力、独立完成战术为主。训练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套跑、跳、投等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提升学生篮球基本技能。经过这样的训练,B层次血色灰姑娘的运球能力、抢断能力以及投篮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C层次学生的训练强度以及内容难度都不应该太大,这个层次学生的篮球技术十分不稳定,因此针对这个层次学生训练的时候,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消除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心理障碍,树立学习的信心。针对这个情况,教师采用“快乐教学法”,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此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强化学习自信。
(二)篮球教学主体的分层
学生是高职篮球教学的主体,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还需要对教学主体进行合理分层。教学主体分层要依据“以类分层、因能划类”的原则,保障分层教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整体调研,掌握学生的各项指标,比如: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对篮球的喜爱程度、身体素质自评结果等等,这些都是进行教学主体分层的依据。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与特点,作为分层的主要参考指标。比如:学生身体灵敏性、柔韧度以及力量、耐力等。合理的主体分层,是落实分层教学的关键和基础。
比如:在进行分层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项体能测试的方式,获得想要的指标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层。男生可以开展1000米跑,俯卧撑以及侧曲臂悬垂等测试;女生可以进行800米跑,仰卧起坐等测试。根据测试结果,80分以上的学生是A层次,60-79分之间的学生是B层次,不及格的学生是C层次。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专门的体育训练,训练更具针对性,也更加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身体发展需求。
(三)高职篮球课评价体系的分层
在进行篮球教学过程中,针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教师在他们训练以此之后,可以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考核的要求,看看他们是否可以完成。而针对在篮球方面能力不足的学生,可以以简单的标准进行考核,考核分为几个层次,只要过了最低的层次,考核就视为合格,对于成绩依然不理想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在坦然面对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分层评价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高职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更加符合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结束语
高职篮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层次性与有效性,同时,还可以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高职体育教师应该敢于尝试,勇于探索,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将分层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其更好的为高职篮球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成永.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36)
[2]林玉华.分层教学模式在农村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下).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