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陶刻的装饰艺术

2017-08-17许亦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刀法紫砂装饰

许亦春

摘 要:陶刻在紫砂上的出现明代已有,但并不多见。兴盛时候应该是清嘉庆、道光年直至民国,这一时期已经有许多文人居士喜爱在紫砂上写诗作画。在宜兴陶人中也有一些撰刻高手,他们不但为文人镌刻,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好作品。

关键词:紫砂;装饰;刀法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1-0044-01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雕刻它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部刻划,这只是紫砂壶雕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雕刻装饰工艺。我们先从宜兴壶艺的创始人供春说起。供春是士人吴颐山的侍童,是时吴氏为准备三年一次的京试而寄居于金沙寺静读,而供春则服侍吴氏的起居饮食。供春闲时就观察寺僧和当地陶工制作各类器皿。据说他有一天利用一块紫砂泥捏成一个茶壶,吴氏拿供春为他所制的茶壶供其友侪观赏,大家看后颇为欣赏,也请供春为他们制壶,由此宜兴紫砂壶开始风行,且渐及全国。

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宜兴陶艺最重要的人物是陈鸿寿。陈鸿寿字曼生,生于一七六八年的乾隆时代。他是一位深受文化薰陶的学者,对古文经学有深入的研究,并精擅书法、绘画和篆刻,被雀为西冷八家之一。他倾心于紫砂铭刻,经常构思书画,并亲手在紫砂壶上镌刻诗文,且多有精品。陈氏曾任宜兴县令三年之久,并致力复兴宜兴陶业。据说他曾设计十八款宜兴紫砂壶新式样,并聘请杨彭年、杨葆年、杨凤年、邵二泉、申锡及吴月亭等名家制作这些茶壶。以陈曼生的意见来说,一件茶壶的制作需要三位人士的参与。首先由壶手捏制茶壶,待其坯胎干至皮革硬度时,则请书画家在壶上施予绘画或书画的装饰,随后再请人在壶上刻画,完成后始进行烧窑步骤。

因此,一件作品可能有四个印章,包括壶手的、绘画的、雕刻的和订制茶壶主人的室名。实际上,清代嘉道年间,士人与壶手通过融洽无间的合作和探索,不仅制作了精美的紫砂艺术品,也归纳出来一套独特的紫砂雕刻装饰艺术,同时也创造了紫砂陶刻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紫砂陶刻装饰手法独特,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神韵怡然,彰显了笔墨艺术与工艺技巧高度结合的高雅风貌,形成了具有民族工艺特色的艺术。陶刻艺术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更是丰富而多样,举凡山水、人物、花鸟、博古诸图案均可作为入画素材。陶刻作品特别讲究各种书法,利用正、草、隶、篆、钟鼎、石鼓等各种不同的书法来表现于各式形体,或图文并茂,或情趣皆有,表现出作品的构图严谨、参差有致,体现了陶刻艺术的精髓。

只是,陶刻艺术不应只是把书法、绘画、金石、图腾等在紫砂器上的搬移再现,即使最成功的转移摹写也只能算是上乘的工艺装饰;不管是哪一位书画名家有饰壶时,倘若不加刻意经营,只以自己习惯于内容与形式去装饰,忘却了舞台不同应各有各的深度与空间要求,就算是笔墨技法高超,也只能说是壶上留下某某名家的墨迹,不能算是一件成功的陶刻艺术品。

紫砂陶刻的刀法借鉴了我国古代碑刻和篆刻,它不同于碑刻、篆刻的刀法,却具有碑刻和篆刻的视觉效果。紫砂陶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变的陶刻刀法,陶刻刀法主要分阳刻与阴刻两大类,阳刻属浮雕刻法,把所要表現的对象“凸”出来,有平刮阳刻,砂地阳刻等表现形式;阴刻指把所要表现的对象“凹”下去,分单刀、双刀、砂地三种刀法,这些刀法的运用都要和书法艺术紧密结合,把书法艺术的特色表现出来。

现代艺术的发展,把古文字变成装饰画,用装饰画的手法去充分表现文字的美,利用陶瓷独特的材质达到一种崭新的效果。通过对书法字体的寓意进行探索和研究,找出那种有利于装饰造型的书写方法来进行构思,进行改变和装饰,以求与形态夸张又质朴的古文字相协调,采用书写、画、刻、印等手段,绘制出更有气势、意境的紫砂艺术品。书法装饰的美,对构图的启示,是抽象思维形式的运用。同一文字,在甲骨、篆(大、小篆)、隶、楷、行草中能产生各种不同的装饰美感,敢于突破常规,使之升华为紫砂壶书法的装饰美。

紫砂壶陶刻是一般人不易介入的艺术,一个好的陶刻家要具备相当高的技艺修养、文化素质、书画水平、同时又要掌握紫砂泥性,加上薄刃快口尖刀,捻管转刀法的难度,不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磨练、醒悟是很难深入和把握要领的。

陶刻是一种砂壶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是作者对茶文化语言的一种诠释,在陶刻艺术表现力上要着重掌握两方面的要领:人们往往非常注重刀功。用刀要表现出一种沉重、痛快、疾利的感觉,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在砂壶陶艺术上要兼容并蓄,古为今用,融为贯通,继承传统艺术,并不断借鉴和创新。

要学习篆刻等装饰手法效果、学习剪纸和木刻的粗犷手法、学习中国画传统技法表现手段、学习吸收秦砖汉瓦的摹古形式,学习抑扬和舒展的中国书法,使陶刻技艺做到墨味与刀味的完美统一,恰到好处,相得益彰,表现出民族特色,展现宜兴陶文化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于川.紫砂壶把玩与鉴赏[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刀法紫砂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刀法
装饰圣诞树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每日挥刀五百下
用劲刻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