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的美术鉴赏课

2017-08-17梁大飞

魅力中国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鉴赏高中美术

梁大飞

摘 要:“看图”实际上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图像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在原来的认知基础上不断深化提升,有所突破,让学生“看”的有深度。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方法探讨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作品的呈现方式是图像(二维或三维),从这点来说,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主要是学生“看图”的过程。在美术鉴赏的成就目标中指出“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也是一个“说话”的过程。再从知识的类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意义性知识和技能型知识)来看,美术鉴赏中学生要获得知识最主要也最多的是原理性知识、意义性知识和技能型知识,对美学的原理、规律等原理性知识的获得需学生自己去体验,在鉴赏过程获得审美感受,美的意義要学生自己去感悟,而审美能力就是一种技能性知识,是一种实践能力,需学生反复去模仿、去实践才能真正获得,而课堂教学中的“看图说话”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看图”是学生自己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一个过程,“说话”是在“看图”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进行整理、归纳升华并付诸于表达、交流的过程。

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往往说的很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去说,这无疑是越俎代庖,反客为主,结果是教师很累,学生很无聊,因为教师把学生该做的做了,学生也没学会怎样“看”怎么“说”。这种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不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我认为,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看图说话”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看”,自己“说”,而且要多“看”多“说”,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看”和“说”的兴趣和方法,让学生想“看”想“说”,能“看”能“说”,会“看”会“说”。

“看图说话”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图(不仅仅是美术作品)为源,“看”为基础,“说”为手段,让学生掌握蕴含其中的“看”与“说”的方法才是最终目的,这种方法才能帮助学生主动去进行审美体验,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对课堂教学而言,引导学生怎么“看”,怎么“说”才是最关键的。

图为源,“看”为基础,可以这样说,“看图说话”由图而起,图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源头,是“看”的依据,图像的选择与呈现的方式、时机很重要,直接影响“看”的效果。选择什么图片,图像的呈现是从局部到整体,还是整体到局部,还是直接呈现?是同时出现,还是先后出现?是出现在教师讲解之前还是之后?是动态(如视频、动态图等)的,还是静止的图像?呈现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等,教师都要充分考虑,才能较好的解决学生怎么“看”的问题。

1.有目的的“看”。

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张图片,要了解在课堂上所呈现的每一张图像的作用和目的,是起导入作用的,还是作为课堂主要作品重点分析的,是过渡衔接、引申陪衬,还是加深强化的,是重在形式的探讨,还是对人文价值的挖掘等等,要根据图片的在课堂中的作用和目的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看”,明确“看”的内容与范围、方向与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控制好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图象采用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确“看”的目的。在《进入历史》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对三件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创作的同一题材大卫的雕塑进行比较鉴赏,我先展示三个雕塑的剪影的图像方式来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三个雕塑不同的姿势、动作、体型,同时提出问题:“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结合时代背景,尝试分析作品艺术风格及所反映的历史”,让学生去了解艺术家的审美个性,思考艺术家、美术作品与历史的关系。

2.有感情的“看”。

情感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缺乏学生情感的参与,审美就成了无源之水,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在课堂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感情去“看”。

美术作品本身就是艺术情感的凝聚结晶,大部分美术作品都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反应。如罗中立的《父亲》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拉斐尔的《圣母像》激起人们的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使人观后有痛苦的体验。学生在观看这类美术作品时,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完成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但也有些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形式陌生,或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铺垫与强化,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战争与和平》这课中,针对学生对以战争带来的伤害为主题的作品缺乏情感基础,我选择了“战争与生活”、“战争中的亲情”、“战争与儿童”等各个角度的图片制作成黑白视频短片,采用了反战歌曲《tell me way》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伤害,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有深度的“看”。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更加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探究。如果在鉴赏教学中只“赏”而不“鉴”,或“鉴”而不深,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容易产生肤浅无聊之感。

根据潘诺夫斯基和贡布里希图像学的理论研究,美术鉴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视觉感官认知;通过观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表达出对于作品的第一视觉印象。第二层次,探究象征意义;理解和探索作品背后的内容和蕴藏的寓意。第三层次,挖掘本质意义;每一个作品需要鉴赏者仿佛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当时的一种审美心态去认真体悟,借助文献资料,探究作者创作这个作品最本真的意图。由此可知,“看图”实际上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图像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粗略感知到深刻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探究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在原来的认知基础上不断深化提升,有所突破,让学生“看”的有深度。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鉴赏高中美术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