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搞“公平贸易”是“规则霸权”(焦点话题)

2017-08-17张茉楠

环球时报 2017-08-17
关键词:贸易赤字保护主义公平

张茉楠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决定是否对涉及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展开“中国贸易行为”调查。

特朗普与奥巴马都高举“公平贸易”大旗,只不过特朗普从奥巴马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公平贸易”进一步转向了以利益为基础的“公平贸易”。其重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强调“美国利益优先”;二是弱化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双边谈判寻求美国利益;三是强化国内贸易法实施,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撬开国外市场。历史上,“公平贸易”有多种定义。近年来,美国提出的所谓“公平贸易”是名义上更具合理性、但形式上却更具隐蔽性、战略上更具进攻性的“超贸易保护主义”。

“超贸易保护主义”是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美国苛责别国不公平贸易做法,扭曲市场竞争,却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约束,将早就被弃用的旧工具——“301条款”又拿来作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排斥竞争性威胁的目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上升。2008-2016年美国发起和实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多达2259个,中国受到影响的有2067个。事实上,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已经为实施合理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提供了充分空间,也建立了有效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但美国通过“301条款”对贸易伙伴实施制裁的做法,明显具有单边制裁性质,与多边体制下的“公平贸易”完全背道而驰,其实质是“规则霸权”。

本质而言,美国贸易赤字并非源自中国或任何国家的贸易倾销,而是源自美国长期以来的结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背后的原因复杂,不仅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选择有关,也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密切相关。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也并非是个“新问题”。早在1999年开始,贸易赤字在美国GDP中的占比就超过了3%。

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的《理解美中贸易关系》报告,中国已从2000年的美国第11大出口市场成长为如今美国的第3大商品与服务市场。2015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直接或间接地支撑了180万个新就业机会和1650亿美元的GDP。如果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和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的经济收益相结合,则共计给美国带来260万个工作岗位和2160亿美元的GDP。多年来美国经济从与中国的经贸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经贸关系历来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两大经济体相互依存,为双方关系施加了极大的势能。一旦中美引发贸易冲突不仅对于双方,而且对全球经济都将是承受不起的灾难性后果,即全球将不得不面对以强硬的保护主义和资源要素流动壁垒为特征的新一轮冲击。而这将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双输”结果。▲

(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贸易赤字保护主义公平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
澳大利亚10月份贸易赤字15.41亿澳元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