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FSC竹林认证的实践与思考
2017-08-17郑旭理肖保荣黄云峰张宏亮
张 健 郑旭理 王 琴 肖保荣 黄云峰 张宏亮
(1 安吉县竹产业协会 浙江安吉 313300;2 安吉县灵峰寺林场 浙江安吉 313300;3 安吉县林业局 浙江安吉 313300)
浙江省安吉县FSC竹林认证的实践与思考
张 健1郑旭理2王 琴1肖保荣2黄云峰3张宏亮3
(1 安吉县竹产业协会 浙江安吉 313300;2 安吉县灵峰寺林场 浙江安吉 313300;3 安吉县林业局 浙江安吉 313300)
浙江省安吉县自2009年起启动竹林认证工作,已经具有较好的认证基础和经验。文章介绍了安吉竹林认证工作的基本概况,总结了竹林认证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竹林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FSC竹林认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FSC竹林认证;实践;思考;浙江安吉
安吉县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全县现有竹林面积7.2万hm2,占林地面积的52.2%,其中主要竹种毛竹林面积5.7万hm2,居全国县(市、区)的第2位,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产量均名列全国第一。然而,从安吉竹林的长期经营实践来看,政府、林业技术推广部门、林农都偏重于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竹林经营存在着林种单一、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1],竹地板、竹窗帘、竹家具、竹凉席等出口产品也面临FSC森林认证带来的制约[2]。为了探索竹林可持续生态经营,提高竹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证竹林经营利益各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护,自2009年起,由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牵头启动了安吉竹林认证工作,并通过了FSC国际森林认证机构的2轮审核和6次年审。本文总结安吉竹林经营认证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产竹区开展FSC竹林认证和竹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1 安吉竹林认证概述
1.1 竹林认证审核
安吉县竹林认证分2个阶段。其中:第一轮于2009年由安吉县竹产业协会作为森林经营管理集团向第三方FSC国家森林认证机构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提出认证申请,2010年3月通过机构审核,颁发证书;第二轮于2014年由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向FSC国家森林认证机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提出认证申请,2015年2月通过机构审核,颁发证书。
1.2 竹林认证审核程序
第一轮认证:2009年安吉县竹产业协会预审核→向第三方FSC国家森林认证机构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提出申请→通过机构认证审核(持有IMO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为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2011年向IMO申请年审(已通过)→2012年向IMO申请年审(已通过)→2013年向IMO申请年审(已通过)→2014年向IMO申请年审(已通过)→2015年3月证书到期。
第二轮认证:2014年9月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向第三方FSC国家森林认证机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提出申请→通过机构认证审核(持有BV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为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2015年向BV申请年审(已通过)→2016年向BV申请年审(已通过)→下阶段认证工作。
1.3 竹林认证基地设置及变化
根据安吉竹林资源分布现状和东西片区年度轮换采伐的特点,2009年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对认证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将认证基地大致分为东、西2大片区,东片区为递铺、昆铜、山川,西片区为杭垓、皈山、鄣吴、良朋,竹林认证面积39 199.10 hm2,确保认证竹材每年的供应量。同时,根据机构审核结果及县内乡镇撤并和企业对FSC认证竹材的需求情况,对基地面积进行合理缩减,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2010—2016年安吉县竹林认证范围
2 竹林认证取得的成效
2.1 建立安吉FSC竹林认证方式和管理体系
根据南方集体林权经营户分散、面积小的特点,安吉县在竹林认证方式上开创性地采取了“协会+村委会+农户”的联合认证方式,也就是由认证区域的农户(经营权者)签订《竹林认证经营授权承诺书》,自愿授权村委会以成员身份加入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协会通过森林经营管理集团承担FSC竹林认证工作。在组织架构上,竹产业协会设立行政部、营林部、销售部、财务部和稽查部,各村委会设立FSC认证管理办公室。在管理机制上,竹产业协会制定《集团管理手册》,明确各级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加强对成员和农户(经营者)的管理,乡镇林业站以联合主体身份协助协会管理规范。在工作措施上,竹产业协会制定《安吉竹林认证技术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技术路线及措施:遵守法律法规和FSC原则—月度相关材料处理和统计(月度认证竹材统计、非法活动处理统计、安全事故处理、安全设备、投诉、纠纷)—采伐现场检查(采伐设计和验收、采伐安全培训、采伐剩余物遗留、非木质林产品)—环境影响评估—年度营林计划、总结,采伐限额,更新造林—化学品使用和检测、野生动植物检测保护—高保护价值林地监测保护。经过几年认证实践,安吉竹林认证已基本形成了规范的认证管理体系。
2.2 编制安吉竹林认证可持续经营方案
2.2.1 划定竹林经营功能区
安吉竹林认证主要林种为毛竹林,竹林与木材在生长特性、培育措施、采伐管理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完全按照森林认证标准对竹林经营管理反而会影响其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因此,在引入了FSC国际认证先进理念时,集成安吉县竹林传统经营的成功经验和规范技术,并基于竹林经营活动的特殊性,开展了生态保护、可持续经营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认证区域的竹林分布特点、资源保护事权等级、环境因子、立地条件、竹林结构、经营现状、产业发展等因子开展系统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基地功能作了合理区划,将杭垓镇姚村、高村、吴村和松坑等4个村3 210.13 hm2毛竹公益林规划为生态经营区;其他竹林认证区域4 961.86 hm2划定为商品林经营区。
2.2.2 采取分类经营技术
1) 生态经营区。在竹林生态经营区、江河源头、湖泊、水库等沿岸以及高山陡坡等生态敏感区,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为主,兼收竹材、竹笋。在这些区域采取多树种混交林经营,竹占比为5~8成,劈山抚育,留养优质珍稀幼树,保护地被植物多样性,依靠天然自肥,不垦覆,钩梢号竹,按年龄择伐,只挖退笋[3]。
2) 商品林经营区。对商品林进行分类经营,以实现农民经济效益最大化。经营类型分为2类:用材林和笋竹两用林。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毛竹用材林选择山地丘陵地带,以生产优质高产竹材为主,兼收少量竹笋。用材林采取纯林或混交林经营,混交林中竹占比7~8成;采取护笋养竹,每2年留养新竹1 000~1 300株/hm2,捏油号竹,按年龄择伐3度及以上老竹,适度采挖冬笋、疏挖春笋和及时打退笋;劈山抚育笋养竹,挖笋时笋穴施有机肥。笋竹两用林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山谷、缓地立地,以生产竹笋为主可兼顾竹材。笋竹两用林采取纯林经营,保持立竹量2 250~3 000株/hm2;3~5年垦覆施农家肥底肥一次,每年沟施、笋穴或蔸施有机肥50~100 kg,采挖冬笋、鞭笋和春笋。
2.2.3 实施限药减肥措施
针对FSC竹林认证区域,采取人工劈山或割灌机割灌抚育方式,全面禁止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厩肥、堆肥等)代替化肥,定量深施并回收肥料袋。在防治病虫害时,限制使用禁止类农药,以生物综合防治为主,有效保护寄生性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的生存环境和以及昆虫为食的各种鸟类,禁止在生态敏感区使用农药,如生态经营区、湿地和集水区、溪河缓冲区、休闲居住区、珍危物种栖息地。
2.2.4 认证竹林的采伐管理
竹产业协会每年对认证区域的毛竹样地进行调查监测,确定该区域的毛竹采伐量和生产量。农户根据所经营的毛竹林实际状况自主安排采伐。采伐5年以上毛竹(3度竹),林内空白区域不采伐或少采伐,清除病虫死竹,伐后总量保持140株/667 m2。认证范围内生态公益林的毛竹林采伐管理办法,与其他商品林毛竹林相同。
2.3 承担中国竹林经营认证标准项目试点任务
鉴于安吉县已经开展FSC竹林认证工作,具有较好的认证基础和经验,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竹林经营认证试点”项目选择安吉作为试点地,2011—2013年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科院等单位多次到安吉进行了标准的现场审核与测试,对《中国森林认证 竹林经营》《中国森林认证 竹林经营认证审核导则》和《中国森林认证 竹林经营认证操作指南》进行了实地测试审核,为我国竹林经营认证体系建立提供了样本[2]。
2.4 提高竹产品出口企业市场竞争力
安吉县FSC认证产品主要是竹地板、竹家具和竹木园艺用品,产品市场主要是欧美。认证以来,安吉县有26家企业先后通过FSC-COC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了安吉竹制品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贴有FSC认证标签的竹产品,解决了出口企业的贸易壁垒,产品价格相对提高,企业可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认证开展以来,安吉县认证林地共向30多家县内外竹木制品企业提供FSC认证毛竹157万余株(表2和表3)。
表2 2010—2016年认证毛竹销售量 株
表3 2010—2016年安吉县内企业消耗认证竹材量
2.5 增加竹材溢出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认证区域毛竹样地监测分析,认证基地立竹量、平均胸径较认证前有所增加,达到了高产、稳产的效果。竹农可以通过提高原材料的收购价格,获得经济效益。根据2016年企业购买FSC认证竹材收购发票,经认证竹材的价格为31元/50 kg,未认证竹材的价格为26元/50 kg,平均溢价5元/50 kg;企业购买认证竹材向协会开具认证标签直接实现1元/株的溢价。
2.6 改善了认证区域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认证基地各毛竹样地调查和土壤、水质取样分析,竹林地灌草比率明显上升,土壤肥力有所好转,河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认证区域竹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FSC竹林经营实行限药减肥技术措施,降低了土壤和水质的面源污染,对于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及推动安吉“五水共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 竹林认证存在的问题
3.1 竹林认证成本过高
2007年,安吉县浙江永裕竹木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FSC竹林认证工作,2008年取得德国一家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当年投入认证费用60余万元,经过一年的运作,企业发现出口产品溢价低微,所以暂停了认证工作。2009年,为了满足县内企业出口需求,安吉县竹产业协会承担了全县竹林的认证工作,截至2016年,协会共投入认证费用超过178万元,而实际用于FSC出口销售认证竹材管理费用达110万元,协会面临亏损局面。为了降低认证成本,维持正常运转,协会对认证竹林面积进行大幅度缩减。
3.2 CFCC体系与FSC体系没有互认
目前,在我国森林认证市场上,并存着3个森林认证体系:FSC、PEFC和CFCC。FSC是世界上最早的森林认证体系,PEFC是世界最大的森林认证体系,CFCC则是中国基于自身建设的森林认证体系。FSC体系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最早,2007年安吉县选择FSC森林认证机构开展竹林认证,一直至今。然而,FSC认证审核原则和标准是针对木材认证设计的,与我国竹林经营认证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不能充分体现竹林经营的特殊性,并且FSC体系不跟其他的认证体系互认,在实际认证中完全按照森林认证一套标准来审核竹林认证,使认证过于复杂,不但造成成本的增加,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制约了我国竹林认证的发展。
3.3 认证竹产品市场动力不足
通过分析安吉企业历年购买认证竹材的情况发现,外贸市场对认证产品有一定的需求量,但外贸企业购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国际市场低迷以及竹产品更新换代缓慢的影响,全球对认证产品的需求不够旺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4-5]。较低的市场需求,企业购买认证竹材产生的生产成本无法通过认证产品的溢价来实现,导致出口认证产品市场不断萎缩。另外,国外采购商对FSC认证需求不高,出口竹产品并不一定要求FSC认证产品,所以也影响到了竹林认证的发展。
4 建议与对策
4.1 将FSC竹林经营认证纳入政府采购项目
FSC森林认证的目标是推行促进对环境负责、对社会有益和在经济上可行的森林经营活动。安吉的实践证明,FSC竹林认证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竹产业发展、保障利益各方权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解决当前面临的竹产业升级和“五水共治”工作尤为关键。建议地方政府主导开展FSC竹林经营认证,或以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解决认证费用问题。
4.2 实现认证体系互认合作
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融合发展是3种认证体系的建立的基础和目标,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CFCC体系建立在中国国情和林情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014年CFCC和PEFC实现互认,有利于促进全球森林保护,增强我国林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体现了开放、合作与共赢的国际化战略眼光。FSC森林认证在中国经营时间长,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而且FSC审核标准严格,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因此,建议寻求与FSC合作,早日实现体系互认或认证合作。
4.3 重视竹产业技术创新
中国是竹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之称。当前,我国竹加工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建议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高度重视竹产品的开发,拓展新产品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竹制品科技含量,从而提升竹制品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竹制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FSC竹林可持续经营水平。
[1] 马乃训. 中国刚竹属[M]. 杭州: 浙江科技出版社, 2014: 319-322.
[2] 张宏亮, 郑旭理, 黄勇. 浙江安吉灵峰寺林场竹林认证实践[J]. 世界竹藤通讯, 2015, 13(1): 11-13.
[3] 张宏亮. 竹林生态经营类型探讨[J]. 世界竹藤通讯, 2014, 12(1): 28-31.
[4] 吕爱华, 赵劼, 张宏亮, 等. 森林认证对我国森林经营的效益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13, 33(2): 79-83.
[5] 夏恩龙, 李智勇, 官凤英, 等. 关于开展竹林认证若干问题的探讨[J]. 林业经济, 2011(10): 56-60.
Practices and Thoughts on FSC Bamboo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Anji County, Zhejiang
Zhang Jian1Zheng Xuli2Wang Qin1Xiao Baorong2Huang Yunfeng3Zhang Hongliang3
(1 Anji Bamboo Industry Association, Anji 313300, Zhejiang, China;2 Lingfeng Temple Forest Farm, Anji 313300, Zhejiang, China;3 Anji Forestry Bureau, Anji 313300, Zhejiang, China)
Anji, a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started the bamboo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2009, and has accumulated a solid base and experiences in this aspect. The paper overviewed the bamboo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Anji,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ever made in the certification, analyzed the problems rising in the certification,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ly the recommendations. It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lesson learned and experiences for FSC bamboo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China.
FSC bamboo forest certification, practice, thought, Anji, Zhejiang
浙江省安吉县FSC森林认证项目。
张健(1973-),男,浙江安吉人,林业工程师,从事竹产业研究工作。E-mail:214132487@qq.com。
张宏亮(1964-),男,浙江安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竹产业研究开发工作。E-mail:anjilfzhl@163.com。
10.13640/j.cnki.wbr.2017.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