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告急
2017-08-16郑永仁
郑永仁
青海省政府人员介绍,黄河流域鄂陵湖的水位提升证明了他们在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已见成效。但科学家认为,水位上涨更可能是气候变暖的结果:永冻土融化,以及降雨和降雪增加。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附近。在一座自然保护区内,巨大的鸟笼内空空如也。这里本是澳大利亚至东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一站,但附近油田开采等经济开发已威胁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当我们观看一处风景,多倾向于将其看作一方静止的空间,但其实它总在变化之中,华北平原上的景致尤其如此。从古至今——无论是遥远的封建帝国时期,还是最近的改革年代——人类一直孜孜以求对环境的掌控。华北平原上的景观变幻记录下人与自然的这种博弈,成为历史的见证。
正在进行的这个拍摄项目,最初是为了观察中国的煤炭工业及其影响。2011年,拍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开始聚焦于横跨华北的黄河流域,记录经济、政治和环境政策在景观变迁中扮演的角色。
华北平原承载了中国相当大比例的人口与重工业,以及40%左右的耕地,但水资源比例还不足全国十分之一。对水的治理是政府工作的关键内容,而政府的决策对中国的土地和民生具有重要影响,鉴于其泱泱大国之势,中国的政策甚而会影响全球的发展。虽然中国制定了大量环境法规,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得以优先或强制性执行。
为呼应中国古典山水画卷的精髓,我采用了宽幅相机和120胶片进行全景式拍摄,试图展示这条大河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并以一种梦幻般的表现方法向人们讲述,它为什么是经济动力的源头所在。千百年来,黄河一直是生命之源,如今华北平原有大约有两亿人仰赖其生存,但它却在日渐退化。
黄河流域的环境极为脆弱,我希望通过这些图片提醒人们,我们的物质欲望已经令环境付出沉重代价。
山西临汾,黄河支流上的一座城市。为本地经济支柱采矿业所建的配套住宅在一片农田边拔地而起。20世纪70年代,该城以水清闻名,但至2006年,一项研究表明临汾已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座城市之一。
在黃河上游的白银市,采石场上方山上的庙宇依稀可见。这里以前还是农田,现在则是火力发电站和处理有色金属及化学制品的工厂所在地。
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抽油机与鱼塘咫尺毗邻,危情暗伏——重工业可以杀死植被,污染土壤和水,释放污染物。
但这里并非只有此种面貌:就在附近的渤海湾岸边,一群当地人从风力涡轮机的阴影旁走过。中国是风力、光伏发电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生产国,产生的替代能源比法国和德国的总和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