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户二代”的父爱
2017-08-16
你为什么会有引领孩子去户外成长的想法,那么小就挑战有一定难度的线路山峰?
因为登山也深深改变了我的人生。儿子1998年出生时,看到央视对中国民间队首登珠峰的直播,被深深冲击到。觉得王石60岁都能登珠峰,我还不到40岁,为什么不行?为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梦,我玩命训练了近6年。很多次想放弃,是为了信守对儿子的诺言才坚持住,并在2009年终于登顶珠峰。然而下撤时又遭遇缺水、无氧无向导的种种绝望,一个人在8650米位置差点想放弃,是想起儿子才最终坚持活过来,是儿子救了我,我也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为儿子找到人生那一扇窗。中国孩子的痛点,是梦想缺失和战胜挫折的韧性不够。怎样帮助孩子全面提高?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在路上。
你是如何将想法付诸实践,儿子在这个过程中又获得了怎样的成长?
儿子14岁,我为它策划了第一次长途骑行川藏线,从食宿到线路安排全由孩子定,我只负责安全;儿子15岁,我带他去了尼泊尔徒步安纳普尔纳大环线,所有的事交给儿子去做。尤其在徒步全程最高的5800米山口,儿子说他真的再也走不动了。看他躺在大石头上不动,我差点冲下去,可忍住了,只是大声喊着加油。眼看着儿子终于一步步走上来,一张冻得青紫的脸,我又心疼又感动;儿子16岁,我带他去攀登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面对接近峰顶的百米大雪壁,我努力告诫自己绝不能帮他。最后他竟然自己上来了。向导想拉他一把,他说:“不,我自己来。”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了,天成也成了。从雪山回家,16岁的天成就主动把电脑游戏全删,专注投入留学美国的备考,并在2016年最终考取美国加州大学。
那送孩子去美国留学前,为什么又带才18岁的他去攀登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有什么期许呢?
这就算是18岁的成人礼和送别礼吧。在这趟旅程中,儿子一开始就像一只初生猛虎,常常是一马当先,远远甩开队伍。然而,这也是团队大忌,第一天就遭到领队点名批评。之后他明白要放慢步伐,甚至在前方为所有队员喊起号子,这让我欣慰。尤其最后突袭风雪,找不到峰顶,不得不下撤时,一些队员当场就哭了。儿子也偷偷掉眼泪,转身却能微笑去拥抱安慰其他人。虽未登顶,我却特别欣慰,这是不完美中的完美。能笑對挫折,儿子真的已经是个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