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问题

2017-08-16刘树坤

华夏地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河湖水质

刘树坤

四川省阿坝县曼扎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下世界生机盎然,作为黄河水系源头涵养地,与若尔盖、红原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连成一片,拥有十分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一座烟囱林立的钢铁冶炼厂就建在长江支流边上,对河流的水质、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从我进入大学水利系开始关心水利建设,毕业后专注于中国河湖水系的治理,到处奔波,至今已近60年。现在放慢脚步回头看,却发现童年时代给我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家乡河湖早已难寻踪迹,幸存的一些河湖也昨是今非,难以相认。我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小学就读于一经路小学,靠近沈阳市政府,往北就是一条小河,经常与小伙伴到河里去玩耍;初中就读于沈阳七中,位于城南,学校西侧有个浅水小湖,湖水清澈,苇草丛生,也是回归自然的好去处。不幸的是,这些河湖早已消失。

据2016年统计,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人水争地,为了获取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填埋河湖。北京市在1950年代有名字的河湖有200多个,目前仅存50多个。城市河湖水面减少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不断加剧,这是城市发展规划的最大失误。

有水则灵,城市河湖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它可以给城市提供多样的服务功能:生产功能如提供各类水产品;资源功能如供水、发电、航运;调节功能如改善气候、调蓄洪水;文化功能如景观、休闲娱乐、旅游;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等功能。遗憾的是,很多城市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河湖保护,过度开发,缺少严格的保护措施,使其被绑架、被奴役、被强暴、被扼杀,各类服务功能丧失,甚至成为城市的伤疤。

长期以来,城市河湖在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和胁迫下,出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有“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水丑、水呆、水死”等七大水问题。

“水多”是指城市洪涝灾害日趋严重。伴随城市的不断扩大,地表的铺装和硬化使得城区范围内不透水面积增加,透水面积减少,地表产流系数增大,汇入河道内的雨洪流量增加。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城市降雨频率和降雨强度加大,以及城市地面沉降等多种原因,导致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在不断加剧。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看海”的洪涝灾害连年不断。如北京市2012年7月21日暴雨造成严重内涝灾害,导致79人死亡。

辽宁省阜新市处于内蒙古风沙干燥地区边缘,水源稀少,再加上工业污染等问题,水质不容乐观。

“水少”是指城市河湖源流不足,造成河湖萎缩和断流。由于对河湖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上游地区的拦蓄,城市河湖的源流减少,特别是北方城市的河流,常出现干涸断流现象。河湖萎缩和断流会造成河湖水生态系统的崩溃,也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因此,通过上游拦蓄工程的合理调度、开源节流、雨水拦截利用、中水回用等措施,保障城市河湖的生态用水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

“水脏”是指河湖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导致河湖服务功能降低或丧失。按照国家水功能区划标准(GB50594-2010),各类不同水功能区对水质也有相应不同的要求:Ⅰ类水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而我国河流的污染非常严重,全国主要流域的I~III类水质断面占64.2%,劣Ⅴ类(污染程度超过V类的水)占17.2%,城市河湖的水质普遍较差。截至2017年,全国各省共认定城市黑臭水体2100个。这些黑臭水体不仅服务功能全部丧失,而且成为城市污染源,造成地下水和周边空气的污染。

2017年7月全国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

“水浑”是指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湖含沙量大,水体浑浊。由于城市土地开发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暴雨之后大量泥沙进入河湖,加上各类城市污水中也携带大量污染悬浮物直接排放到河湖内,造成河湖的淤积。据广州市城市河湖的初步调查,每年进入市内河湖的悬浮物约七百余万方。城市河湖淤积的底泥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成为河湖的内污染源,长期释放污染物,是河湖水体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

“水丑”是指由于人为的修整和不当利用使河湖失去自然的美感变得丑陋不堪。河湖的生态景观是充满了自然之美,水岸蜿蜒流畅,水面碧波荡漾,岸边绿色成荫,鸟语花香,四季色彩变幻,是十分耐看的美景。如杭州西湖的美景打造了“人间天堂”的环境,从古至今都是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但是現代城市的河湖治理往往弄巧成拙,用过多的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裁弯取直,岸坡硬化,加上水质污染,使河湖变得其丑无比。

“水呆”则指河湖失去了历史文化记忆和地方特色。人与水长期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美好的水文化,每一个湖泊和每一条河流都会有许多故事和传说,留下很多古人的足迹,形成了地方特有的河湖风情和景观。像杭州西湖就有唐宋以来的大量文化积淀,白蛇传、梁祝化蝶、乾隆下江南等各种人文故事和传说,诗词歌赋绵延不绝,置身西湖,令人处处感受历史和文化的熏陶。但是现代城市河湖的治理中往往忽略整理和保护这些重要的水文化遗产,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景观元素,互相模仿,千河一面,失去了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

“水死”是指被人为填埋和覆盖而在地面消失的河湖,以及由于水质恶化造成鱼虾绝迹而丧失生命迹象的河湖。现代城市高楼林立的代价是填埋了大量河湖,留下了处处黑臭水体,这种现象还在持续。北京市在上世纪50年代水面面积约占建成区面积的5.5%,现在降低到不足3%。北京还保留有南北河沿、沙滩、银闸胡同、泡子河、兵部洼、毛家湾、前泥洼、后大坑、帘子胡同、薛家湾、深沟胡同、南北桥湾、河泊厂、河槽胡同、水道子、万柳塘、白桥大街以及潘家河沿、骑河楼等与河流湿地有关的地名,其实它们早已消失。太平湖、万柳塘、菱角坑、泡子河、南太平湖、莲花泡子、内城护城河、金鱼池这些满载北京历史记忆的大型水面也不复存在。

水是人类文明的镜子,各种水问题正是出自人类社会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之痛。水问题不仅出现在城市,也涉及乡村;不仅影响人类生存质量,也对生态系统内的其他生物造成威胁;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都密切关注的问题。现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城市河湖的综合治理应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河长制”的普遍实施,树立沿河流域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动全社会对河湖进行综合治理。国家已经提出了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的计划与目标,浙江省率先提出了在今年剿灭劣五类水体的治理目标。水利部推行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住建部推行的“海绵城市建设”;国土资源部推行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等都是解决城市七大水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城市河湖实现“安澜、水清、岸绿、景美、活力、文明”的愿景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河湖水质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事务
河湖长制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